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年味】在大马,我们能否找回失去的年味?这是我们的大胆计划……Eng Sub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 лют 2025
  • UA-cam专属减RM5优惠码:YTFRIEND,年前拜二、拜四最后几次免费送货开始啦!
    新年最大幅度优惠 37% OFF;回大马啦,欢迎朋友们速来支持!
    All in One! 一次性探索各种美味
    礼品包装,非常漂亮喜气
    西马可送,住再远也能到达
    还能使用UA-cam专属减RM5优惠码:YTFRIEND,截止到2025年2月28日
    让我们帮您,把关爱带给家人和朋友 okaoka.store.link

КОМЕНТАРІ • 98

  • @liewlawrence1998
    @liewlawrence1998 18 днів тому +41

    我在dy平台看到一句话 很有意思 借此在这分享
    以前的年味是长辈仪式感给你的 现在你长大了 该你把年味传递下去 人不能只接受不传承 你感受不到年味是因为 你由感受年味的人 变成制造年味的人
    这就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 大家越来越卷 只想着拼命发展 想变得强大 好多文化习俗也渐渐消失了 甚至不存在了
    这也是马来西亚华人一直在做的 一直在传承本来就属于华人的传统文化

  • @johnnythen1386
    @johnnythen1386 18 днів тому +30

    对我来说,过年就是在准备过年的过程,年味就慢慢来了。打扫,做年饼,买新衣,买年货,整理房子,贴春联。。。就在这忙里忙外过程中,年味就隐藏在其中,到了年三十晚,大团圆又见到好久不見的叔叔们,堂兄弟妹们,说说话聊聊天,守岁等待午夜鞭炮声年的到来。小时候的年=烟花,新衣和红包。工作后的年=做年饼,穿新衣和打麻将。我自己就从小到现在平常一整年买的衣服我都留着不穿一直到了年初一才会开始拿出来穿。这样的仪式给我自己有个期盼过年的感觉。也是一种自己制造的年味吧!年味最高朝的时候就年初一穿上新衣的时候。😅😅😅

    • @JC-wh9lk
      @JC-wh9lk 18 днів тому +5

      好厲害的"忍得" 功夫👍 一年流流長買的衣服等到年初一才穿的" 爆炸式快樂"。。。😄😄

    • @johnnythen1386
      @johnnythen1386 18 днів тому +2

      @JC-wh9lk 是的,这几年的衣服都能从年初一穿到元宵了。😅😅😅

  • @phooiguanlee334
    @phooiguanlee334 18 днів тому +19

    我们过了圣诞节就准备过年。我周日工作比较忙,周末就抽时间为新年做准备。圣诞节过后就逛街买新衣,大人小孩老人内外几套,还要买装饰品装饰家里。过了一个星期要去商场“抢”100pkus和shandy 😂,买年货,买礼篮,买送长辈的礼品,联络亲人讨论过年相聚的菜肴,上网买海鲜。再一个星期大扫除,打点神桌供品。最后一个星期买肉,菜,水果,还要看看有什么漏了。我家在霹雳的一个小镇,70多岁的爸爸辈分比较大,4个叔叔1个姑姑会带着一家大小回乡过年,家中的人从3岁到70几岁一起过年。年初一到年初三,我们家准备大约40人菜肴。叔叔姑姑,堂妹堂弟,表妹表弟都会准备一些食物带回来。大家聚在一起过年,从早吃到晚,大人玩牌,小孩UNO, 一起去戏院看过年喜剧,晚上一起玩烟花。叔叔姑姑的孩子无论是二十或三十,都不会抗拒回乡过年。不是我们家这样而已,我认识的很多朋友也是这样,一大家族一起过年的 。

    • @JC-wh9lk
      @JC-wh9lk 18 днів тому +5

      哇呀!只讀描述就能感覺到幸福和開心😊真美好呀。。。。

  • @Allycfl84
    @Allycfl84 18 днів тому +8

    我想大马华人过年应该都差不多,就是一家人一起大扫除,去买新年衣服,超市办年货,买年饼,有些自己做年饼,炸虾饼。。以前一个家庭父母加上子女至少3-4个或更多,大家一起做,然后新年又去亲戚家拜年聚餐,打牌吃吃喝喝。。就是这种很热闹的年味。。来到我们这一代40岁也当了父母,我们的父母也年老了,其实这一个时代过得比以前更富足,打扫可以请家政做,年饼衣服直接网购也很方便,团圆饭就也可以去餐馆吃。。但是这些“方便”的做法=失去了年味,孩子没办法参与呀。。孩子的年味不就是父母制造出来的吗?现在说的仪式感,其实就是要传承我们华人的文化和庆祝方式,所以我也拉着孩子一起打扫,一起买新年挂件来挂新年装饰,一起去超市抢100号,shandy🤣一起炸虾饼做黄莉饼,衣服也有网购但是也一定要去mall买1-2件,这些父母孩子“一起”做,也带年迈的父母去逛新年市集,让他们自己选喜欢的新年衣服鞋子(像他们以前对我们那样)。。往往这些时光都很开心很难忘。。到了新年就希望大家都不会那么忙那么累,所以食物也简单火锅,外卖我们都不介意。。

    • @Allycfl84
      @Allycfl84 18 днів тому +1

      对了,还有一件新年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和家人或者亲戚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新年贺岁片。。有时候一整个新年下来都看了很多部呢。。今年的新年贺岁片也越来越多部,有时候大家主要是一起进去笑一笑,看的内容也不一定那么讲究,好像就是一种新年必须完成的checklist.. 除了去拜年,出外都是去看电影了。

  • @derickpehpeh541
    @derickpehpeh541 18 днів тому +10

    今年应该带Wilson过来槟城参加庙会,今年的主题是“槟城人过年”,有很多好玩的,对孩子门很有启发

  • @joies3417
    @joies3417 18 днів тому +5

    过年最开心的,都是小时候的回忆。
    年初二起早摸黑的一家六口挤上小车去给外公外婆拜年。天还没亮就出发,是因为当年没有highway 😆。如今回想起来仿佛还闻到冷飕飕的乡间路上青草与晨露的味道。。😍
    时间快转到现在的年初二,依然也是回乡给外婆拜年-孩子们的外婆😁😁。不同的是,在高速公路上飕飕的不是冷风,而是飞速的车声。。

  • @SOYA2210
    @SOYA2210 18 днів тому +4

    我还挺庆幸在大马有友族们的存在, 新年期间即使华人商家没有开,难找吃的,我们还可以选择吃快餐、mamak。因为友族还会开店。记得以前我妈忙着拜拜的东西和准备新年繁琐的东西,偶尔会吃mamak 来解决🫢相反的友族过节,也可以享受我们提供的服务❤

  • @gskfdhwkf2522hd
    @gskfdhwkf2522hd 18 днів тому +8

    过年就是要听astro的新年歌才有小时候的味道。

    • @JC-wh9lk
      @JC-wh9lk 18 днів тому +2

      對呀!聽到咚咚鏘鑼鼓嚮連天。。。年味就來了😂

  • @tonyson7529
    @tonyson7529 18 днів тому +4

    希望你们过的开心幸福的华人新年
    新年快乐

  • @roger8645
    @roger8645 18 днів тому +17

    关于红包这件事,为什么我们好像给的不心痛?其实还是会有一点,但没像你们中国人这么强烈。
    如果你把红包当成是布施和祝福,你给红包的发心是利益别人,那你就不会有心痛的感觉,因为这是一种福报,也是一种传统。
    如果给红包一直盯着自己钱花出去的这方面看,感觉自己是吃亏的,什么都没得到的,被占便宜的,这样想,给红包当然会心痛。
    钱虽然很重要,但也不要太计较和看重。过年开心就好,而且马来西亚没有红包压力,不会要求一个红包一定要包几百块。
    完全看个人能力,没有能力的,一个红包包5块,10块也可以。我们不会嫌弃红包包的少,我们都知道红包就是一个祝福,一个寓意。

  • @Eiensakura
    @Eiensakura 18 днів тому +9

    我印象最深刻的过年活动就是小时候在老家里帮那时还在世的婆婆和妈妈跟弟弟们一起做年饼。蹲在炭烤箱旁边烤Love letters还有炸keropok和kuih ros真的好开心。现在的家没地方用炭烤,可是给妈妈买了一个烘焙炉大家一起弄些曲奇当年饼吃。

  • @johnmaster1171
    @johnmaster1171 18 днів тому +5

    我学生时代,班主任老师都邀同学们有空的学弟学妹可以去老师家拜年。以前去亲朋戚友家拜年都流行带柑去串门,寓意是…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苦尽柑来。

  • @akiyoss914
    @akiyoss914 18 днів тому +2

    就說說我們的城市80,90年代的初&高中生的拜年活動可能是最懷念的事情了。新年除了可以拿紅包🧧喝滊水,放烟花🧨,吃年夜飯,我想我們的小城市的過年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大家都騎著腳踏車(上學也是),成群結隊的同學之間互相拜年吧😊。從大年初二開始從早拜到晚,多的時候一天可以去上30 ~40位同學的家。遠的有時要花上一個多小時去拜訪住在比較鄉下的同學。除了同班同學,隔壁班稍微認識的同學,哥哥妹妹同學都很不客氣的照去。最難得的事就是唯有這個時候才能「名正言順」的去拜訪老師,甚至校長家。開學後,大家同學之間都在比那個人去的家最多。😊回想起來都是滿滿的回憶~。可惜的是現在的初中生,卻再也沒有人騎腳踏車上學了。

  • @jeffreylim7712
    @jeffreylim7712 18 днів тому +3

    過年前是享受人的匆忙買賣年貨,享受商家推出的新年優惠,過年期間就要享受與兄弟姐妹的聚餐,親戚朋友互訪拜年(大馬家庭的結構比較多親戚與兄弟姐妹,(除夕團圓飯有些家庭會連結兄弟姐妹的家庭一起)譬如父母親的兄弟姐妹,夫婦各自的兄嫂弟媳)聯絡感情讓下一代的彼此有進一步的認知!

  • @phooiguanlee334
    @phooiguanlee334 18 днів тому +4

    过年时除了在家里和至亲相聚,还要过州去不同的亲戚家拜年。还要和中学同学聚会吹水,和大学同学聚会打麻将,和旧同事聚会聊八卦。很充实,很开心,很期待。😂

  • @CC-jj6re
    @CC-jj6re 18 днів тому +3

    This year we are going back to Malaysia for Chinese New Year. Looking forward to it, seeing family and catching up with friends. 🧧

  • @jameswei9120
    @jameswei9120 18 днів тому +5

    所谓的年味就是那个大家集体参与,一起动手为一个目标付出的过程。结果是怎样并不重要,那个过程才是大家所留恋和珍惜的。
    以前物质匮乏,大家亲力亲为的去准备,虽然累但大家甘之如饴。
    现在物质上的享受容易得到了,人们反而感到内心空虚。可笑不可笑。

  • @pangkhangwei158
    @pangkhangwei158 18 днів тому +6

    经济能力好的话,对于关系十分好的朋友亲戚,可以买个礼篮和大一点的红包给他们孩子50,100就好了,当然柑是必须的拿多一些都不要紧,但要双数比如6/8/16/18好意头。普通的朋友去拜年就肉干,1-2桶年饼/年糕,当然柑也是必须的,红包可以小一些,10-20,最多50(如果你富裕)。
    一见面就祝福语: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稳没错)。可以加多点,比如学业进步,步步高升,越来越美,身体健康,龙马精神之类的。。。当然对号入座,得看对方是长辈就用长辈的祝福,小孩就有学历之类的。有些家庭会以长辈先动筷在让小辈吃,不过如果有客人到访应该直接先让客人动筷先吧。
    可惜今年没回去过年,不然邀请您们过来玩😊😊
    新年快乐!

  • @jackywong2181
    @jackywong2181 18 днів тому +3

    其实在大马和新加坡过年的年味也比以前低了,拜年,串亲友家也减少了,但是一些仪式感和习俗还是要做的,比如大扫除,买年货,买新衣,吃团年饭,神庙拜拜,请舞狮,拜年,聚餐,赌博等等,我们不一定每一项都会做,甚至近年来可能减少了,但是一些项目还是一定会做的。。。

  • @gohsohtyug5565
    @gohsohtyug5565 18 днів тому +6

    在馬來西亞,上門拜年最簡單的禮品最純粹的心意~柑 😊😊😊

    • @JC-wh9lk
      @JC-wh9lk 18 днів тому +1

      而且,你拿柑去拜年,走時主人家也會送回你柑(當然不是你拿去的那幾粒)😂

  • @evwo3457
    @evwo3457 18 днів тому +2

    我的深刻印象是:
    选自己喜欢的贺年片,写上祝福语,送给每个同学,朋友,还有亲情们。
    当然也会收到好朋友们亲笔写下祝福语的贺年片。
    收集了几十年都不舍得丢。❤

    • @JC-wh9lk
      @JC-wh9lk 18 днів тому

      可惜近年很少人送實體賀年卡了,除了有生意往來的。。。還有日曆也是。。。 還真有點失落。。。😅

  • @CheeSeng-lv4kv
    @CheeSeng-lv4kv 18 днів тому +3

    好,希望你们在大马开开心心过年。生意兴隆呀❤

  • @Xuyugui
    @Xuyugui 18 днів тому +2

    过年不是物质变得一样。而是那年,那人,那狗。灵魂在餐桌,牌局,亲友笑声。

  • @hooilinglim2171
    @hooilinglim2171 18 днів тому +3

    我们过年長辈口袋都会準備好各种不同數目钱额的红包,有2元的,5元的,10元,20,50的一梱悃分類,看到陌生小孩,友族前来道恭喜,就给2元,5元10元给相熟的服务員清潔工。朋友的小孩20、50元这样

  • @wongyeeling
    @wongyeeling 18 днів тому +17

    红包RM5或RM10都行了,因为马来西亚人民很随意,只是心意,不用攀比

    • @jackywong2181
      @jackywong2181 18 днів тому +3

      其实一些家庭经济真的差的,就算给两元,也还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还是有一些人会批评,不过这些批评的人没有什么同理心,不必理会。。。

  • @b1ng354
    @b1ng354 18 днів тому +5

    一罐年饼.一包肉干.加一些拉杂,两粒柑就是贺年手信了!

  • @DesmondTan-v8k
    @DesmondTan-v8k 18 днів тому +11

    21:43 这就是马来西亚的传统,可能是马来西亚华人觉一年嘛就那么一次农历新年,得买好吃的好喝的款待亲戚朋友,那么难的新年和机会,怎么不能珍惜呢,是多么幸福快乐的事,而不是因为红包的多少而决定你的幸福或者说是财富吧,我的家里都是轮流主办来家里过年还要投票决定😂😂😂😂😂

  • @nouyilee4977
    @nouyilee4977 18 днів тому +2

    我家也是家里吃。年夜饭到年初二,基本如此。年夜饭,家里人多,开3桌,每家煮一道菜,主要是热闹

  • @kurolai9310
    @kurolai9310 18 днів тому +2

    哈哈哈哈,年初四来槟城庙会的话可以约起来

  • @akiradluffy
    @akiradluffy 11 днів тому

    普通中年如我,過年就是大掃除,準備年貨,準備紅包,等新年來時就帶孩子去親友家拜年,然後再等朋友來我家拜年。 年年如此,有點累,但卻年年心甘情願接受這種負擔。

  • @chaisiewlian4295
    @chaisiewlian4295 18 днів тому +6

    除旧迎新所以大扫除必须的, 红包是祝福不要破坏它的意义,看个人的经济能力量力而为。

  • @土豆Peanut-d4n
    @土豆Peanut-d4n 15 днів тому

    90年代末,大馬華小一年級課本大概第三 或 第四堂課文「新年到,新年好,穿新衣,戴新帽,大家都說‘新年好’」
    估計現在大馬30、40歲年齡層的華人就一定會好幾個月前開始買新衣。 至於大掃除,一般冬至按照兩廣,閩潮等籍貫的老人家們,習俗上都會謝神/ 謝聖作為辭歲的儀式。一般打掃就大概從哪時候開始知道除夕。

  • @kurolai9310
    @kurolai9310 18 днів тому +2

    年味大概就是新年歌开始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你身边,年饼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周围,朋友们也开始约新年哪一天有空见面

  • @TerryThang5600
    @TerryThang5600 18 днів тому +6

    18:54 不要跟太近。如果前面lori载沙石 你车镜子又要换了!虽然你车速慢 但要养成良好习惯。

  • @kopeter453
    @kopeter453 18 днів тому +6

    推荐去马六甲马接峇鲁新村年味天花板

    • @babyqing7213
      @babyqing7213 18 днів тому +3

      那里的氛围是直接回到80年代的新村。太喜欢了

  • @veneciasee7790
    @veneciasee7790 9 днів тому

    对于福建人来说,新年(春节) 一定要吃到春卷。这是新年必须出现的菜肴。所以很多人都会忙着做春卷,做年饼。我也有朋友自己制作年糕。晒虾饼,炸虾饼等等琐碎的细节和事情需要忙。。
    所以今年的新年对很多人来说,时间紧迫。时间不够用呀。 靠近春节还要留意各大商场年货优惠。

  • @seahwaang3046
    @seahwaang3046 18 днів тому +2

    感觉是你们自己💕心態改变了唄?!

  • @wongyeeling
    @wongyeeling 18 днів тому +3

    拜年送肉干或oka oka食品是最适合不过

  • @gohyonghongluke3443
    @gohyonghongluke3443 18 днів тому +1

    过年时最好去旅行,比如去其他大马的地方和泰国,不需要去亲戚朋友家当作散财童子(发红包),出去旅游好过发红包或信息(睡觉起来吃再睡觉)。

  • @Blackwhitetalktv
    @Blackwhitetalktv 18 днів тому +2

    新古毛是我的家乡! 欢迎欢迎!

  • @CLOVERAQUA
    @CLOVERAQUA 18 днів тому +3

    17:28 同意 就是這樣的

  • @mitracheong4077
    @mitracheong4077 18 днів тому +1

    还有两个星期就新年,我还没有买到过年的新衣服呢,这周末得去买了😁

  • @mervinng1503
    @mervinng1503 16 днів тому

    你們紅包包的太多了~ 還有我們多數都有bonus準備過年. 然後我們吃也不會太誇張.

  • @sting-311
    @sting-311 16 днів тому

    是真的 家里老人家走了 就像棵大树倒了 枝干也随着脱落了。想起以前小时候 奶奶外婆都还健在的时候 一家人都一起忙着大扫除、办年货、等等。。然后忙着祭祖、拜年、吃喝玩乐、拿红包,开心得不得了。现在的年味已经相对减少了。如果你们说这里的年味浓过中国 我可以想象中国的年是多么的冷清/冷漠。哟哟 过年咯 大家赶快加紧准备呗😊

  • @JC-wh9lk
    @JC-wh9lk 18 днів тому +2

    我最難忘的新年是連續5,6年在年三十晚那天" 打敗仗"。。。 每年都是趕在診所收工關門前去跟印度醫生" 拜年"。。😂😂第一年好像還很正常,不就是傷風發燒嘛! 第二年,醫生一看到是我(家庭醫生嘛,大人小孩生病都是看他,所以就很熟了)就問: new year sick again? 第三年再看到我,他忍不往笑了😅我没好氣問醫生為甚麼會這麽准,每年過年就生病,且病狀是一樣的傷風發燒。。。可是他也答不上來。。。。我說那一定是CNY virus attack。。。😂😂

  • @julschee
    @julschee 18 днів тому +1

    大马的餐厅酒楼也一样分时段,只限新年套餐。

  • @0014929
    @0014929 18 днів тому +1

    我们会在好朋友之间做接龙拜年,先到第一家,然后把第一家的朋友带出来去第二家,再把第二家的带出来去第三家,直到去完每一家,大家就合体了😄😄

    • @JC-wh9lk
      @JC-wh9lk 18 днів тому +1

      那就是最後的集合點是第一個出動那家喔。。。很好玩呀。。。😂😂

    • @0014929
      @0014929 18 днів тому +1

      @JC-wh9lk 是的,也有这样玩过,有一年还玩惊喜的,不通知任何人一家一家冲上去。大家都有共鸣,都知道初三会玩这个,大家都在家等着都不落空。🤣🤣

  • @micchenchen3702
    @micchenchen3702 18 днів тому +1

    尽量抽时间来槟城庙会看看走走,感觉不一样的大马华人新年

  • @jameswong7061
    @jameswong7061 17 днів тому

    老王,如果找得到那个转盘的盒子,那个才是我们以前的经典的“年饼盒子”,放饼也可以,放干果子糖果类肉干也可以,不懂是不是叫八宝,是6-8个小盒子在轮盘上的有盖子的,挺不错的摆设,不是那个隔8个位子的八宝盒。现在几乎没看到了,都是“红罐子”。如果找到便宜的,不妨送给朋友,自己也买一个,那个真的是。。朋友看到也应该快要流眼泪吧🤣🤣。 应该不用找了,刚去了淘宝看也找不到,全网好像只有carousell 有,“古董阿麻的”,看到笑死。

  • @chungchinlow7872
    @chungchinlow7872 18 днів тому +3

  • @tysloo81
    @tysloo81 18 днів тому +2

    每天都吃喝得比我以前过年好,怎么会有感觉呢

  • @SamSung-jc5kz
    @SamSung-jc5kz 18 днів тому +3

    👍

  • @MayMay-May
    @MayMay-May 18 днів тому +1

    我最難忘的新年是我和弟妹們全部食物中毒,病了兩三天,爸爸也吃同樣食物但沒事。長大後在爸爸還沒過世時還有年味,現在沒年味了所以近幾年都和弟妹出國旅行過年。

  • @wutiagua9095
    @wutiagua9095 8 днів тому

    要自己创造 😁

  • @micchenchen3702
    @micchenchen3702 18 днів тому +1

    路程觉得是新古毛上云顶的路
    😂😂😂

  • @jielf
    @jielf 15 днів тому

    本地华人会比较用心过新年,可能是环境使然而不是西方文化的关系。因为环境的关系,多数华人都会因为这是华人自身的文化和习俗,都会有种与生俱来的认知要保护或传承,所以大家都会把年看的比其他节日重要。像你看到的办年货。但在城市土生土长的,如果家里都比较洋化的就未必了。说到办年货和出外吃年菜,我认为多半是因为马币的关系,想当年我们不是大户人家有在城乡的,一年才有一次的大鱼大肉和汽水喝,小时候大人小孩都期盼新年,这是本地人为何新年到就入货汽水的由来,尤其shandy,以前的日子不富裕的家庭更是如此。但洋化和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就跟这些传统不一样了。再说说年轻人,就时候的小孩现在老了,他们还会有以上所说的年复一年的习俗习惯,但很多不怎么灌输一些传统的家庭,下一代很多都从简或反而不过年了,楼主可以观察,尤其在城市长大的人。你可以观察城乡与城市的分别,很多城乡搬入城市,上一代还在的都还比较热闹的。还有一个现象,年轻一辈尤其20出头的,他们庆祝和准备圣诞节多过于华人新年,他们甚至觉得为何新年一定要吵闹 😅
    本人是本地华人,小时候都是城乡长大,现在孩子开始大了,我都有跟他们说华人新年的意义和分享小时候怎么过的,华人的传统和传承

  • @jiinfaye24
    @jiinfaye24 17 днів тому

    對啊 錢賺來就是要花的😊 紅包就Rm10 ,Rm5就好了 親戚有來往的可以給多一點 其他就少一點

  • @KOUGA108
    @KOUGA108 18 днів тому +3

    可能不是年味没有了,而是回到家的感觉没有了😅

  • @jameswong7061
    @jameswong7061 18 днів тому +4

    王太一针见血,果然入乡随俗了,是真的,过年要买好 Anglia Shandy🤣😂

  • @billyng6378
    @billyng6378 18 днів тому +3

    开慢车靠左边,雨天小心驾车

    • @lancelim7948
      @lancelim7948 18 днів тому

      这种人说不会听的,以前一开始就给提醒过最好别边开车边录视频,别一个万一害人害己,看过了这么久不还是一个鬼样

    • @chin7143
      @chin7143 18 днів тому +9

      ​@@lancelim7948你才是讲不听吧,人家放在一边录影又不是拿着🙄

    • @lancelim7948
      @lancelim7948 18 днів тому +1

      @@chin7143 重点是这个吗?驾车要专注别分心不是基本马路意识?要不要去谷歌一下多少交通事故是驾车分心造成的?懂不懂”万一”什么意思?然后最基本一点是什么博大精深的影片其他地方不能录非得在驾车时候录?

    • @chin7143
      @chin7143 18 днів тому +9

      @lancelim7948 你在车上是没有和别人说话?所以你都是哑巴?

    • @lancelim7948
      @lancelim7948 18 днів тому

      @@chin7143 只会转移焦点,好烂

  • @foojoey4077
    @foojoey4077 5 днів тому

    在新加坡,我们是结了婚的才发红包,未婚的人不需要发红包🧧。在我们家,子女如果出来社会工作,只需要给父母发红包,其他人不需要。

    • @Reborn_in_Malaysia
      @Reborn_in_Malaysia  5 днів тому

      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蛇年如意吉祥哟Joey🙏

  • @herventing6091
    @herventing6091 18 днів тому +1

    兜里🈶钱身体健康就是天天过年了 !🙏

  • @juudaitoushirou
    @juudaitoushirou 15 днів тому

    我們過年也是有大掃除,去佛廟拜年。親戚偶爾來我們家或去他們家過年。但!我想要當廢人!我只有一年5天左右的休假!(如果我媽想直接不必休息,或者她用完她想要的時間後,不管你們直接開店)所以大戰一場後,今年我決定要變成廢人!在家玩遊戲,從早到晚的玩遊戲看漫畫小說日本動漫!!別煩我!

    • @Reborn_in_Malaysia
      @Reborn_in_Malaysia  14 днів тому +1

      辛苦一年了,必须好好对自己,想干啥就干啥,我们举双手双脚支持你!

    • @juudaitoushirou
      @juudaitoushirou 14 днів тому

      @Reborn_in_Malaysia 只是怕我媽很悶在家(真想拉她來玩任天堂的遊戲)八成肯定又是去佛廟,如果一天也算了,拜神報平安很好,只是一天到晚,從早上11點到晚上9點,去五個佛廟,連續三天,10點晚上去親戚家拜年到半夜2點。請問你還有自己的時間嗎。。。。。我的穆斯林朋友都說我牛😂穆斯林念經最長兩小時,而我們拜神的確10-15分鐘就結束了,逛逛就是30分鐘,只是一天能不能就兩小時後我們回家當廢人好嗎。。。。。。。

    • @Reborn_in_Malaysia
      @Reborn_in_Malaysia  14 днів тому +1

      伯母的体力惊人啊?顶着锅盖问一句,她是如何做到这样如铁人三项一样的逛法啊?(还有就是你的描述太幽默了,看了笑不停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 @juudaitoushirou
      @juudaitoushirou 14 днів тому

      @Reborn_in_Malaysia 五個佛廟每個待個1小時😅當然有停停走走,但!坐車1-2小時,一天五個佛廟,我屁股疼,心好累😫起碼別五個都是佛廟,吃飯也在佛廟吃,逛街休息也在佛廟😑我去看佛廟旁的狗貓或猴子好了。。。。。。它們我比較喜歡(猴子遠遠看)

  • @klfolk吉隆坡人
    @klfolk吉隆坡人 18 днів тому +1

    大马过年的红包、婚嫁彩礼、婚宴礼金和中国全国最低的广东一样,因为红包象征送喜讨喜注重意头利利是是并非内含金额,婚嫁彩礼不是卖女,只是报答娘家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点心意,随心量力而为即可,不会打肿脸皮充胖子。新闻里,中国北方时常为了红包、婚嫁彩礼、喜宴礼金而闹翻,甚至还大打出手,令人叹为观止

  • @wenjyelee5515
    @wenjyelee5515 17 днів тому

    很“十三点”😂😂😂居然会用这个词了😂😂😂

  • @user-ml4fj1xg1i
    @user-ml4fj1xg1i 18 днів тому +2

    中国人包红包很夸张。压力很大。

  • @linustw
    @linustw 18 днів тому +1

    Cny celeb only for children only.
    For adults its all about PAY PAY PAY. Pay for angpoh, paid for f&b, paid for brand new car, paid for status, keeping up to your weath status, paid for hand gift, pay for this and pay for that and Q&A time for yii mah ku cheh.
    Therefore I don't look forward to CNY. 😂

  • @LL-vw8uc
    @LL-vw8uc 18 днів тому +1

    中国与马来西亚是红包的差距啊。

  • @AnnthjaaaThjjaaa
    @AnnthjaaaThjjaaa 18 днів тому +2

    一聽大陸口音,大馬年味就變了

  • @qiuqiu863
    @qiuqiu863 16 днів тому

    在自己国家找不回年味, 期待到其他国家找回年味.是不是有点逻辑不通?

    • @Reborn_in_Malaysia
      @Reborn_in_Malaysia  16 днів тому

      哪里不通了?马来西亚的年味比上海浓得多,不仅小时候过年的氛围有,持续时间还从过年前的两个月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