【一席】王小偉:早上擠地鐵,中午叫外賣,晚上刷手機,打工人如鯁在喉的一天 | 一個哲學視角的日常審查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 бер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55

  • @sweettooth-2018
    @sweettooth-2018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2

    我小时候每周日都要回爷爷奶奶家聚餐,我的两位伯伯,三位姑姑也都会带一家人去,基本都是全到。上午姑姑和奶奶们忙一大桌菜,我跟哥哥姐姐们一起去钓龙虾,挖野菜,有时候还去农民家偷菜,偷的什么菜我们都不知道,挖出来才知道。吃饭的时候大人一桌孩子一桌,热热闹闹吃很久。吃完饭爸爸伯伯姑父们收拾桌子。下午我爸爸和我二伯总会摆上几盘棋。我妈总是试图让我睡个午觉,可是只要哥哥姐姐们要出去玩我就不可能睡觉了,我们会去游泳,去看大学生打篮球(爷爷奶奶家在一个大学校园里),去滑旱冰,或者去操场跑圈。那时候多快乐啊,每天都盼着星期天。

  • @sihuiwang3071
    @sihuiwang307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32

    "哲学就是制造不适感"--这是我唯一能够同意这位哲学演说者的一句话。
    我不同意这个演说者的观点,原因有二:1.过于厚古而薄今,把技术不发达时代的生活“定义”为“诗意”,实则有无病呻吟之嫌;2.把穷人“卑微”的生存状态,不是归因于社会不公,而是归因于技术。(然而实际上,在技术落后的时代,穷人的处境比现在更差,压根谈不上诗意)

    • @skyoojaa
      @skyoojaa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7

      我的理解和你不一样。我认为演讲者想表达的是不要因为现在技术的便利性,而忽略了人性本身。技术革命每次都会发生变革。现在的外卖、手机、网络让人可以在家几个月不出门都没有问题。我觉得演讲者是鼓励大家不要不重视自己,不要忽略自己,不要因为技术的发展,而掉入资本,大公司的陷阱。让自己变的像黑镜第一季第一集那样。我们只是踩轮子或者的机器。

    • @shfjiekmcc
      @shfjiekmcc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5

      ​@@skyoojaa同意你的观点。演讲者的思考也是我时常在想的。我感觉我的生活越来越格式化,从食物到工作到休闲,基本上生活的一切都变的越来越格式化。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一切都无意义。

    • @user-vq4ul3rd9i
      @user-vq4ul3rd9i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可想如今中国社会的哲学人水平太差。真正制造矛盾的是分配问题,没有人敢分析吗,没有人敢说吗

    • @skyoojaa
      @skyoojaa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user-vq4ul3rd9i 那是经济问题吧

    • @LiangZhao-vm6he
      @LiangZhao-vm6he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演讲者显然关注到了科技作用下,环境和群体产生的变化。然而在他关于这些问题的解释上,我持不同意见。特别是描述群体的那句“你开心就好”。我认为在生活不受自己左右的今天,做让自己“开心就好”的选择,是满足个体片刻的欲望和在如此高压环境下的一种释放。所以我反而相信,吃外卖的群体并非在集体自恋,而是在科技普及下带给社会的负面效应。

  • @user-bz2hu2pl7e
    @user-bz2hu2pl7e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5

    说白了,关注自己的生活日常,建构好日常的人际关系,接触大自然,一步步靠近真实的生活,与手机上的虚构世界保持距离。

  • @user-gq1jb5ii2h
    @user-gq1jb5ii2h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20

    演讲者最后给出的建议是通过细枝末节去改变日常,让日常不被技术的冷漠吞噬。我觉得他的演讲过于温和以及粗浅,从而去避免过大的争议,这点挺可惜的。不过通过不同视角去看待生活,这点让我受益良多。视频里面说到哲学是一双眼睛,而非肌肉,无法去执行。但是若没有眼睛,再多的肌肉也只能盲目使用,所以哲学还是很重要。

    • @graciegimi9583
      @graciegimi9583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你这篇评论让我觉得你是一个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很强的人。super convincing

  • @jessiachao1
    @jessiachao1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谢王老师这一讲。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个视频。我们都需要提到反思人生的能力❤

  • @user-bz2hu2pl7e
    @user-bz2hu2pl7e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每次看一席,都容易种草一本书。《日常生活的深处》

  • @kunzhang8723
    @kunzhang8723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作为一名大学生,深有体会。每天上网学习、网恋、网上购物等等,都让我感觉,我仿佛和生活脱节了。即便消费了,我也感受不到开心。这学期,我做出了一些变化。不在学校食堂吃(大锅菜,很难吃),选择出去吃快餐(现炒的),然后每天在学校里到处走走。我不能完全脱离了技术,但同时我也不能过于依靠技术,这会使我失去自我,失去我这个人的人性。

  • @Borjigin-als
    @Borjigin-als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讲的很好😊

  • @miahoooooooo
    @miahoooooooo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人的认知和幸福的关系真的直接又奇怪。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时,我兴奋不已的为自己也能去挤通勤,穿得西装革履站在市区高大办公楼里幸福不已。甚至拖着行李出差,突然感觉自己也是高来高去当高级白领了。对比现在,几乎天天在家办公,每次去办公室都像是上刑。出差的事更是都推给年轻人。整天想着如果不上班多好。

  • @user-bz2hu2pl7e
    @user-bz2hu2pl7e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在这个被技术夺走注意力、心力的世界里,这个演讲非常好,也算是个警醒吧

  • @shimg352
    @shimg352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持存”这个词很精确的表达了中国老百姓的定位

  • @piktcai7976
    @piktcai797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感动。

  • @user-gn3ju5rs9u
    @user-gn3ju5rs9u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语言即思想!谢谢你的演讲

  • @murunborjigin
    @murunborjigin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其實我感覺人類面臨的一個矛盾就是,人類自身基因的演化跟不上人類創造的科技的演化速度,所以導致人類的技術愈發展,人類就愈不適應技術

  • @fiona6189
    @fiona618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王先生是有識之士👍🏻

  • @user-lw4rn2kh6t
    @user-lw4rn2kh6t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首先很是认同:“哲学给你一双眼睛,但没给你一双有力的胳膊”。同时讲着提出要把劳动、社会关系建立在具体的实物上,而不是完全依托于设备。再者引出了新自由主义对于实体关系的模糊和对于人的物化。解决方法:人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建立虚拟的关系,而要投入到一些具体生产,通过生产的媒介建立合作关系或者爱他。具体生产表现为家庭聚餐时的一起做饭,爱他表现为例如爱孩子,摆脱掉新自由主义产生自恋之后的焦虑、虚无感。

  • @user-pk3hm5ge8y
    @user-pk3hm5ge8y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不管是哪个年代人,大家都说「现代不如以前好,未来生活会更坏」

  • @felixlee2089
    @felixlee208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同项飙讲的“附近的消失”

  • @user-bz2hu2pl7e
    @user-bz2hu2pl7e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空心、倦怠、乏味、沮丧,总结得太好了。

  • @geminized
    @geminized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2022年在还没有完全解封的情况下做一项关于通勤的调查。。。有参考意义吗?

  • @aaronwong1134
    @aaronwong1134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把持这一说讲的太好了。
    最深刻的例子就是移民。
    移民的任何一步,都是你作为一个商品,用各种资料来说服一个国家的政府,从而政府的执政党说服他们的民众,来批准购买你。商品说明包括语言成绩,工资,消费记录,之前是不是某个组织的成员,有没有留学过……

    • @aaronwong1134
      @aaronwong1134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要移民的人,只能是从自己祖国没能感受到货物一般的待遇,或者感受不到一般人对待货物的方式,才选择去当一个货物,去到其他国家。

  • @user-zs6ug1lb4w
    @user-zs6ug1lb4w 17 годин тому

    👍

  • @relafeng2413
    @relafeng2413 Місяць тому

    手机最大的问题是夺走了人跟人的交流

  • @kugermarco8610
    @kugermarco8610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应当有改变

  • @pennyzispy3446
    @pennyzispy344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人為什麼必須要生活在城市中心?哪些人應該有這權利? 是基本人權嗎? 如何分配?

  • @qungu7251
    @qungu725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在过去,普通人的生活也是符号化,不过没有被科技绑架。从哲学角度看,生活意义与现在比会更好吗?过去物质没当代这么丰富,人的欲求更多是生存和吃饱,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得到很多,知道的也很多,烦恼也多了。着不代表现在比过去差,只是发展后的新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提升。

  • @tao5891
    @tao589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多虑了

  • @user-pm3dk9gu9x
    @user-pm3dk9gu9x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演讲

  • @tao5891
    @tao589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那开心的孩子那一刻她不知道🤷‍♀️她“一无所有”

    • @tao5891
      @tao589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等全班同学都拿手机,你觉得他还会每天如此快乐吗?

  • @user-fd2vo4hx8j
    @user-fd2vo4hx8j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哇,太难了。整个世界都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拉动消费,提升消费,,创造数不清的消费品,让每个人都无法完全的脱离,使每个人都尽可能的物化,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的大漩涡当中,真的,很难很难。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与优势吧。任何一样事情的出现都有它的两面性,不可能达到平衡的。所以说,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才是幸福?最好的答案应该就是知足,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有着聪明的大脑,有着永不满足的欲望,怎么才能知足?!只要活着就是欲望的体现,如何才能做到知足。。。。

  • @chanburns7159
    @chanburns715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讨论与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相关的问题,在当下仿佛是一件危险的事

  • @yian8250
    @yian8250 17 днів тому

    这些方案只适合大学哲学教师……

  • @danielyu2605
    @danielyu2605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其實就是中國已經徹徹底底的資本主義了

  • @jimmyzheng3796
    @jimmyzheng379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这都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

    • @user-pk3hm5ge8y
      @user-pk3hm5ge8y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同意です。なんかそれっぽいこと言ってるけど、中身薄いよね

  • @user-vj5bg4eg8v
    @user-vj5bg4eg8v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屁话,那些什么保障房廉租房,有多少名额是开放申请的?而同时又有多少外来人口和无处可去的大学生!

  • @TheColleenZhou
    @TheColleenZhou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你误会哲学了

  • @lelezhang3280
    @lelezhang328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你不去你吃什么呢,你去看提出这些理论的人哪个是地铁里的人呢?马克思也不是工人啊

  • @yusufxia8707
    @yusufxia870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一堆屁话 漏洞百出 以小见大的样本太过局限 一席能持续产出这样的的东西 不言而喻 哎

  • @user-bv6qw9nm9z
    @user-bv6qw9nm9z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无病呻吟

  • @ttttyyyy755
    @ttttyyyy755 Місяць тому

    胡说八道

  • @qiaoss2388
    @qiaoss2388 13 днів тому

    生活啥现在和即将变成现在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