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分得清楚設計和藝術的差別嗎? 『美感』是如何出現的?|沒轉外框的學藝股長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0 лют 2025
  • Himalaya免費會員這裡領取 👉 www.himalaya.c...
    一起把握時間聽書,14天免費試用!試一下啦~
    11/22-12/4有黑五活動優惠 在App裡可以七折購買年會員 全年最低價!
    -----------------------------------
    一口氣講完美感,藝術,設計
    高濃度,高飽和,高解析。
    -----------------------------------
    BGM:
    Song: Justin Allan Arnold - Premonition In The Park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CC BY 3.0) creativecommon...
    / justin-allan-arnold
    Music powered by BreakingCopyright: breakingcopyri...
    [no copyright music] In Dreamland cute background music / aesthetic lofi |Chillpeach
    You can use this music in your videos as long as you mention the following in your description:
    Chillpeach - In Dreamland : • [no copyright music] '...
    lukrembo - castle (royalty free vlog music)
    ▼ Copy & Paste ▼
    ♪ Castle (Prod. by Lukrembo)
    Link : • lukrembo - castle (roy...
    -----------------------------------
    嘿,我是Landon
    不想按下崁入,人生掉圖中的平面設計尸,正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享設計/藝術/美感。
    😄固定更新有趣的故事,和美感有關係的話題

КОМЕНТАРІ • 64

  • @artLandon001
    @artLandon00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7

    現在就來試聽一下~Himalaya免費會員這裡試用 👉 www.himalaya.com/mPm1l
    一起把握時間聽書,14天免費試用
    11/22-12/4有黑五活動優惠 在App裡可以七折購買年會員 全年最低價!

  • @shiquantw
    @shiquantw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01

    這學期修「視覺設計概論」,基本上是看你影片寫作業的

  • @EQIQ0
    @EQIQ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61

    學到了 準備去賣鹹酥雞了

  • @PhoebusKattos
    @PhoebusKattos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70

    我自己以前在跟別人講解藝術跟設計的時候,我喜歡解釋這樣解釋:「設計是藝術對生活的解答。」
    甚麼意思呢,我會這樣比喻,看到藝術就跟看到一道數學難題一樣,是需要思考和拆解的,所以普通人看見藝術時,不理解是很正常的,因為那涉及藝術家想要你思考的命題有關,如果頻率隊不到,你就是會不理解,但不理解不代表這沒有價值,而是在不同觀點下,會衍生出不同的價值。
    然而設計不一樣,他給你的是一個數學公式,也就是解答,是被處理過的、精簡過的;你可以使用數學公式解統計題目,因此設計會有種實用的感覺。(題外話:而被精簡過的公式,通常還有一種美感。)
    我講到這邊通常有些朋友會這樣回答我:「所以設計更貼近生活,藝術不是,對嗎?」
    我覺得這個思考還蠻不錯的,但我相信好學深思的各位也可以感受到,其實藝術也可以貼近生活、融入生活,藝術也可以被使用,如果逼我再區分一點,我會勉強地說藝術是從更哲思的角度融入在生活當中,設計則更直接地與生活問題接觸。
    所以就像Landon說的,其實設計與藝術可以互相穿插,對我來說兩者是具有權變性的,或存在主義來說是沒有本質的,因為兩者的意義都可以由個體所決定。
    哦還有回答《設計師求生實用指南》、《如何成為頂尖設計師》這兩本書,對我來說前者更有設計感,後者更有藝術感,我會的思考歷程是這樣:
    前者的封面直接告訴你要怎麼用這本書,就像查字典一樣(應該啦,我沒看過這本實體書我不知道XD),至少我會預期這本書我打開會有很清楚的索引,而且就像封面一樣從A~Z給我查。而後者的封面會讓你感受到一個美感,但如果你不是專業的設計師,你會有一個問題跑出來說:「是甚麼構成讓這個封面那麼美呢?」,然而誘發你想要打開去成為一個頂尖設計師;但是同時設本書的文字排版有很清楚,無論是標題的引導到附帶的文字引導都很順暢,所以其實後面這本也很有設計感,但這種哲思的謎題出現,讓這本書的藝術性質,我個人認為是多一點。

    • @artLandon001
      @artLandon00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7

      你好讚

    • @p.9227
      @p.922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可以這樣理解嗎?
      藝術和設計就像科學和工程
      前者著重與研究與發現
      後這著重於把現存的發現整合來處理現實生活會遇到的問題

  • @chiyaneko0730
    @chiyaneko073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43

    設計系都流傳一個做東山鴨頭的叔公

  • @孤兒拳掌門人
    @孤兒拳掌門人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8

    大學的創業學長,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沒有不好的設計,只有不適合的,設計是從客戶的角度,運用自己的技能,透過策略、美感,解決客戶的問題,所以會依據客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而美術比較是以個人的角度,基本都是依據自己本身想表達的,來去創造不同的美感

  • @magpie_mit
    @magpie_mit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6

    這集很讚,
    感覺美感和設計就像純數學和應用數學的關係一樣,一個探討/傳達本質觀點、將本質之外是否實用/易觀賞性放在很後的順位,一個將觀點具現化成觀者更容易拿取放置的工具。

  • @parker80800
    @parker8080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2

    喜歡藝術跟設計的一般人路過
    看完這部影片 對於“聽覺”的藝術又更抽象了
    本身是 beatboxer 啟發了我滿多不一樣的想法跟觀點
    謝謝你阿 這部影片需要多看個幾次
    也需要多思考🥴

  • @slowlypleasebeny8406
    @slowlypleasebeny840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7

    認同藝術的"啟發"觀點😍
    藝術能誘導人進入創作者內心的思維 情感 ... 藝術的內涵並沒有框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的哈姆雷特 目的性與結論性並不強烈 廣泛且具象徵的意義反而更能引起共鳴與進一步的反思
    在真與善 的最低限度下 藝術也才能源源不絕提升淨化撫慰 成為美的靈性糧食

  • @kayshi0521
    @kayshi05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確實,從事藝術就是不斷認識自己跟這個世界,最終找出理想的答案

  • @IAmBigYoYo
    @IAmBigYoYo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9

    鹹酥雞這條路確實不錯

  • @吳寶輝-u8w
    @吳寶輝-u8w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8

    藝術是抒發情感是感性的,藝術就是最終目的。設計是計畫行事是理性的,一切的結果都是經由設計,比如設計建築設計圖畫和設計人,總之設計是動詞而藝術形容詞。

  • @thumb15901
    @thumb1590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9

    你超他媽棒 內容超有深度 綜觀分享體驗相當好

  • @andywu346
    @andywu34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7

    藝術是創作者內心真實的實踐,而真相很常是不被大眾接受的,所以藝術家要帶著勇氣創作;設計則是在目的已經被決定了以後,找出一個形式來精準服務那個目的,所以是理性的。我覺得設計和藝術應該是會在創作過程中不斷交替出現,有時候一個念頭出現之後,但因為實踐出來需要時間,在實踐的過程可能就會比較偏向設計。而設計的過程中,可能也會想在一些細節上修改原先創作的意圖,那就又會變成是藝術了

  • @peaceful1700
    @peaceful170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8

    我認為影片中的說法存在強大的誤導性,並不是說內容是錯誤的
    而是說這樣的解釋,很可能會讓聽的人更加搞不懂藝術與設計之間的差異
    因為許多概念都被混淆了,而概念之間的分界線也十分模糊
    ----------------------------------------------------------
    6:27 「我認為藝術的本質便是創造視角」
    這是狹義的觀點,藝術有時確實會存在視角,但並不是所有藝術都存在視角
    很多時候,視角只是觀者賦予的,而創作者本身並非為了視角而創作
    6:46 「有時候對藝術家而言體驗才是重點」
    這是狹義的觀點,藝術有時確實會存在體驗,但並不是所有藝術都存在體驗
    6:56「只要具備反常、趣味,啟發、獨特性,就是藝術」
    這是狹義的觀點,藝術可能包含,但未必都具備這些特點
    7:10「一個簡單的總結:如果美感是感受,藝術是視野」
    這個說法把問題變複雜了。美感是藝術的子項,兩者不應對立也不並列。
    感受與視野則是子項中的子項,藝術與美感可以同時擁有感受或視野。
    因此用這個方式來描述藝術與美感的不同,是毫無意義的。
    造樣造句來說,這句就好像「薯條是甜味,麥當勞是鹹的」一樣。
    乍聽之下有趣,但以學習為目的而言則是什麼也沒解釋到。
    7:14「設計就是語言,語言具備了美感」
    設計未必是語言,語言未必有美感
    這是一連串模糊且不準確的表達
    8:25「設計的三個重點:目的強烈、刀法精準、高度整合」
    這也是準確的,一個好的設計確實可以包含這三個特點
    但實際上並非所有設計都必須包含這三個特點
    設計也可以目的模糊、技法陽春、方向發散
    同時這也不是設計獨有的特點
    藝術也可以目的強烈、刀法精準、高度整合
    所以這三個特點來描述設計與藝術的差異是有誤導性的
    10:05「其實這三者之間的關聯已經不一定有辦法區分得這麼鮮明了」
    10:09「尤其是藝術和設計之間也有很多彼此越界的地方」
    最後這段暴露了作者對於設計與藝術兩個概念的認知也存在模糊之處
    同時也模糊了題目的要點,把本來是兩者對立的題目,變成三者
    但就如前文所述,美感並不與藝術設計所對立或並列,而是後者的子項
    當你提到「藝術、美感、設計三者」時
    其實就好像在說「麥當勞、薯條、肯德基三者」是一樣另人混淆的
    ----------------------------------------------------------
    最後,我會說明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設計
    藝術:「表達主觀感受的技法。」
    設計:「滿足客觀需求的技法。」
    上述兩者都可以包含......
    1.感受:美感、丑感、新鮮感、刺激感...等
    2.思想:想法、態度、立場..........等
    3.功能性:觀賞、愉悅、滿足......等
    換句話說,藝術與設計有大量的共通點
    而唯一也最關鍵的差別,只是在於一個主觀一個客觀
    當你是為自己而創作,為表達自我而創作時,那就是藝術
    當你是為它人而創作,為服務群眾或上司時,那就是設計
    而美感則是其中子項的子項,可以包含但未必包含,且不與藝術設計所並列與對立
    再回答影片最後提出的問題,關於哪本封面是藝術哪本是設計
    綜上所述,我的答案是:【全部都是設計】

    • @peaceful1700
      @peaceful170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應該沒有人會無聊到在兩份大麥克裡尋找肯德基吧?

    • @artLandon001
      @artLandon00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我respect你的看法,某些部分你也可能是對的,但我覺得你有些觀念也可以再想想。

    • @baijin
      @baijin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蠻認同你的看法的,不過又想到,很多現在我們會放在羅浮宮、美術館等所謂的「藝術品」,其實在古代當時也是為了服務當代的教皇、皇帝、貴族等,例如知名的:最後的晚餐、創世紀等,都是為了老闆、上司、教會而創作,那難道他們就不能稱是「藝術品」而只是單純的「設計品」嗎?
      再比如在古代有口不能言的社會風氣下,無論東西方,都會在「老闆」交代的「設計品」內想盡辦法偷渡自己的想法,即使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到了現今這些服務他人的設計品也成了藝術品的存在。
      確實,我認同一件藝術品若完全失去靈魂、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不能稱上是藝術品,但若直稱為他人服務或創作的物品就完全是設計的話,又好像有點偏頗,畢竟即便是為他人服務,還是會帶入設計師、藝術家的主觀想法,希望能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大家對美的感受與想法。
      再者,頻道主該影片雖然主要指以「畫面性」的面向來講藝術與設計,可其實藝術和設計放到不論是「音樂」、「文學」、「建築」,就又更難以用純粹的主客觀來界定作品的藝術性了。

    • @peaceful1700
      @peaceful170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baijin
      放在藝術館的肖像畫,對於現代人而言是藝術品,而對於古代人而言是設計品沒錯。都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為主,個人表達為輔。或者更準確來說,是藝術商品。
      而有些藝術家會在其中融入一些個人表達,這也不衝突。而我提出這個論點也不是為了將設計與藝術一刀子切開,而僅僅是想說明一個明確的定義。就好像我現在說話一樣,我的論述可能主觀中包含客觀,客觀中包含主管,儘管兩者之間的界線並非無法逾越,但也不意味著兩者的定義模糊了,是這個意思。

  • @よる-v8i
    @よる-v8i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就是說下次要稱讚人或批評人可以這樣說
    長相符合社會期待,也符合自己審美,黃金比例,可以說她「你好有美感喔」
    那如果他也沒符合自己審美,不理解他的獨特性,就可以說「你好有藝術感喔」
    那有天你知道她素顏的樣子,但化妝就變了一個人,那就說「你好有設計感喔」
    希望酸別人樣貌的都學一下

  • @manicstar17
    @manicstar1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9

    去賣鹹酥雞( 小聲

  • @AndyTang920
    @AndyTang92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有一個題目我有些感受,就是在設計中用書法字,或者說整個設計就是書法字。
    香港偶爾會有商標的設計比賽,而優勝作品十之八九都是單純的書法字,令我覺得對其他作品很不公平。
    積存下來我得出個人的結論,就是書法字本體偏向是藝術,運用書法字則是設計,
    非設計專業的評審未必能夠區別兩者,便誤以「藝術價值」淹蓋設計語言,但這也是無可奈何。

    • @artLandon001
      @artLandon00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可能也跟評審的口味有關,前幾年有個都市傳說,拿書法、毛筆去國際比賽中獎率超高XD 滿足老外對於東方文化的神秘想像

  • @robox_
    @robox_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5

    希望股長能聊聊最近的JAGUAR~

  • @風遁菴冬蜜-季節限定
    @風遁菴冬蜜-季節限定 23 дні тому

    個性喜歡做自己,
    有點小小執著與叛逆,
    為了保護自己內心深處的小星星~🙋🏻‍♀️👻

  • @白蕾絲純
    @白蕾絲純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只要是被定義出來的東西,不管是美感、設計、藝術、藝術家都是多數決,所謂的多數不一定是人而是能操縱輿論的資源,所以竭盡所能的表達自我就好,不要被定義給綁住了

  • @lovetoy.b6129
    @lovetoy.b61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紅色封面😊😊

  • @old_cat1013
    @old_cat1013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6

    我一直不是很喜歡目前學校跟老師對學生作品打分的這件事,但又無法反駁社會需要「分數」這個事實
    如果美只能由老師這個權勢比較高的人定義,那我覺得很多人想傳達的「視角」會從那時候被扼殺」因為被老師說「醜」
    我有時候真的很想講,如果一定要客觀定義美醜,那我是不是可以講老師你長的真醜

    • @sharonwyus1
      @sharonwyus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藝術是無法被評分的,只能說個人是否喜歡。藝術是個人最直接內心、美感的體現

  • @ai089789456
    @ai08978945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4

    終於有乾爹了XD

  • @Bigtree0615
    @Bigtree0615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8

    賣雞排比做設計賺錢哈哈哈.... 我怎麼哭了

    • @artLandon001
      @artLandon00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3

      要哭之前,還要先記得按ctrl+s

  • @pearlchendavis
    @pearlchendavis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藍燈超有料選的例子很精準

  • @914huang6
    @914huang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也許可以來個藝術與雞排的結合
    讓雞排炸物也有不失美感的設計

  • @sibichen
    @sibichen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20年前學長說,畢業賣雞排,10年同事說,離職賣雞排,現在的我說:轉行賣雞排
    結論:賣雞排

  • @Kanoka
    @Kanoka Місяць тому

    影片有許多有趣的例子,但感覺對名詞的解釋稍嫌模糊。
    我認為比較通用的解釋是:「美」就是「讓人爽的畫面」;「美感」就是「察覺畫面如何讓人爽」。
    而藝術,是創造讓自己爽的畫面,並對外尋求認同;設計,是依據目標,創造讓特定多數人爽的畫面。
    如果能感覺到作者用一些技巧,讓特定某些人覺得爽,就是設計(例如:為使讀者閱讀順暢而使用kerning);如果能感覺到作者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為何爽」,那是藝術(香蕉)。
    但也如同影片最後提及的,兩者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在闡述個人視角的同時,也可以使用貼近大眾的語言,讓自己和觀眾都爽,成為能吃飽的藝術家🗿🔥🔥

  • @KanuanPeng
    @KanuanPeng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好喜歡 建議鹹酥雞🤗

  • @lou711060
    @lou71106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講真好

  • @白擬羽
    @白擬羽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可以看國外文獻
    最近看有關美學理論、哲學
    覺得應該可以了解思維方面
    覺得很讚,分享
    其實美學也有被宗教、社會文化等等思想影響到批判演變覺得很多很多

    但不管怎樣自己還是會堅持藝術方面
    尋找本質是什麼
    自我定義又會是什麼。

  • @melosYL
    @melosYL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個人認為
    藝術的目的是讓人「引發思考」
    設計的目的是讓人「不要思考」

  • @medicalcorporal6310
    @medicalcorporal631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美感是...老闆主管說的算,出錢大爺說的算。嗻~

  • @ratchetlin
    @ratchetlin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我很好奇分類這兩個有什麼意義嗎?
    -然後晚安糖果屋的配色讓我想到初號機-

    • @artLandon001
      @artLandon00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當然有呀!雖然我說兩者實際的本質都在互相靠近,但藝術家跟設計師從職業角度來說還是完全不同的

    • @ratchetlin
      @ratchetlin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artLandon001 如果不分的話設計師能設計出符合需求的產品嗎?藝術家能創作藝術品嗎?
      請原諒我對這方面完全沒知識

  • @花冰魯
    @花冰魯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金小胖:我的爛尾樓也還在蓋,只是最近沒缺錢

    • @artLandon001
      @artLandon00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世界上最大的公共電視

  • @tat4340
    @tat434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今天ㄉ聲音好小
    我的觀看情境是台式電腦
    剛看完幾部youtube影片
    轉到這集不得不調整一下聲音大小...有點麻煩

  • @SpringYearn.
    @SpringYearn.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您好,我想請教一些問題
    我是一名就讀多媒體設計的高三生,距離考大學已經近在咫尺了,我家人希望我能上國立的大學,但我的成績又不是特別的好(第一次統測考加權總分是372),所以我想用其他方式來錄取國立大學。
    我有想到的是特殊選材,我本來以為因為我自己自主作品很多,應該還算有機會,但我發現國立的特殊選材光是參與資格就是我達不到的境界了(有些是要全國比賽得獎,有些是要自己有創業,總之都是很困難的條件),所以我實在沒辦法用特殊選材拚國立學校了
    而技優的部分則是我目前只有一張丙級證照,乙級還不確定能否通過,就算通過了也不一定會成功靠技優進國立
    我想詢問您的看法,我只能選私立學校的特選嗎?又或是有甚麼其他辦法...

    • @artLandon001
      @artLandon00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關於升學我還真的沒有什麼竅門,不過加權滿分是700對吧?372國立是真的有點難,沒有什麽繁星之類的不太容易。學制的部分有沒有小道消息,問學校還是比較準~
      但以我的經驗來說,台灣的學制還是以分數為上,高職生拼老命還是很難跟高中生競爭國立大學,不用說國立了,一般成績不錯的高中生不屑念的銘傳,中原,實踐,一堆優秀的高職生想念都念不到。所以就像你說的,管你高中作品多優秀,除非你是那種強到靠北為國爭光獎項拿到手軟,不然真的很現實,還是唸書,練圖學最實在。
      我這邊只能鼓勵你,台灣私立學校的設計系除了學費高,不少素質其實是不差的。以我當年來說,某幾屆樹德、崑山的作品我覺得比雲科和輔大還強(當然客觀來說雲科設計系水平還是挺屌的),但設計系每一屆的水準浮動很大,不用太早絕望。可以和家人溝通看看,但最簡單的還是發狠唸書,可以以不錯的私立學校設計科系當作目標,落差感不會這麼大。加油加油,這條路還很長,刺激的東西都在畢業後等著你,現在的困難和痛苦都是短暫,的會渡過的。

  • @AndyTang920
    @AndyTang92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很同意藝術家都常有不懂設計的
    尤其是音樂家,一堆樂團/音樂會海報醜的不行

  • @Magnet0714
    @Magnet0714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懂ㄌ 去賣鹹酥雞

  • @kawingwong6356
    @kawingwong635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為什麼設計是語言?藝術不是嗎?

    • @木可-i5x
      @木可-i5x Місяць тому

      藝術你都能看懂嗎

    • @kawingwong6356
      @kawingwong63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木可-i5x 可能比你懂。
      片主說設計是語言, 同理藝術也可以是。

    • @木可-i5x
      @木可-i5x Місяць тому

      @@kawingwong6356 那是主觀來說你看得懂 但客觀來說大多數人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