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通常说的紫色不存在并不是比蓝色波长更短的那个紫色,而是指梅红色。这种颜色除了红蓝叠加得到外不能通过单一的频率变化得到。
到位
对 这一点英文区分相对清楚一点。purple和violet。purple是红蓝叠加的人脑补出来的,violet是真紫色
@@doctort2853 #FF00FF 准确地说不是purple而是magenta
@@小包子-o8j CMYK嘛。。。不过这个是因为人眼对红色比对蓝色更敏感一些,所以常说的purple里比magenta多一些蓝色
@@小包子-o8j 论“不存在”的话purple和magenta是一回事,二者只是红蓝的比例不同罢了,都是只有红蓝光混合才能产生的颜色
以前常在這裡看一些不明覺厲的物理科普,感謝這回說到了神經科學的領域。視覺研究領域的歷史算相對悠久的,有龐大的研究範疇、數據與假說,我必須說我沒專注過這塊,只是邊邊擦過一點皮毛,這邊只是做一點我認為值得一提的補充。 同學在剛接觸視錐細胞的時候,常常會自動聯想到CCD式的成像原理: 視網膜平白吃了成像,生成了RGB訊號就送大腦皮質裡組合,產生色彩、物件與運動等。所以時常在視網膜結構的階段,就開始解釋起日常所有的視覺經驗。 然而這樣的模型忽略了至少三個重要的議題: 1. 這無法解釋迄今找到族繁的光適應、錯視與偏誤現象;2. 電生理的研究表明,在進入到皮質前,視網膜 (包含感光細胞本身) 與視丘本身也參與了視覺訊息運算,特別是其中亦帶有時間訊息;3. 這忽略了內在注意力歷程對現象學紀錄的影響。 對應到中央視域而位於黃斑部的視錐細胞,相較於位於外圍視網膜的視錐細胞,不但擁有長上許多的軸突,擁有更長的電訊息傳遞距離,而且就連光刺激後產生電位訊號到達波鋒的延遲時間,也比起外圍視錐細胞慢上近30毫秒 (這個時間不但接近某些視覺刺激的感知閥值,也足夠一個職業拳擊手伸出一記鉤拳)。同時,中央視錐細胞那長長的軸突結構,也扮演著低通濾波的功能,使得他們對呈現頻率 (不是電磁波頻率) 高的刺激較不敏感 (相反地,他們空間解析度比較好)。另一方面,視錐細胞也透過鈣離子訊息,參與了部分的光適應過程。是故,這表明一個外界視覺刺激的閃現,單透過視錐細胞的生物學結構,除了不同的空間與光頻率,也產生了不同時間序列的訊息,而且以光適應為例,視錐細胞所接收的刺激歷程,也影響了整個下游迴路所要接收的訊息內容。從這個角度,回頭來看 1:56 「顏色是怎麼來的呢? 是三種視錐細胞不同狀態的疊加組合,反饋給大腦之後我們自己腦補出來的」。以主流觀點來說,這段話大概是對的,但必須加些備註: 所謂三種視錐細胞的「不同狀態」,所指的不單是感光細胞呈現三段光頻率在空間上的分佈,也綜合包括了這些光頻率呈現的視域範疇、呈現時間與空間頻率,以及特定的呈現歷程。最後,影片提到了「紫色存在嗎?」的問題,我想這主要觸碰的是「感質」(qualia) 的哲學課題: 如果我們兩個辨別紫色的頻段上毫無不同 (這可測量),我們所經驗的紫色也是同樣的樣態嗎? (要說「這顏色是大腦賦予的」,還得仔細處理大腦與心靈的因果性和隨附性呢)。這範疇我連皮毛都沒有,就不說嘴了,但我想與此相關且有趣的猜想是: 如果透過生物學因素 (自然突變、基因調控、表關基因調控或是植入晶片等等之類的) ,而使得某個嬰孩從小擁有對第四段頻率產生電訊息的感光細胞,是否會改變人所體驗到得顏色: 他會不會經驗到第八種顏色 (或者更多更少)? 相對於常人感知顏色的頻段疆域是否會有所不同? 透過甚麼機制? 他們的感質又是如何?
你留言最长,你说的对
感谢科普
應該說人類視覺顏色細胞無法完美對應顏色的頻率,我們只有三種。有些生物超過三種,所以更對印顏色。還有,我們小時候教的顏色,邏輯應該不正確。我們教的是"所有顏色都是RGB去混和出來的"。應該是"我們人類對顏色的感知,是用RGB去混和出來的"這樣才是正確。也就是,單一頻率紫光,和紅藍混和產生的紫光。那我更好奇,那些感色能力更多的生物,對於紅藍混和的光,會大腦會翻譯成紫光,還是翻譯成紅和藍交雜的區塊。
这世界上本没有颜色,有了视锥细胞便脑补出了颜色
比我见过的大部分人说的更详细,从别人那里只大概明白咋回事,这次有点彻底懂了。
顏色和視覺
能客观的理解颜色这个概念,其实还挺触动世界观的。
电磁波是离散的还是连续的呢?如果是连续的,和量子理论怎么协调?如果是离散的,最小单位是多少?
如果不考虑红移的话,电磁波的频率是是离散的,不连续的。其中的间隔,就是量子理论里的电子轨道跃迁的能量差。但是,这个能量差在不同轨道间的差别不一样,所以频率间隔没有最小单位。
我感觉紫光不存在这个等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盲点吧。抱着电脑的人,你显示器的紫光是显示器背后的 RGB 液晶用 RB 叠加出来的。所以就有人想啊,既然紫色是 RB 叠加,那我抬头看见天上的彩虹为啥有紫光,诶,有的人又说,彩虹里我看不到紫光你能看到?这光压根不应该存在。但是问这个问题的人忽略了比如 RG 叠加出来的黄光。。。这时候学生物的人出来了,说了细胞啊大脑啊的事情。你眼睛看到显示器上的紫光的确是RB叠加来的。但大自然中也确实有那个特定波长可以激发出紫光。一个是用显示器反编译出紫光,一个是原生紫光。呃,是不是这么一回事?但又是那个家伙一开始弄了个紫色不存在这种伪科普的?
费恩曼讲义里有关于同色异谱的部分。
怎樣可以証明每個人看到的紅色都是樣?
那么有色素色和结构色两种,色素色是什么原理改变光的波长么
求妈咪叔更新科普张益唐先生的最新研究😂
妈咪说,现在用色盲眼镜,可让色盲朋友看到颜色,那是什么原理呢?
請問電磁波有振幅大小嗎?全色盲看到的是灰階還是黑白?
震幅大小就是電磁波強度,會刺激視桿細胞,全色盲是視錐細胞功能缺失,看到的應該是灰階圖像
@@kacheung908 所以E = 1/2eE^2 = hf ?
最近一直在想,会不会地球上其实是漆黑一片,或者是一个纯色的世界,纯色到像是一个平面世界般,这个想法太让我痴迷了
我看到的绿色跟你看到的绿色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应该没有人能回答。
那可能再擴張嗎?擴張反應頻率能看到紅外線以看到更多顏色?
人體的細胞進化
@@BoBoLoveChang 據說有個義體人打造了個機械器官,可以感覺到紅外線
其他動物可以
這紫色的主題已經重複做過兩次了,媽咪叔真的越來越水了。
一直在想, 自然界的顏色, 有沒有什麽是用RGB合出來的, 而不是真的那個波長, 如果有, 又會是些什麽東西顏色是合出來的, 什麽東西顏色是直接那個波長的又會不會有兩個很像的東西, 一個是RGB合的, 另一個是直接那波長的
Violet vs. magenta
“都是大脑自己脑补出来的”这句话直击灵魂。
一般说紫色不存在是说它不能由自然界的单一频率光触发我们人眼的特定的状态,必须借助数种频率的光才能触发我们看到紫色的状态。所以说他在自然界”不存在“。自然界的单一频率紫光触发的我们的人眼的状态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紫光,它在英文上通常叫做Violet。我们通常说的紫色在英文上叫做Purple,它必须有红色和蓝色光混合才能得到我们人眼的状态。
電磁波也不存在,您沒聽慧能說嗎: 本來無一物、何處電磁波?
我以前研發驗鈔機,有五種顏色傳感器,紅、藍、綠、紅外、紫外熒光
為啥我總覺得媽咪叔好像已經做過類似的主題了?我來到平行時空了?
我也覺得,好像之前講過一樣的内容
人眼是如何看到颜色的?紫色不存在吗?5.1万次观看 3年前
解决了我小时候,陀螺上颜色混合和颜料颜色混合结果不一样的疑问
我是色弱诶,看来某些是视锥细胞出了障碍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
Nice
品紅負綠色
能不能说出一种人类看不到的颜色
所以是人腦將看到的電磁波腦補成色界
沙发
这个世界并不真实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买的菊花去年是粉色今年开的却是紫色;玫瑰买来的时候是粉色,现在变成红色?这期间我没有改变什么,只是有一次浇过很多菠萝果汁。直到我忽然明白了,因为根据五行的道理,那菠萝果汁是酸味的,酸会生红色,所以让淡粉变成了大红色和紫红色(之所以会出现大红色的紫红色的在于原来的花本身含有的粉色分量不同又或者是我浇的酸分量不同)!原来是这样啊!!那照这个道理,如果我给它浇很多苦味的食物,苦味生黄,他们应该会变成橙黄色系的花;如果给它浇很多甜味的食物,甜味生白,它们又会变回粉色;如果给它们浇很多辣的食物,辣味生黑,它们会变成深红色;如果给它浇很多咸的食物,咸味生苍色,它们会是紫色或蓝色?人为什么能看见颜色呢?从科学上讲,人能看见颜色并不是因为物体本身有颜色,而是因为人眼含有三种: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杆细胞(英语:rod cell;拉丁语:radius)是视网膜上与视锥细胞相称的一种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心周围,且较视锥细胞对光更敏感,几乎主要全部用于夜视力,并作为外围视力的支持。人类视网膜平均有约1亿2500万个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英语:cone cell)是视网膜上一种色觉感光细胞,因树突呈锥形而名;在相对明亮的光线下,其功能最佳。人类每只眼球视网膜大约600-700万的视锥细胞,大多分布在视网膜黄斑处,周围逐渐减少。视锥细胞主要负责颜色识别,并且在相对较亮的光照下更能发挥作用。人的眼睛内有几种辨别颜色的锥形感光细胞,分别对黄绿色、绿色和蓝紫色(或称紫罗兰色)的光最敏感(波长分别为564、534和420纳米)。视锥细胞形成的视觉信号复合后为人呈现了色彩缤纷的世界。 在视网膜氧化损伤情况下,视锥细胞的各种视色素通过吸收辐射光谱中特定波段的光子而被激发,在视觉生理变化过程中,其可激活体内氧化应激系统,产生一系列自由基。体内过量自由基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造成视锥细胞功能受损、甚至凋亡。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英语: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ipRGC),也称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RGC)、黑视蛋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melanopsin-containing retinal ganglion cells),是一种哺乳动物眼睛中的视网膜神经元。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在,于1923年的一个研究中被首次提及:没有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老鼠仍然通过瞳孔紧缩的方式对光刺激作出了反应,证明视杆与视锥并非视网膜中仅有的光感神经元。不过有关该神经节细胞的更多研究在1980年代才逐步开始。近年的研究显示,此种细胞与其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因黑视蛋白的存在而在本质上具有感光性。因此,学术界将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归类为视杆与视锥之外的第三种感光细胞。”总而言之,物体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我们能看见的一切颜色都是由三种视锥细胞来辨别黄绿色、绿色和蓝紫色(或称紫罗兰色)这三原色,由两种视杆细胞黑白二色来判断明暗,并通过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来调节瞳孔的大小以控制光线的分量,由此三个因素不同组成千万种不同的颜色。在五行当中,东方苍色,南方红色,中间黄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刚好就是对应这三种视锥细胞和两种视杆细胞。但是这个中间细思你会发现很一个好大的问题:眼睛里的这三种细胞是根据所面对物体的什么特性来判断此物体应该呈现什么颜色并由大脑立刻脑补组合出应有的颜色的呢?科学家说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吸收了一部分光,反射了另一部分光,而反射出来的光摄入人眼,因为波长不同,撞击到三种细胞上,通过大脑的脑补组合,故形成不同的颜色。但是,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所见之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我眼前?为什么眼睛上的细胞和大脑里的细胞就那么快速同步而精准地判断出来呢?看起来好像光从太阳来,所见之花从地里长出来。花朵之所以会改变颜色是因为吸收土壤里的酸味,如果光、花朵、眼睛和眼识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为什么花朵吸收酸味,改变了反射光的波长,撞击到眼睛,眼睛里的视锥细胞连通大脑形成识,马上就能知道花朵颜色已经改变了呢?就好像光、所见之物、眼睛和眼识是连在一起一样的,一个动,另一个马上跟着动。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当你拿着菠萝果汁往土里加酸,等于往花朵上加酸,等于往光里加了酸,等于往眼睛里的视锥细胞上加酸,等于往眼识里加酸。那反过来,如果我往眼识里加酸,那等于往眼睛里的视锥细胞上加酸,等于往光里加酸,等于往花朵上加酸,等于往土里加酸,等于不需要用菠萝果汁就直接可以用眼识来改变花朵的颜色!那我怎么往眼识里加酸呢?在禅修方法里有一种修法叫十遍处,这个就是十遍处的原理:当你眼睛一直看苍色(苍色属东方,东方是酸),直到心定住不动,然后再看其他任何东西,就全部都是青色的,全部都是酸的。在佛家所说,一切色是由地、火、水、风、空、见、识七种组成的:因为有见有空,产生二相,二相带来动摇的风;风是动摇,对应五行中的东方木;地(在楞严经里“地”又作“金”说)是阻止动摇,任持,对应五行中的西方金;风金相摩,产生上升的火,对应五行中的南方火;宝明生湿,对应五行中的中间土;火气蒸湿,水气上生,遇冷产生下降的水,对应五行中的北方水;一切色都可以看作是变化的力量造成的,或动摇,或任持,或上升,或下降;在五行来说一切都是由是升,浮,降,沉四个力量造成的。五数中的八、五气中的少阳、五天中的风、五力中的摇、五位中的东方、五时中的春、五辰中的清晨、五地中的木、五星中的岁星(木星)、五脏中的肝、五体中的筋、五相中的爪甲、五肢中的头、五窍中的目、五色中的苍、五声中的呼、五音中的角、五香中的臊、五味中的酸、五触中的怒、五果中的根、五畜中的鸡(又或是狗,黄帝内经中同时说到狗和鸡,此待考究)、五谷中的麦、五菜中的韭菜、五液中的泪液、……以上这些全部都等于酸,背后的本质是一样:即动摇之力,生发之相。从这里可以深刻体会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归根结底是心意识的波动产生了色的幻相!
评论更精彩。
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心无所住,而生其心,破除对已有知识的执着相,偶然间内心深处自会提示你一些答案。其实人类的知识并不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深处。人是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呢,还是醒来才知道自己在做梦?诚然每个人几乎都是醒来才知道自己在做梦。那么我们醒来是什么东西知道我们自己做了一个梦呢?
终于明白了
人眼看到的颜色在狗眼里看到是啥?
你还是直接扯傅立叶吧,还快一点
之前给我老婆解释过,对完全不了解无线电波是怎么回事的人来说,还是挺难理解的。
妈咪说的物理知识很丰富,但是,我的拙见,你可以研究一下金刚经。破“执”,破“相”,不执着于已有知识的“相”,才有可能找到新的道路,科学研究,或者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还需要破一个“相”:名利心。你是我见过的年轻人当中少有的对探索宇宙有激情的人,但是你太执着于已有知识的“相”。 凡种种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金的这句话是很值得深思的。
通常说的紫色不存在并不是比蓝色波长更短的那个紫色,而是指梅红色。这种颜色除了红蓝叠加得到外不能通过单一的频率变化得到。
到位
对 这一点英文区分相对清楚一点。purple和violet。purple是红蓝叠加的人脑补出来的,violet是真紫色
@@doctort2853 #FF00FF 准确地说不是purple而是magenta
@@小包子-o8j CMYK嘛。。。不过这个是因为人眼对红色比对蓝色更敏感一些,所以常说的purple里比magenta多一些蓝色
@@小包子-o8j 论“不存在”的话purple和magenta是一回事,二者只是红蓝的比例不同罢了,都是只有红蓝光混合才能产生的颜色
以前常在這裡看一些不明覺厲的物理科普,感謝這回說到了神經科學的領域。視覺研究領域的歷史算相對悠久的,有龐大的研究範疇、數據與假說,我必須說我沒專注過這塊,只是邊邊擦過一點皮毛,這邊只是做一點我認為值得一提的補充。
同學在剛接觸視錐細胞的時候,常常會自動聯想到CCD式的成像原理: 視網膜平白吃了成像,生成了RGB訊號就送大腦皮質裡組合,產生色彩、物件與運動等。所以時常在視網膜結構的階段,就開始解釋起日常所有的視覺經驗。
然而這樣的模型忽略了至少三個重要的議題: 1. 這無法解釋迄今找到族繁的光適應、錯視與偏誤現象;2. 電生理的研究表明,在進入到皮質前,視網膜 (包含感光細胞本身) 與視丘本身也參與了視覺訊息運算,特別是其中亦帶有時間訊息;3. 這忽略了內在注意力歷程對現象學紀錄的影響。
對應到中央視域而位於黃斑部的視錐細胞,相較於位於外圍視網膜的視錐細胞,不但擁有長上許多的軸突,擁有更長的電訊息傳遞距離,而且就連光刺激後產生電位訊號到達波鋒的延遲時間,也比起外圍視錐細胞慢上近30毫秒 (這個時間不但接近某些視覺刺激的感知閥值,也足夠一個職業拳擊手伸出一記鉤拳)。同時,中央視錐細胞那長長的軸突結構,也扮演著低通濾波的功能,使得他們對呈現頻率 (不是電磁波頻率) 高的刺激較不敏感 (相反地,他們空間解析度比較好)。另一方面,視錐細胞也透過鈣離子訊息,參與了部分的光適應過程。是故,這表明一個外界視覺刺激的閃現,單透過視錐細胞的生物學結構,除了不同的空間與光頻率,也產生了不同時間序列的訊息,而且以光適應為例,視錐細胞所接收的刺激歷程,也影響了整個下游迴路所要接收的訊息內容。
從這個角度,回頭來看 1:56 「顏色是怎麼來的呢? 是三種視錐細胞不同狀態的疊加組合,反饋給大腦之後我們自己腦補出來的」。以主流觀點來說,這段話大概是對的,但必須加些備註: 所謂三種視錐細胞的「不同狀態」,所指的不單是感光細胞呈現三段光頻率在空間上的分佈,也綜合包括了這些光頻率呈現的視域範疇、呈現時間與空間頻率,以及特定的呈現歷程。
最後,影片提到了「紫色存在嗎?」的問題,我想這主要觸碰的是「感質」(qualia) 的哲學課題: 如果我們兩個辨別紫色的頻段上毫無不同 (這可測量),我們所經驗的紫色也是同樣的樣態嗎? (要說「這顏色是大腦賦予的」,還得仔細處理大腦與心靈的因果性和隨附性呢)。這範疇我連皮毛都沒有,就不說嘴了,但我想與此相關且有趣的猜想是: 如果透過生物學因素 (自然突變、基因調控、表關基因調控或是植入晶片等等之類的) ,而使得某個嬰孩從小擁有對第四段頻率產生電訊息的感光細胞,是否會改變人所體驗到得顏色: 他會不會經驗到第八種顏色 (或者更多更少)? 相對於常人感知顏色的頻段疆域是否會有所不同? 透過甚麼機制? 他們的感質又是如何?
你留言最长,你说的对
感谢科普
應該說人類視覺顏色細胞無法完美對應顏色的頻率,我們只有三種。
有些生物超過三種,所以更對印顏色。
還有,我們小時候教的顏色,邏輯應該不正確。我們教的是"所有顏色都是RGB去混和出來的"。
應該是"我們人類對顏色的感知,是用RGB去混和出來的"這樣才是正確。
也就是,單一頻率紫光,和紅藍混和產生的紫光。
那我更好奇,那些感色能力更多的生物,對於紅藍混和的光,會大腦會翻譯成紫光,還是翻譯成紅和藍交雜的區塊。
这世界上本没有颜色,有了视锥细胞便脑补出了颜色
比我见过的大部分人说的更详细,从别人那里只大概明白咋回事,这次有点彻底懂了。
顏色和視覺
能客观的理解颜色这个概念,其实还挺触动世界观的。
电磁波是离散的还是连续的呢?如果是连续的,和量子理论怎么协调?如果是离散的,最小单位是多少?
如果不考虑红移的话,电磁波的频率是是离散的,不连续的。其中的间隔,就是量子理论里的电子轨道跃迁的能量差。但是,这个能量差在不同轨道间的差别不一样,所以频率间隔没有最小单位。
我感觉紫光不存在这个等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盲点吧。
抱着电脑的人,你显示器的紫光是显示器背后的 RGB 液晶用 RB 叠加出来的。所以就有人想啊,既然紫色是 RB 叠加,那我抬头看见天上的彩虹为啥有紫光,诶,有的人又说,彩虹里我看不到紫光你能看到?这光压根不应该存在。但是问这个问题的人忽略了比如 RG 叠加出来的黄光。。。
这时候学生物的人出来了,说了细胞啊大脑啊的事情。你眼睛看到显示器上的紫光的确是RB叠加来的。但大自然中也确实有那个特定波长可以激发出紫光。一个是用显示器反编译出紫光,一个是原生紫光。
呃,是不是这么一回事?但又是那个家伙一开始弄了个紫色不存在这种伪科普的?
费恩曼讲义里有关于同色异谱的部分。
怎樣可以証明每個人看到的紅色都是樣?
那么有色素色和结构色两种,色素色是什么原理改变光的波长么
求妈咪叔更新科普张益唐先生的最新研究😂
妈咪说,现在用色盲眼镜,可让色盲朋友看到颜色,那是什么原理呢?
請問電磁波有振幅大小嗎?
全色盲看到的是灰階還是黑白?
震幅大小就是電磁波強度,會刺激視桿細胞,全色盲是視錐細胞功能缺失,看到的應該是灰階圖像
@@kacheung908
所以E = 1/2eE^2 = hf ?
最近一直在想,会不会地球上其实是漆黑一片,或者是一个纯色的世界,纯色到像是一个平面世界般,这个想法太让我痴迷了
我看到的绿色跟你看到的绿色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应该没有人能回答。
那可能再擴張嗎?擴張反應頻率
能看到紅外線
以看到更多顏色?
人體的細胞進化
@@BoBoLoveChang 據說有個義體人打造了個機械器官,可以感覺到紅外線
其他動物可以
這紫色的主題已經重複做過兩次了,媽咪叔真的越來越水了。
一直在想, 自然界的顏色, 有沒有什麽是用RGB合出來的, 而不是真的那個波長, 如果有, 又會是些什麽東西顏色是合出來的, 什麽東西顏色是直接那個波長的
又會不會有兩個很像的東西, 一個是RGB合的, 另一個是直接那波長的
Violet vs. magenta
“都是大脑自己脑补出来的”这句话直击灵魂。
一般说紫色不存在是说它不能由自然界的单一频率光触发我们人眼的特定的状态,必须借助数种频率的光才能触发我们看到紫色的状态。所以说他在自然界”不存在“。自然界的单一频率紫光触发的我们的人眼的状态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紫光,它在英文上通常叫做Violet。我们通常说的紫色在英文上叫做Purple,它必须有红色和蓝色光混合才能得到我们人眼的状态。
電磁波也不存在,您沒聽慧能說嗎: 本來無一物、何處電磁波?
我以前研發驗鈔機,有五種顏色傳感器,紅、藍、綠、紅外、紫外熒光
為啥我總覺得媽咪叔好像已經做過類似的主題了?我來到平行時空了?
我也覺得,好像之前講過一樣的内容
人眼是如何看到颜色的?紫色不存在吗?
5.1万次观看 3年前
解决了我小时候,陀螺上颜色混合和颜料颜色混合结果不一样的疑问
我是色弱诶,看来某些是视锥细胞出了障碍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
Nice
品紅負綠色
能不能说出一种人类看不到的颜色
所以是人腦將看到的電磁波腦補成色界
沙发
这个世界并不真实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买的菊花去年是粉色今年开的却是紫色;玫瑰买来的时候是粉色,现在变成红色?这期间我没有改变什么,只是有一次浇过很多菠萝果汁。
直到我忽然明白了,因为根据五行的道理,那菠萝果汁是酸味的,酸会生红色,所以让淡粉变成了大红色和紫红色(之所以会出现大红色的紫红色的在于原来的花本身含有的粉色分量不同又或者是我浇的酸分量不同)!原来是这样啊!!那照这个道理,
如果我给它浇很多苦味的食物,苦味生黄,他们应该会变成橙黄色系的花;
如果给它浇很多甜味的食物,甜味生白,它们又会变回粉色;
如果给它们浇很多辣的食物,辣味生黑,它们会变成深红色;
如果给它浇很多咸的食物,咸味生苍色,它们会是紫色或蓝色?
人为什么能看见颜色呢?
从科学上讲,人能看见颜色并不是因为物体本身有颜色,而是因为人眼含有三种: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杆细胞(英语:rod cell;拉丁语:radius)是视网膜上与视锥细胞相称的一种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心周围,且较视锥细胞对光更敏感,几乎主要全部用于夜视力,并作为外围视力的支持。人类视网膜平均有约1亿2500万个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英语:cone cell)是视网膜上一种色觉感光细胞,因树突呈锥形而名;在相对明亮的光线下,其功能最佳。人类每只眼球视网膜大约600-700万的视锥细胞,大多分布在视网膜黄斑处,周围逐渐减少。视锥细胞主要负责颜色识别,并且在相对较亮的光照下更能发挥作用。人的眼睛内有几种辨别颜色的锥形感光细胞,分别对黄绿色、绿色和蓝紫色(或称紫罗兰色)的光最敏感(波长分别为564、534和420纳米)。视锥细胞形成的视觉信号复合后为人呈现了色彩缤纷的世界。 在视网膜氧化损伤情况下,视锥细胞的各种视色素通过吸收辐射光谱中特定波段的光子而被激发,在视觉生理变化过程中,其可激活体内氧化应激系统,产生一系列自由基。体内过量自由基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造成视锥细胞功能受损、甚至凋亡。
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英语: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ipRGC),也称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RGC)、黑视蛋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melanopsin-containing retinal ganglion cells),是一种哺乳动物眼睛中的视网膜神经元。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在,于1923年的一个研究中被首次提及:没有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老鼠仍然通过瞳孔紧缩的方式对光刺激作出了反应,证明视杆与视锥并非视网膜中仅有的光感神经元。不过有关该神经节细胞的更多研究在1980年代才逐步开始。近年的研究显示,此种细胞与其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因黑视蛋白的存在而在本质上具有感光性。因此,学术界将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归类为视杆与视锥之外的第三种感光细胞。”
总而言之,物体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我们能看见的一切颜色都是由三种视锥细胞来辨别黄绿色、绿色和蓝紫色(或称紫罗兰色)这三原色,由两种视杆细胞黑白二色来判断明暗,并通过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来调节瞳孔的大小以控制光线的分量,由此三个因素不同组成千万种不同的颜色。
在五行当中,东方苍色,南方红色,中间黄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刚好就是对应这三种视锥细胞和两种视杆细胞。
但是这个中间细思你会发现很一个好大的问题:
眼睛里的这三种细胞是根据所面对物体的什么特性来判断此物体应该呈现什么颜色并由大脑立刻脑补组合出应有的颜色的呢?
科学家说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吸收了一部分光,反射了另一部分光,而反射出来的光摄入人眼,因为波长不同,撞击到三种细胞上,通过大脑的脑补组合,故形成不同的颜色。
但是,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所见之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我眼前?为什么眼睛上的细胞和大脑里的细胞就那么快速同步而精准地判断出来呢?
看起来好像光从太阳来,所见之花从地里长出来。
花朵之所以会改变颜色是因为吸收土壤里的酸味,如果光、花朵、眼睛和眼识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为什么花朵吸收酸味,改变了反射光的波长,撞击到眼睛,眼睛里的视锥细胞连通大脑形成识,马上就能知道花朵颜色已经改变了呢?就好像光、所见之物、眼睛和眼识是连在一起一样的,一个动,另一个马上跟着动。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当你拿着菠萝果汁往土里加酸,等于往花朵上加酸,等于往光里加了酸,等于往眼睛里的视锥细胞上加酸,等于往眼识里加酸。那反过来,如果我往眼识里加酸,那等于往眼睛里的视锥细胞上加酸,等于往光里加酸,等于往花朵上加酸,等于往土里加酸,等于不需要用菠萝果汁就直接可以用眼识来改变花朵的颜色!
那我怎么往眼识里加酸呢?在禅修方法里有一种修法叫十遍处,这个就是十遍处的原理:当你眼睛一直看苍色(苍色属东方,东方是酸),直到心定住不动,然后再看其他任何东西,就全部都是青色的,全部都是酸的。
在佛家所说,一切色是由地、火、水、风、空、见、识七种组成的:
因为有见有空,产生二相,二相带来动摇的风;
风是动摇,对应五行中的东方木;
地(在楞严经里“地”又作“金”说)是阻止动摇,任持,对应五行中的西方金;
风金相摩,产生上升的火,对应五行中的南方火;
宝明生湿,对应五行中的中间土;
火气蒸湿,水气上生,遇冷产生下降的水,对应五行中的北方水;
一切色都可以看作是变化的力量造成的,或动摇,或任持,或上升,或下降;在五行来说一切都是由是升,浮,降,沉四个力量造成的。
五数中的八、
五气中的少阳、
五天中的风、
五力中的摇、
五位中的东方、
五时中的春、
五辰中的清晨、
五地中的木、
五星中的岁星(木星)、
五脏中的肝、
五体中的筋、
五相中的爪甲、
五肢中的头、
五窍中的目、
五色中的苍、
五声中的呼、
五音中的角、
五香中的臊、
五味中的酸、
五触中的怒、
五果中的根、
五畜中的鸡(又或是狗,黄帝内经中同时说到狗和鸡,此待考究)、
五谷中的麦、
五菜中的韭菜、
五液中的泪液、
……
以上这些全部都等于酸,背后的本质是一样:即动摇之力,生发之相。
从这里可以深刻体会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归根结底是心意识的波动产生了色的幻相!
评论更精彩。
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心无所住,而生其心,破除对已有知识的执着相,偶然间内心深处自会提示你一些答案。其实人类的知识并不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深处。人是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呢,还是醒来才知道自己在做梦?诚然每个人几乎都是醒来才知道自己在做梦。那么我们醒来是什么东西知道我们自己做了一个梦呢?
终于明白了
人眼看到的颜色在狗眼里看到是啥?
你还是直接扯傅立叶吧,还快一点
之前给我老婆解释过,对完全不了解无线电波是怎么回事的人来说,还是挺难理解的。
妈咪说的物理知识很丰富,但是,我的拙见,你可以研究一下金刚经。破“执”,破“相”,不执着于已有知识的“相”,才有可能找到新的道路,科学研究,或者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还需要破一个“相”:名利心。你是我见过的年轻人当中少有的对探索宇宙有激情的人,但是你太执着于已有知识的“相”。 凡种种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金的这句话是很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