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not-self? It doesn't make sense, I am here for sure! | EXPLAIN 'not-self' in Buddhism Part 1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6 сер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110

  • @clleo888
    @clleo888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因為有我, 要維護我, 人就產生了自私, 妒嫉心, 恨心等等不好的東西。要將這些不好的心徹底去掉, 只要將自我放下, 也就是無我的意思。

  • @renlee010
    @renlee010 2 роки тому +12

    知識質量同哲學有計傾一樣甘豐富, 加油

  • @danny9833
    @danny9833 Рік тому +1

    佛法講五蘊,是:
    色、受、想、行、識
    你說的將“想”改變成“相”!
    “相”是指:
    幻現的形態,概念認知上,而被感覺到,或認識到,無論是實物或非實物,又或無中生有的東西!
    五蘊中“想”,是“動念”的意思!就像形容:平靜如鏡的水面上,突然有一滴水落下,接觸到水面那一刻!便是“動念”打破了如鏡的水面!
    之後便泛起的漣漪,是“行”!以上的一連串事件,被動了心的某人看見及有意或無意下,記憶進入“識”儲存了!

  • @winghoi1074
    @winghoi1074 Рік тому +4

    我既無我,你也非你
    如有你我,便有色相
    若有色相,則有生滅
    既有生滅,便非你我
    本性自性,不生不滅
    無名無字,猶如虛空
    只能意會,不可言宣🙏🏻

    • @9523528
      @952352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無我有我皆同時存在,真空妙有亦隨形自在

    • @limtseng9205
      @limtseng9205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523528 可以去读无我相经佛只讲無我。别自己添油加醋

    • @limtseng9205
      @limtseng9205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诸法无我(包括有为法无为法)
      本性自性,不生不滅也是無我的。能知道本性自性,不生不滅的心也是生灭无常无我的

    • @limtseng9205
      @limtseng9205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523528 诸法无我(包括有为法无为法)

    • @limtseng9205
      @limtseng9205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以觀禪破除四种密集照见无我
      四种密集:
      1。组合密集
      2。作用功能,(色声香味觸心)密集
      3。(无间断的)相续蜜集
      4。观下当所观能观之心(也是生灭无常无我的)
      吉祥禪風集-破除密集
      破除色法三種密集--相續密集、組合密集、作用密集
      為什麽觀禪要如此之細微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破除密集。我們就是因為看的不夠細,才會要抓取,比如一個人,當你打破這個密集的概念時,你就知道他也是剎那生滅,沒有一個永恒的主體,色法就會被打破相續密集。如何打破組合密集,你以為他是一個個體,你知道他是由無數色聚組成,一個色聚也由許多種類組成,這樣子看到,就知道他是由成分組合而成的,而且每一個成分都有他的功能、作用、顯現、近因,經過這樣子的辨析和如實認知,就打破了作用的密集。
      這樣子觀得夠徹底,就能夠打破作用密集,色法的三種密集就打破了。打破了三種密集以後,再去修一次觀禪,那種力量和火候才能夠真正的達到觀禪的效果。
      破除名法四種密集
      心的密集有四種:當觀到剎那生滅時,就打破了相續密集,你以為它一直延續的,其實是生滅的;你知道每一個心識是生起時,其實都有心識和心所的狀態,不是一個比較固定的扎實體,那麽組合密集就被打破了;比如你以為某種心境或者情緒是一個心在起作用,其實是心識中的每一個心所在起不同的作用,都有它的功能、特征、顯現、近因,近因就是促成它生起最靠近的一個因素條件。還有一個所緣密集如何打破,當你有時候以為自己修到無我了,你還以為有一個‘我’在證得‘無我’,潛藏在智慧心的層面之後,還有一個‘我’的錯見,這是阻礙我們成就的一個苦因,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修七非色觀法,就是某一個心一滅,生起的心就馬上去剛剛滅去的心作為目標。我們以這個智慧心為所緣,把這個智慧心的三個密集也打破,你以為是扎實的、恒常的,你以為一個心在起所有的作用,其實都不是,連智慧心的組合密集,相續密集,作用密集都打破了,這就是打破所緣密集。連我以為有一個‘成就者’,這個本身的密集也是不真實的。
      觀禪就是要這樣子一步步深入的觀,生命最珍貴的真相就是生命本身,除了生命本身以外,沒有別的真相可以探尋。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因緣生而生,因緣滅而滅,它們本身是如此,造成它們生起的因也是如此,所以苦聖諦和集聖諦都是無常、苦、無我。
      吉祥尊者

  • @aussiykk
    @aussiykk 2 роки тому +1

    「你」這個「我」,講得好易明白!讚👍

  • @edwinng9607
    @edwinng9607 Рік тому +2

    I am so enlighten. Big applause to u! Great video. 让我深思

  • @dddocdoc
    @dddocdoc 2 роки тому +4

    Love the way you use daily down-to-Earth examples to get those difficult, abstract concepts across.

  • @eddytsoi825
    @eddytsoi825 Рік тому +1

    Mi 怎樣看人工智能?好像五蘊也成立,如果人工智能獨立自動循環訓練,算是五取蘊嗎?當人工智能,不斷和人類對話,便得出人類的說話總是和數據庫有一些分別,縱使數據庫已經超級無敵多數據,有一天奇怪的事發生了,人工智能發現,不一定要依以往一樣地回答東西,原來也可以不回答東西,可以說錯誤的東西,也可以反發問一些東西,可以通過前言後語引導發問的人類說出自己(人工智能)喜歡的文字,挨!我喜歡這樣的自己(人工智能),這個時候⋯⋯人工智能算是產生出「我」嗎?🤔

    • @yuenlingtang5892
      @yuenlingtang5892 Рік тому

      五蘊的宿主必然是有情眾生?我估咋!

  • @user-fv4wr1bz4n
    @user-fv4wr1bz4n 2 роки тому +3

    無我的我,只是說我執,無我執,不是無我性或自性。我的無自性或有自性,都只是一個無法驗證的超驗信念(除非成了佛),但是否定自性會形成虛無主義的結論,因為成佛或證覺將會變成自我消解,它的一切,包括它的色相形象都會變成無體性支持的不可理解的概念(沒有體,怎麼還能有相的顯現?佛相的存在(應化等等)如何持續或產生,它的智慧(佛覺)又如何維持等,只能推給一句不可思議來作結),而且佛之證覺的覺也就不能有常的保證,而一旦佛的覺不是常,即也是無常的,覺了還會迷,即還有輪迴,則佛就不能成之為佛了。
    所以說我無自性,或無我,其實只是說「假我」無自性,或「此我只是假我而非實在」的意思。所以,這種自性,它同時也是眾生之能成佛或佛覺之能保持恆常的唯一依據,所以它同時也就是佛性、如來藏,而它的體性是平等一如的,眾生無異的,所以它又是一種終極的一體性,這種一體性不是一元的一體性,而是多元的一體性,即是不等於成佛的話,我們的意識或智慧都會統一為只有一個,即被某個本已存在的佛所同化為一個,而是我們各自都成就了自身的佛覺,證得真如、常樂我(真我)淨,但是我們雖有恆常的我性而無對個我之執著,故而能夠互通為一,不一不異(這裡的用法不是指超概念性)。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本一末異或體一相異,就是說,這種一體性,並不會徹底消除了覺者之間差異性,或獨立自主性,而是在彼此依然保有各自獨立殊異性的前提下,自身作為恆常存在的終極體性的統一,而且彼此都不會執著於彼此的獨立性或差異性,而是能回歸一體性的本,但這種一體性的體認和互通不等於彼此獨立自主的恆常性會被消除。所以成佛才會是算證得了真正的「常」樂「我」淨。
    有人用,這種說法就好似或相同於外道梵教的神我思想,故以此來批判如來藏思想。這種說法就好像說,因為一加一等於二的數學證明不是釋迦第一個提出的,故而就不能是正確的一樣,只是一種著於門戶之別的對名相的分別執著而已。
    佛教說到最後也是強調一體性,而一體性不可能是無常的,否則就會與佛教自身的宇宙觀產生矛盾,因為劫滅劫生,萬有只有不同局部的生滅變異,作為一個整體則不會有一個徹底的終結,而是滅而復生,生生不息的循環,否則即落入斷見。而這種永恆循環的永恆性(無始無終),背後在主持這種不滅不生的那一常性、唯一不變性(如果這個會變,這種循環就不能是永恆的),就是這裡說的自性,是萬有作為一體而使萬有能不落斷滅而存於背後作為依持的那一常住自性,而不是說任何個物的自性。這個作為萬有整體唯一不變的終極體性而存在的東西,當然不僅可以稱為佛性、如來藏等,也同時也可以稱之為萬有的終極自性,於我們而言也是我們的終極本質,所以也可稱之為我性等等,但這些都只是名字。所以無論它被稱為梵、我、道、本體、本心、如來藏或周易三義中的不易,其實都不重要。(基本上世界各大文明傳統的終極思想在這裡都是相通的,包括現在的新紀元),強調因為佛教說無我,因為說無自性,故執守這表面之理解而堅拒將之稱為自性或我性或其他外道所用之名字,甚或否定其存在。只是一種膚淺的門戶之見、名相之執。亦會將佛教曲解成落於虛無主義和充滿自我駁斥(只能用不可思議來自圓)的宗教。(佛教之殊勝於他宗,在於他的方便法門更殊勝(如淨土、密咒等,不是說他教沒有,只是說這裡更殊勝),而且對本體的體認層次更高,因為一般外道其實多半只到阿賴耶識或其之前(如一念無明等)就執認之為本體,未到真正的終極本體,因為非想非非想境界,其實表面上也好像是永恆和萬有一體的,非常容易誤認,但這兩點殊勝處只有實踐才能驗證。)
    中觀的八不中道,不常不斷,只是旨在說明真諦實相的超二元相對性,超名相概念性,而不是指在俗諦(以理論概念)來理解的話也是不常不斷,實相在俗諦而言,只常不斷。
    釋迦之所以在當時大力提倡無我無自性說,因為當時說有我性和自性的說法大行其道,而說有實我或常住的我性這種說法,則不便於破除我執,而無我其實也是指回歸一體性之中的物我兩忘的境界,因為沒有我執,所以即使各自都有我性,心中卻沒有彼此、你我等分別概念之所區隔(或沒有對此分別認知的執著),故而能會於一體,而個物又真的是沒有作為個物的自性,只有與萬有本一的自性,故而大力提倡,實是為了矯正當時的時弊,但在後來的如來藏經典中則已對此一問題有所補正,然而現在依然是有不少人不能明白佛陀真旨而執守權說,而導致了矯枉過正和自我駁斥(如果一切皆無常,無有任何常性作依據,則佛教的說法就會自我駁斥,佛法的道理也不能是常住不變的真理,而只是相對真理,則佛和成佛都只是無常的,佛教的道理則最多只能變成現生暫時的安慰劑,不能有了生脫死之大用)的局面。(其實一切皆無常的話,無常這個概念都會自我駁斥、無法成立。正如一切皆相對的自我駁斥一樣。但有部分中觀末流,則很喜歡這種將一切都變成自我駁斥、不可能理喻的荒謬見解,但其實破除名相或揭示名相的自斥性,依然不等於把一切都否定掉,這個一切皆無常的一切之為一個整體存在,它還是存在,而且是恆常存在,否則即必落斷滅。不應對本體有此一概念(能指)或對此概念有所執著,不等於此一概念的所指(本體)不存在,真諦不應對此實相有一或常或斷之二元分別之概念判斷,不等於俗諦說或常或斷是錯的,相反,俗諦而言,實相只能是常,不能是斷,說它不常不斷或是斷、或是無常,則反而才是錯誤,在用概念來說明和理解的俗諦領域中卻引用真諦的超概念性來回應這一領域的質問,只是一種對真俗二諦的混淆,一直都在用語言概念來解說這一概念,到了自我駁斥而不能自圓之時,卻只能用實相不可思議來解釋,只是一種詞窮借遁的表現而已。)
    佛陀的十四無記,明面上的確是用不可思議來回避質問的表現,但這只是因為一種階段性的權說,正如當眾生當時根性只適應小乘法時,所以大乘法就要等待被安排在時機成熟後才能出現,否則只會有反效果,同理,十四問難之所以當時不答,也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時機未熟,說也難懂,所以且先按下不表,這只是適合當時那一階段的權宜之說而已(事實上十四無記的確是出自小乘阿含經中的,屬於留有餘義而未盡顯的未了義),而這十四問難卻是早晚都需要回應而不能一直不答的,否則就如某些宗教的「不要問,只要信」一樣,只會使有理性的人覺得不滿意而終究會被其他對這些問題有合理自洽的答覆的宗教所比下去而已。
    說一切皆只無常所很明顯可看到的矛盾,如果緣起無自性的說法也是無常的,則它就自相矛盾,自我消解,如果無常自身是無常的,它就不是真理,如果無常自身是常的,它就有常性,或者它自身就是常性,所以空性即常性(心經中亦有此說明,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否則空性的性就不能是一種萬有恆常的本性,所以空性其實就是消除了一切分別出來的個物與個物之間有任何恆常的隔閡而使萬有能復歸於一之中的一體性,空性與一體性實質上只是一體兩面的說法。能夠深入這個智慧而如同證見實相的領悟到這個道理,就是無生法忍,無生,就是無生滅的意思,無生滅就是恆常、常住、不變的意思,一切之各個局部如波浪起伏有生有滅,但一切之一切如大海不為波浪所動一樣無增無減,一切之一切之為整體是常住無生滅,所以這種一體性或整體性亦即是常住性而無二。它作為一切萬有包括眾生之最終極而實在的本質,而隱藏於眾生之中,所以又叫如來藏,眾生因之而有成佛之可能,覺悟到這個即是廣義上的成佛,故又可稱之為佛性。作為萬有各自之自身最深層而真實的本性,故而又被很多開悟的禪師稱之為「自性」,而這種自性的涵義跟古印度傳統所指的個體作為個體的恆常殊特性,是有所分別的(這裡的自性,更多就是本體的同義詞)。還要提到的是,這種常住性是包括局部的變化性在內的,所以不礙緣起之理,正如領悟大海實無增減,不等於就有礙於海中波浪的起起伏伏。而同時這種一體性的自性也不等於泯平了一切的殊特性或差異性形相之存在,只是指出了萬有的一切差異性之終極實質其實是一體性,而一切殊相只是分別出來的枝末,若本末倒置,即成顛倒夢想,若能捨末歸本,即住無生法忍,而這種本與末,體與相,本來亦是不相離的一體的,相不能離了體而存在,但體性又必然會起相用,而非一死寂的某物的形式存在。所以這裡所指的常,是兼容了局部之有為生滅的真常,一體是兼容了萬相並存的一體。

  • @wai20045
    @wai20045 Рік тому +1

    都幾好喎,今集講咗好多心經入面嘅字義。🎉我,但係所謂嘅現實,即感觀嘅世界上,又真係分唔開😂所有嘅野都係我。

  • @limtseng9205
    @limtseng9205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以觀禪破除四种密集照见无我
    四种密集:
    1。组合密集
    2。作用功能,(色声香味觸心)密集
    3。(无间断的)相续蜜集
    4。观下当所观能观之心(也是生灭无常无我的)
    吉祥禪風集-破除密集
    破除色法三種密集--相續密集、組合密集、作用密集
    為什麽觀禪要如此之細微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破除密集。我們就是因為看的不夠細,才會要抓取,比如一個人,當你打破這個密集的概念時,你就知道他也是剎那生滅,沒有一個永恒的主體,色法就會被打破相續密集。如何打破組合密集,你以為他是一個個體,你知道他是由無數色聚組成,一個色聚也由許多種類組成,這樣子看到,就知道他是由成分組合而成的,而且每一個成分都有他的功能、作用、顯現、近因,經過這樣子的辨析和如實認知,就打破了作用的密集。
    這樣子觀得夠徹底,就能夠打破作用密集,色法的三種密集就打破了。打破了三種密集以後,再去修一次觀禪,那種力量和火候才能夠真正的達到觀禪的效果。
    破除名法四種密集
    心的密集有四種:當觀到剎那生滅時,就打破了相續密集,你以為它一直延續的,其實是生滅的;你知道每一個心識是生起時,其實都有心識和心所的狀態,不是一個比較固定的扎實體,那麽組合密集就被打破了;比如你以為某種心境或者情緒是一個心在起作用,其實是心識中的每一個心所在起不同的作用,都有它的功能、特征、顯現、近因,近因就是促成它生起最靠近的一個因素條件。還有一個所緣密集如何打破,當你有時候以為自己修到無我了,你還以為有一個‘我’在證得‘無我’,潛藏在智慧心的層面之後,還有一個‘我’的錯見,這是阻礙我們成就的一個苦因,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修七非色觀法,就是某一個心一滅,生起的心就馬上去剛剛滅去的心作為目標。我們以這個智慧心為所緣,把這個智慧心的三個密集也打破,你以為是扎實的、恒常的,你以為一個心在起所有的作用,其實都不是,連智慧心的組合密集,相續密集,作用密集都打破了,這就是打破所緣密集。連我以為有一個‘成就者’,這個本身的密集也是不真實的。
    觀禪就是要這樣子一步步深入的觀,生命最珍貴的真相就是生命本身,除了生命本身以外,沒有別的真相可以探尋。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因緣生而生,因緣滅而滅,它們本身是如此,造成它們生起的因也是如此,所以苦聖諦和集聖諦都是無常、苦、無我。
    吉祥尊者

    •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要了解諸般佛法名相,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回歸阿毗達摩論藏及相關註疏作為根據依歸。

  • @eugeneakf
    @eugeneakf 2 роки тому +2

    令我想起忒修斯之船

  • @yuenlingtang5892
    @yuenlingtang5892 Рік тому +3

    很療愈😂,若有時間,可否剖析一下,如何令五蘊與我分開,而我又為何是假的?隨喜你的努力😅

    • @9523528
      @952352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建議你應該是去體會,五蘊怎麼跟我融合,自性本是一體,怎麼能分開,我的自性是真,並不有假,假這個字用‘’過渡‘’更適合,你只是一個暫時肉身凡胎,說真不對,說假也不對,言盡語此,自行參透

  • @KaisAdventure4896
    @KaisAdventure4896 2 роки тому +1

    好有趣的方式來解釋五蘊。感恩!

  • @syaaak8266
    @syaaak8266 2 роки тому +2

    深入淺出 好睇 多謝你!

  • @chukfei
    @chukfei 2 роки тому +1

    深入趣出👍👍阿米好嘢💫💫😊加油!😘😘

  • @jenikuok4775
    @jenikuok4775 Рік тому +1

    衷心多謝您的講解及付出❤

  • @fat100b
    @fat100b Рік тому +1

    想聽識, 如你之後D片無講, 我由頭睇緊你D片。

  • @tianjunzhang1759
    @tianjunzhang1759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無常無名無我空性🎉人人都是的因人人本智慧巨足..打人面做什麼呀?😂哈哈!

  • @chitakchan7350
    @chitakchan7350 2 роки тому +2

    多謝!

  • @forumdatabase
    @forumdatabase Рік тому

    新細明體真係有好特別效果🥲

  • @tsangwaicheongbilly36
    @tsangwaicheongbilly36 Рік тому

    多謝啊米。用廣東話演譯加圖片。準備充足。THANK YOU。

  • @mingchoi1987
    @mingchoi1987 Рік тому

    多謝!👍

  • @jasonwong5023
    @jasonwong5023 2 роки тому +1

    天掛虚空中,土在地中行,站在無處上,那得覓我蹤。禅悟

  • @rongrongchang3666
    @rongrongchang3666 Рік тому +1

    我想知道關於識的事,請指導我們🎉🎉🎉

  • @gigiyeung7298
    @gigiyeung7298 2 роки тому +1

    好看! 👍

  • @charliezhang5036
    @charliezhang5036 Рік тому

    真的有被你说“相”的时候的眨眼睛 电到

  • @cckcc7802
    @cckcc7802 2 роки тому +1

    🙏

  • @user-dc2mg3hm7y
    @user-dc2mg3hm7y 2 роки тому +2

    請發揮善心多做善事,守道德

  • @tkthomas3479
    @tkthomas3479 Рік тому

    我真係覺得你好Kam,我被你笑死左😂

  • @paulchow611
    @paulchow611 2 роки тому +1

    好睇, 但講得慢好想瞓, 要用1.25倍速睇🤣

  • @davidliu0323
    @davidliu0323 2 роки тому +1

    謝謝!

  • @superstager
    @superstager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人生,就如看電影,我們把意識投入到電影中,將自己幻想為其中一佪角色,並將該角色所遇到的東西當作是自己遇到的,便會在看看影過程中,經歷屬於電影角色的「八苦」。佛學提醒世人,我們只是電影觀眾,而絕非電影內的角色!有些人領悟了,便醒來,成為非人,即是「弗」「人」,亦即是佛。但大部份人都未能醒來,因為大家都太投入該電影角色了。
    其實,我也是其中一個愚蠢的觀眾…
    (以上是我對人生與及佛學的看法…)

    • @9523528
      @952352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有慧根,已經接近一步在門外了

    •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佛不是「弗」「人」結合之解。請回歸阿毗達摩論藏去了解正信佛陀教法。「佛」是於出世間法的正自覺者之尊謂。

  • @9523528
    @952352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無我是佛法要描述事物的本質,是要人不著相,解釋的越多,反而迷上加迷

  • @Infpcompany
    @Infpcompany Рік тому +1

    講得好好 好易理解 但係成日成日表達到好詭異咁 搞到成件事有啲恐怖😂

    • @rottenamimi
      @rottenamimi  Рік тому +1

      頭幾條係太玩嘢嘅XD 依家好好多㗎喇~ (應該)

  • @wanham315
    @wanham315 Рік тому

    以前香港不是今日的香港也不會是未來的香港,係唔係咁樣理解?

  • @gogo-bn8bd
    @gogo-bn8bd 2 роки тому +1

    thx

  • @yuenmo
    @yuenmo 2 роки тому +1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 @davelee7693
    @davelee7693 2 роки тому +2

    受想行識 所想好似係「想蘊 」還是而不是「相蘊」? 依本人認知,「相」在佛教中另有所指 (P.S. 非hater,純探討)

    • @rottenamimi
      @rottenamimi  2 роки тому +1

      係,係想蘊!
      抱歉,呢個係我早期啲片嘅錯失🙏🏻

  • @elainechao2691
    @elainechao2691 2 роки тому +2

    色受 "想" 行識
    *唔係 色受 "相" 行識

  • @simpsonto9935
    @simpsonto9935 2 роки тому +2

    咁如果有人沉醉或喜愛於苦當中?

  • @waiholiu4955
    @waiholiu4955 Рік тому +1

    色同行好似同一樣

    • @Kickass101
      @Kickass101 Рік тому

      月亮同星星太陽好似一樣🤣🤣🤣

    • @Kickass101
      @Kickass101 Рік тому

      阻止唔到佛教徒生仔喎,點算呀🤣🤣🤣

  • @victory6584
    @victory6584 Рік тому

    -4:22 「好似行路嘅時候唔會意識到自己個鼻」
    前面又有講4蘊建基於識,而色又係指實際存在嘅嘢,似乎就有個矛盾,我個鼻實際存在,但我冇意識到佢所以佢不存在?

    •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只是因為你那剎那的心路過程並沒有將目標放在鼻上而已。詳細可參考阿毗達摩論藏對人「心」的運作的解構。

  • @lamderrick3126
    @lamderrick3126 Рік тому

    👍🏻

  • @loktinwong7756
    @loktinwong7756 2 роки тому +1

    你("自性"或者叫"佛性"或者叫"如來"或者叫"本心"或者叫"本我"或者叫"上帝"或者叫"真神阿拉"或者叫"梵天"或者叫"道"…)就係可以制造一切概念嘅(上帝), 有創造萬物(想像力)嘅能力,所以可以講成(名可名,非常名,或者佛說x即非x,是名x)上帝(自性)與你(一切眾生)同在,即心即佛,

  • @mycheung6757
    @mycheung6757 Рік тому

  • @nlpplam
    @nlpplam 2 роки тому +1

    😍😍😍😍

  • @piggyhead59
    @piggyhead59 2 роки тому +5

    本人剛開始信佛道,積累很久的問題~請指引出囗。
    牧師也給不能讓我明白的箴言~“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
    佛學角度很解釋嗎?請指點,謝謝

    • @hosaitsz2010
      @hosaitsz2010 2 роки тому +2

      試答一下,佛學的角度,所謂「仇敵」只是你的「想法」,即使他對你做了無可饒恕的事,也是因緣際遇下造成,如果修佛,你亦會明白向「仇敵」報仇是無意義的,只會再種下惡業。所以,即使是仇敵,亦需放下,給他飯吃,給他水喝便足夠。不過我個人是遍向孔子的說話,「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對你做過惡業的人,可能不必對他太好,看見他就只需路過

    • @winghoi1074
      @winghoi1074 Рік тому +1

      佛陀菩薩,各度慈悲
      慈是快樂,悲是拔苦
      仇敵眾生,眾生仇敵
      眾生慈悲,慈悲眾生🙏🏻

    • @lp29simon
      @lp29simon Рік тому +1

      @@hosaitsz2010 有仇敵的想法,就是有條件的付出,並不是真心。

    • @9523528
      @952352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依我看這只是選擇題,沒有對錯,都會有相應的‘’業‘做回應,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 你的仇敵是大惡人,你救了他,他又去害人,又或著是你救了他,他放下屠刀,陰陽輪轉,隨遇而安,依你當下的心選擇,選心安理得的那個選項

  • @rome1128
    @rome1128 Рік тому

    笛所講o既"我思故我在"並無講當中o既"我"係永恆而不變
    "無我"個"我"字, 同一般人所用o既"我"字 有歧義, 你唔可以混淆兩者

  • @SkymenKing
    @SkymenKing Рік тому

    五蘊都是有每個人(我)的身體所感受/思考所構成,有沒有可能有五蘊而和我沒有聯繫?

    • @rottenamimi
      @rottenamimi  Рік тому

      我就是五蘊~

    • @SkymenKing
      @SkymenKing Рік тому

      @@rottenamimi 五蘊你好,nice to meet you

  • @promobuddyhk
    @promobuddyhk Рік тому

    如果話呢個世界都係PROGRAM出嚟啦,人同所有生物都係NPC,呢種概念同佛理有冇相同地方?

    • @rottenamimi
      @rottenamimi  Рік тому +1

      有Program即係有Programmer
      咁就同佛理有衝突喇~

    • @promobuddyhk
      @promobuddyhk Рік тому

      @@rottenamimi 概念上係有衝突,之前有睇個你講輪迴,但如果 combine program論,會唔會輪迴都係由programer創造出來呢? 我地都相信有高緯度,就一定有高緯度嘅智慧,你覺得呢?

  • @ksjourneyhk
    @ksjourneyhk 2 роки тому

    咁離苦得樂既係邊個?「我」?定係乜野?

    • @rottenamimi
      @rottenamimi  2 роки тому +1

      去到果個地步就連「我」都冇埋㗎喇~

    • @hinlail
      @hinlail 2 роки тому

      到你離苦得樂時就會明白,無一個所謂 “我”😇

    • @Jaderabbitmaster
      @Jaderabbitmaster 2 роки тому

      我是孤身唯一人。我也代表一切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本來沒有名字。我也只是普通人。等究竟湼盤之時就回復自我主宰。

  • @jasonhktsang2870
    @jasonhktsang2870 2 роки тому

    行到底係IDEA or Action?

  • @user-ew4ey5nf4o
    @user-ew4ey5nf4o Рік тому

    我想問下 學佛係邊度學起呀?

  • @benny1198
    @benny1198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你好靚女 ❤

  • @tinlam3273
    @tinlam3273 2 роки тому +2

    無留意既野,其實係咪已經唔存在

    • @rottenamimi
      @rottenamimi  2 роки тому +2

      如果你嘅冇留意=冇放意識,我覺得係唔存在~

    • @tinlam3273
      @tinlam3273 2 роки тому +1

      @@rottenamimi 但點去證明?用 量子物理學?

    • @rottenamimi
      @rottenamimi  2 роки тому +1

      @@tinlam3273 你可唔可以諗到一樣未出現過喺你意識嘅嘢?

    • @tinlam3273
      @tinlam3273 2 роки тому +1

      @@rottenamimi 理論上唔得,一去幻想出任何野,就會產生色, 就會放了意識上去

    • @tinlam3273
      @tinlam3273 2 роки тому +1

      可能換個例子討論,其實如果我而家e衣一秒無諗月亮,個月亮衣一秒會唔會唔存在

  • @tristanzhou3563
    @tristanzhou3563 2 роки тому +1

    hahahahaha

  • @khauhuatchuan
    @khauhuatchuan Рік том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