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特辑:2024经济展望--消费、就业、出口、楼市、股市,一次说透!《十三邀S4 ThirteenTalks》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2 січ 2024
  • 致富的垫脚石,幸福的敲门砖,WeTV APP持续为您播出最新节目:lihi.cc/vkG7H
    #纪实杂谈#十三邀#许知远#罗翔#罗振宇#王石 #陈志武 #吴晓波 #陈冲#葛兆光 #马东#陈晓卿#李诞#奇葩说#蔡康永#俞敏洪#彭凯平#吴孟达#周星驰#访谈#纪录片#thirteentalks#刘永好 #朱民 #比尔盖茨 #巴菲特 #陆克文 #王中磊 #李小加 #财约你
    【欢迎订阅】▶▶▶ bit.ly/46p77r5
    每一季《十三邀》,将选取十三位具有时代切片价值的嘉宾,以作家许知远的个人视角,展开深度探访与交流,触摸时代情绪与思潮。第七季将继续保持对世界的好奇,用更精确的问题去抵达更精准的探索,在后疫情时代,以更精确的思考、更精准的选题,抵达更宽阔的世界。
    ✔☞☞点击观看
    【财约你】bit.ly/3vVcwcK
    ✔☞☞点击观看
    【十三邀第七季】bit.ly/49MP0xZ
    ✔☞☞点击观看
    【十三邀第六季】bit.ly/47nk9Xc
    ✔☞☞点击观看
    【十三邀第五季】bit.ly/3G5yviS
    ✔☞☞点击观看
    【十三邀第四季】bit.ly/46mi2Si
    ✔☞☞点击观看
    【十三邀第三季】bit.ly/46m0Jkq
    ✔☞☞点击观看
    【十三邀第二季】bit.ly/46iwgn3
    ✔☞☞点击观看
    【十三邀第一季】bit.ly/40LwOkd
    每天精彩不斷更新!
    Thanks for watching!
    Hi Everyone, welcome to Daily Documentary
    Here will provide the latest and greatest content for all of you guys,so that everyone can grow and shine in happiness ~
    Welcome to subscribe: bit.ly/46p77r5
  • Розваги

КОМЕНТАРІ • 68

  • @xwyangjshb2
    @xwyangjshb2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3

    我查了下,这是2020年期间拍摄的。现在再来收割一波流量,也是服了

    • @user-hi3ck5jl1k
      @user-hi3ck5jl1k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原视频是哪个频道😂?

    • @razrgu3838
      @razrgu3838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既然如此,那我就 thumb down 了!

    • @user-jf4wh6ix5y
      @user-jf4wh6ix5y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这就是你的格局

    • @cristikirschbaum5351
      @cristikirschbaum5351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觉得预测不准可以不看

    • @yuelonglu
      @yuelonglu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5

      只要是有深度的内容,不管通过什么方式来收获流量,So TMD what?low B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low的

  • @666-xl4kf
    @666-xl4kf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6

    看到下面的评价不高,但我个人收获很大,其实不是每一句话都有用,但只有有一句话对自己有帮助,依旧需要感恩主持人。

  • @user-tm9my8zu4t
    @user-tm9my8zu4t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具有深刻思想家的对话。在繁忙的现代人来讲,真要一回停下来,需要审视思考的问题。钱,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财富却无保值能力,一夜成一贫如洗,比比皆是。古人为了保命多生子女,如今人多投养老保险。鹈鹕灌顶,着实让人深思议题。

  • @Crisovi509
    @Crisovi50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有用,希望看不晚

  • @xianlin7831
    @xianlin783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哈哈,看看他以前的论调,没有一个靠谱的,他有的就是一个愧对的title

  • @user-mo4zi3zk6l
    @user-mo4zi3zk6l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其实不是每一句话都有用,但只有有一句话对自己有帮助

  • @jimzhao9676
    @jimzhao967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3

    很多人至今没明白,中国人的财富并不属于自己,都是代持者。在中国,富人以为钱是自己的,穷人以为国是自己的,其实,都不是。

    • @wellsimon2303
      @wellsimon2303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私有制经济的尽头是退回奴隶社会。

    • @shaoqisu43
      @shaoqisu43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都是娘给的,甚至连灵魂- 如果还没麻木的话!

  • @seakinggold
    @seakinggold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人家是經濟學家,對經濟有上萬年研究,像天文學家看地球只是宇宙里一顆小小星球,講得很淡然!40 發展沒什么大不了,貨幣數字化後,過億身家,也可以一秒化零😅

  • @premameen
    @premameen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以我粗淺的了解,中國知識分子的"理"的代表,是王陽明的心學,也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 @d-s-ll2378
    @d-s-ll2378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劳动+资源=财富,这是传统的基本公式。有了一般等价物,货币之后,这个公式改变了。某些人不劳动,也没有巨大的资源,但他们拥有巨大财富,哪里来的? 大家想一想吧!

  • @haipengwu4289
    @haipengwu4289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任何事情都不可走极端,而金融借贷往往是容易走向极端,故一定会走创造到毁灭的过程。

    • @tonytan6547
      @tonytan654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就像现在美帝的资本主义

  • @tonytan6547
    @tonytan654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任何社会都有的两面性。一个国家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协调,以免极端

  • @cdhit
    @cdhit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这个人答非所问

    • @wellsimon2303
      @wellsimon2303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这个人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拥趸者。

  • @d-s-ll2378
    @d-s-ll2378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排外,在各大国都在发生,原因是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内部矛盾加剧,把矛盾向外推,则富裕人群可以逃脱直接的内部威胁。

  • @samdevin2454
    @samdevin2454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阅读足够多以后,我们就开始辩证的看各种观点,不为了骂而骂

  • @jerrybai397
    @jerrybai39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许知远的13邀很奇怪,邀请的都是大咖,但就是找不到点上

  • @yapingthompson7519
    @yapingthompson7519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这个采访是在香港吧?

  • @leond9999
    @leond9999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其实,只要有了借贷机制,有钱的可以借给需要钱的,前者赚点,后者付出点代价,金融意识和习惯就建立起来了。西方最初也不是接受借贷的,外来的犹太人便专门从事这个不体面的行业。中国人现在也已经接受了借贷互利的这个机制。借贷是最简单的金融模式,但已经演变出了很多模式,对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用甚至超过了发动一场战争,一个革命。

  • @youshanheng5732
    @youshanheng5732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伤于财政,毁于金融、

  • @user-bc7nr1yz5e
    @user-bc7nr1yz5e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花里胡哨乱剪辑,一个场景内的叙述没讲完又切入到另外场景,应该顺着访谈者的内容剪辑,太乱了,搞些花架子,内容混乱!

  • @shaoqisu43
    @shaoqisu43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陈老师的solution多读书,实则不如无书/ 术! 没找出问题根源。

  • @user-te9yy9fd4n
    @user-te9yy9fd4n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时不时能回看到一些以前的视频,感觉他们走在了远去的路上。哦,因为我们在倒车。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红色基因永不更替和随着发展就不可避免的自由化民主化两者之间的矛盾,但有选择权的人已经选择了倒车。

  • @LukeL685
    @LukeL685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世界上没有一个族群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的。即使在美国这样高度崇尚个人权力的社会也如此。美国宪法保障个人生活方式,言论自由,个人财产权利。但是一旦这些个人权利与国家或集体利益相冲突。个人权力就不在宪法保护范围之内。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比如石油公司要修建输油管道。如果联邦政府认为这个项目事关国家能源战略,就会在石油管道途径的线路上使用联邦政府的权力强行征用土地, 私人土地拥有者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google一下这个陈志武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一个什么货色。

  • @SIXDOGCHANNEL
    @SIXDOGCHANNEL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也不知道从哪里找的这些废物点心,说了一大堆,跟没说一样,鬼都知道的事儿,你用废话再说一遍,居然还美其名曰一次说透,好大的口气

    • @tongwu4667
      @tongwu4667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你如果看看他以前的采访就知道这个家伙只会背西方教科书的观点回答问题

  • @user-zm5hn8vl1s
    @user-zm5hn8vl1s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应该打仗还不打仗呢?与其生不如死,还不如打一仗,生死由命了。劫
    富济贫,替天行道。

  • @tonytan6547
    @tonytan654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这不是儒家文化的虚伪,而是保持社会稳定,同时有进取心/力和和谐的两面性----即
    相对立又同时有共同的利益性,就像雇主和雇员,阴和阳

  • @aandzhao5586
    @aandzhao558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真不怎么样

  • @xiaopengweng8748
    @xiaopengweng8748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2020年拍的,到现在来说的就是废话

  • @user-fl9gk7gr6w
    @user-fl9gk7gr6w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买过陈志武的书 都看了 不适合大陆股市的

  • @user-yl7nb8ec1v
    @user-yl7nb8ec1v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是个普通观众,此次访谈的跳跃很大,或者说思想者的逻辑太陷于个人,或者说表达者表达能力有问题?感觉就像是读不对口的文言文或者是陌生英语文章一样,有点凌乱.....难道是国外呆惯了的English的那种思维方式?
    表达者表达了个人的一些思路,为我们展开了更多思想的窗户,看到了更多的风景。
    谈到的对儒家,中华文化的反省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反省和吸收更多文化的精髓才是中华文化前进的方向,中国之所以这么强大也是因为这种海纳百川的气魄和精神。但绝不是否定的,文化根基就是一棵大树,而个人只是一个树叶,一片树叶撼动不了根基,除非全掉光了,但是为什么要掉叶子呢?至少这棵树在我们的世界中强大而坚韧。

  • @weslyqdfisher295
    @weslyqdfisher295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看完了更觉得资本主义的可怕,自由最终还是靠自己的定性和世界观,可是绝大多数人的世界观都是盲从。我觉得陈老师给我的感觉很矛盾,他鼓励资本金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甚至去寻找一种金融道德的存在,却又认为资本金融激发人的贪婪,让人容易盲从,要人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可是又有几个能坚定呢,这时候看到了他说的这种虚伪的像天主教,儒家,伊斯兰教古兰经,他的优势让人们守住社会的根本再去求的发展。从华尔街之狼,让人不断的看到是大家追求资本和财富的无尽的贪婪,很少有人会像特斯拉那样去探寻科学的根源。像爱迪生这样追求科学发展的人,最后不也是因为个人的扩张,而放弃承诺吗?人的欲望是需要去制衡。

  • @jayliu1511
    @jayliu1511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BS

  • @piggy2018
    @piggy2018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又拿出老视频 误导
    拉黑了!

  • @jamesge733
    @jamesge733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许知远不喜欢

  • @user-cg1lt4my9y
    @user-cg1lt4my9y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这个专家有点砖🧱!实在是太浅腐

  • @user-xi2yi6yx6k
    @user-xi2yi6yx6k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上来就某某讲,离开名人,你就不会说话了吗

  • @richardl3494
    @richardl3494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他只适合写论文发表吧,从他嘴巴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毫无逻辑!

  • @Samywww236
    @Samywww23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纯属瞎扯

  • @qinyuechen8788
    @qinyuechen8788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他提供的东西一向质量极低。

  • @Yuegang23Zhang-wk6xx
    @Yuegang23Zhang-wk6xx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确实文化都有两面性,儒家文化也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为使中华民族成功为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的家族原因提供秩序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个人自由和现代经济发展。

  • @mayzhai0702
    @mayzhai0702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这样的经济学者是中国的悲哀

    • @vintone
      @vintone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首先,问什么说是这样的经济学者是中国的悲哀?关于行为预期和结果的思考,关于经济和金融史的论证,关于制度文化和产权的讨论,关于个体自由选择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目的,是这些沟通和思考难道不是偏离了国内御用学者的常规吗?
      2. 其次,他不是中国的经济学者,记得不错的话,他虽生于湖南,但现在应该是美国人,但对中国保持着关注。

    • @majake2021
      @majake202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vintone你问的这些问题,他是不能回答的。因为他们在经济学领域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是只是作为一个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听到了专业人士的知识,发现专业人士讲了自己不喜欢的内容,所以产生了愤怒,于是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

  • @kushuren
    @kushuren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基督信徒

  • @Leonyongli
    @Leonyongli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一看到以胡适作为楷模的人我就没兴趣再听他逼叨逼叨了。人可以自私,但不要以胡适做楷模。那是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 @chaochao712
    @chaochao712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这个人几十年来讲的都是错的,幸好没人理他

  • @stevexiao73
    @stevexiao73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