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臣團制度| 四名臣的出身不高?真田幸隆不算家臣?小山田信茂被平反?所有問題的答案都藏在制度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4 лис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159

  • @RMATFL
    @RMATFL 3 роки тому +33

    感覺家臣很像連鎖快餐店,大名親信的類似接受公司培訓的直營店店長,而半獨立性質的譜代就好像給了加盟費,自己開店的加盟店長。真田家就類似借用了快餐店送餐網頁,需要接受審查和繳納傭金的地方小店。

    • @ted886tw
      @ted886tw 3 роки тому +3

      這樣講更有概念了

    • @changli5508
      @changli5508 3 роки тому +7

      兵長出的書《日本戰國這樣讀》是用便利商店來比喻,跟你說的快餐店有異曲同工之妙,書中關於「鎌倉公方」、「關東管領」的位階比喻讓我印象深刻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4

      @@changli5508 感謝🙏 要怎樣比喻鎌倉公方跟關東管領,當時真的是想破了頭。
      如果單純要講各地大名對於領國的統治,用公司老闆來形容是最淺顯易懂。但是這樣無法跟室町幕府產生連結性。畢竟守護大名的統治正當性,是來自室町幕府的背書。
      特別是北條的發展,有一大部分是建立在鎌倉府主官(公方&管領)的內鬥上。

    • @changli5508
      @changli5508 3 роки тому +2

      ​說到北條家,我最近在想,鎌倉時代的六波羅探題,按照維基上的說法,是幕府在關西的總代表,那是不是就等於是京都總部的執行長?

    • @RMATFL
      @RMATFL 3 роки тому +2

      @@changli5508
      京都總部 附近的近畿地區其實管理起來挺麻煩的,寺院和公卿的莊園遍布,哪裡都不好下手否則可能惹禍上身。
      戰國時期越前國的朝倉家是守護代,名義上是下克上了斯波家的70萬石越前國,但是其下大野郡一半領土都是強大的本願寺的一向一揆控制的,朝廷的公卿的莊園也不能收稅,甚至不能管理,實際只有50萬石左右的勢力。希望兵長 @月翔的戰國淺度旅行 以後也能講講近畿的朝廷與寺院影響力。

  • @陳泰瑀-s7e
    @陳泰瑀-s7e 3 роки тому +19

    順帶一提
    除了甲斐武田氏之外,因為武田氏還有補任各地的守護。
    所以還誕生了安藝武田,若狹武田,真里谷武田等各式各樣的武田分家。
    因此有些武田的譜代家臣,如逸見,山縣,粟屋等苗字,常常在其他地區的戰國史中也能看到。
    主要就是因為他們都來自於武田的分家或譜代。

  • @kevinishia
    @kevinishia 3 роки тому +2

    獲益良多,以前看戰國歷史小說也一直有裡面提到的錯覺,最近才開始區分從獨立結盟到家臣中間各種不同關係的光譜,網路上大部分歷史頻道著墨在人物跟戰爭事件,感謝兵長能解說這種結構問題。看完很想立刻買《真田三代》,可惜沒有電子版,人在國外難以入手QQ

  • @stevenhuang4517
    @stevenhuang4517 3 роки тому +16

    記得在信長之野望-嵐世紀,就有導入國人眾的概念,而且要用外交手段去爭取該令制國的國人眾的支持,在進攻的時候才會比較安全。當時在玩的時候就覺得很有趣,也才發現真田家是被列為國人眾的行列。雖然網路上很多人都說這一代做得很爛,但我一直都認為這一代是信長之野望最突破的一代。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6

      有的時候越寫實,遊戲性反而受限。嵐世紀的國人變數、還有蒼天錄(?)的知行制都試著要反應史實,但是就沒有革新那樣受歡迎

    • @andywang2929
      @andywang2929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我最早也是從嵐世紀開始接觸信長之野望,真的很棒的一款

    • @mabij
      @mabij 3 роки тому +3

      嵐世紀的國人眾真的比較符合現實,即時戰鬥則是礙於當時光榮的技術不足跟普遍玩家電腦配備性能低下,只能說是出世太早。

  • @陳泰瑀-s7e
    @陳泰瑀-s7e 3 роки тому +3

    武田氏是一個從平安時代就誕生的家族。
    譜代家臣有不少是武田古早時期分出的分家,或代代與武田有姻親關係的家族等。
    如果只是一國範圍的大名,那或許還不用分得那麼細。就一門跟譜代就可以解決,但在戰國大名的擴張過程中,免不了會吸收一些他國的勢力進入傘下,那這些在鎌倉時代就存在的小御家人,或者是室町的新補地頭,或由地侍成長的勢力等,就會被稱為國眾。
    他們原本不屬於大名家中,但在戰國時代的兼併中,原本可能是直屬幕府的他們已經無法維持自己的獨立性,就以加盟的方式來加入某大名。
    這種接納國眾的狀況不如說是戰國大名間的共同現象。
    其實最明顯的是應該是毛利氏才對,牠們的家中根本就是國眾拼湊而成的。直到豐臣政權時才脫離國眾一揆的體制。
    順帶一提,我覺得信玄最不該信任的反而是御親類才對。因為一直以來武田本家跟他的分家都維持非常緊張的關係。鎌倉時代武田本家因為跟鎌倉幕府執權北條氏的關係不深而被冷落,守護職反而被分家的石和武田氏奪去;室町時代初期,本家好不容易奪回守護職,但在中期又被分家逸見氏架空。這些武田分家根本就繼承源氏傳統(?),僅僅為自己著想,武田最後滅亡於跟自己有姻親關係的小山田與分家的穴山,後來想想也是理所當然的......

    • @green.sun.23141
      @green.sun.23141 3 роки тому

      安藝毛利氏的崛起太緊湊了,我認為可以說是毛利元憑一己之力把安藝毛利氏舉起來,就好像太閤的豐臣氏,失去了太閤就失去了頂梁柱
      儘管毛利元就把吉川跟小早川合併為分家,用以護衛本家,但安藝毛利氏那種通過調略,堪堪拼湊起來的國人眾聯盟,實在少了點底蘊
      德川家康能笑到最後,除了能隱忍,主要還是松平家幾代人經營起來的譜代家臣

    • @陳泰瑀-s7e
      @陳泰瑀-s7e 3 роки тому +2

      @@green.sun.23141
      也沒有到很緊湊啦
      從元就青年期開始拓展勢力,到晚年開始固定毛利氏的中國十國領地,也花了三代約七十年的時間。
      比起秀吉來說花的時間久很多了。
      元就兒子夠多,所以除了嫡子隆元外其他兒子都被送去其他國眾家當養子,以穩固這些加盟毛利的同盟國眾,不過毛利氏的家臣勢力都還是不小,而且國眾們也會為自己家打算,關原時毛利家臣的各種擅自行動就是明顯的例子。才有元就說中國十國領地可能一次戰敗就會僅剩安藝一國之語。
      是後來輝元透過豐臣政權當後盾壓制各家,又在後來因為減封防長兩國,消除了國眾們的在地性(國眾一搬家,頓失百年功),利用婚姻牽制能夠撼動本家權力的秀元系與廣家系庶家,讓家臣們內鬥暗中較勁以避免他們威脅本家大名地位。成功讓國眾們家臣化。
      如果說《戰國》系列的元就自認自己是「超越眾中合議的英才」,那輝元就是「最後從根本上改變了眾中合議的秀才」。
      這可是長期被誤認為是無能的輝元的功蹟之一啊。

  • @eastnightrain
    @eastnightrain 2 роки тому

    不知兵長翻譯的真田三代 有無機會變成電子書? 看了這部影片 實在是很想手癢買書啊!

  • @joesetzer159
    @joesetzer159 3 роки тому +2

    其實認識國人眾的開始,大概從KOEI遊戲的毛利元就傳就有對於「國人」這個詞有很深的著墨,毛利家在發跡時,嚴格來說也算是國人領主聯合,只不過由毛利家出任這個聯合的共主而已,後來陸續靠聯姻與送養子手段不停併吞其他國人勢力的毛利家,透過與陶晴賢之間的嚴島合戰一戰成功,才真正轉型成後世所知的戰國大名毛利家。

  • @Sakuraba_Izayoi
    @Sakuraba_Izayoi 3 роки тому +1

    用另一款描述中世紀歐洲封建情形的遊戲《王國風雲》(十字軍之王)也可以理解真田家的情況。(理解≠完全相同)
    也就是說,在真田幸隆的年代,他還只是武田的法理外封臣,義務和稅收甚至親密度都算外臣,但真田昌幸以後,信濃國被時間+政策轉化成了武田的法理領地,以後真田家也能算自家人(法理封臣)了。
    或許這就是類似制度造成的類似情形吧,很有趣。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2

      確實理解≠完全相同,但有助於建立觀念。日本在二十世紀初期,受到歐洲史的影響,認為平安世紀中期步入了類似歐洲的封建制。但是在60年代,隨著檢地制度的解析,學者們產生了爭論。不過比起中國的封建制,確實日本的封建制跟歐洲中古世紀比較類似。

  • @孫泰鑫-x5j
    @孫泰鑫-x5j 3 роки тому

    資料充足,講述精彩👍

  • @user-AlexGoshinn
    @user-AlexGoshinn 3 роки тому +1

    實際上,只是在安土前後大約五十年(1530-1580)左右的時間,日本戰國時代各家制度出現不約而同的類西歐中世封建制,原因可能是跟西歐中世很接近的地方勢力過多和戰爭過於頻繁有關。作為守護大名出身、源氏直系的武田家之封建體系和契約制度,實際也跟許多地方豪族、陪臣出身之戰國大名近似,譬如織田彈正家和毛利家。稅賦分擔、軍役和普請義務分擔以及人質的分別其實都很難詮釋家臣與外樣抑或家臣以下種類的區別。畢竟家臣也是一種有條件、受保護效忠契約,即便是本人和家族長期伴隨領主左右,也依然建立在有條件和受保護效忠契約的基礎上,而且該契約又受到東亞文化影響,參雜了儒家所謂「忠義」而已。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確實類似封建制的家臣關係,就我所知,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各大名的制度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感覺很像在剝洋蔥,國眾就像是洋蔥外面的褐色外皮,得要先剝掉這一層,才能進一步討論「家中」制度。

    • @user-AlexGoshinn
      @user-AlexGoshinn 3 роки тому

      @@SamuraiTraveller 是的。許多制度上都存在不同,尤其是史料稀缺導致橫向和縱向比較的空間小。而且法治上面個人意志和價值經常左右法律的最終執行。而且跟遊戲不同的是,很多地區不是像遊戲一樣按照地區(有時這個單位是國、有時是城)規劃有一個家族統治,還有很多地區存在合議制,連一個可以個人意志立法和影響執行的政治軍事領袖都沒有,這時候國眾之間更談不上家臣或領主了。總的來說日本戰國歷史精彩在於複雜和極其多變的政治環境,武士們做出來的各種選擇和決斷,在跳出戲劇創作的舞台,跟今天的世界並無太多區別。

  • @pohanchi4133
    @pohanchi4133 3 роки тому +1

    這個也影響到之後德川家的軍制,說到高坂昌信的富農身分;突然想到1988年的大河劇~武田信玄,有演出他的出生與他的夥伴(兩個夥伴都是投石高手!!!)

  • @cc2ccc3
    @cc2ccc3 3 роки тому +6

    戰國本質還是分封制度,用這個當思維就很清楚了!!
    有自己領土領國的武士(貴族),差別就很大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3

      確實用封建制的思考方式,比較容易理解戰國時代。但是不同大名,制度政策又不同,真的很複雜。

  • @linshawn7104
    @linshawn7104 3 роки тому +2

    谢谢兵长大大

  • @coolnimi
    @coolnimi 3 роки тому

    這幾天才發現導遊的頻道 身為歷史控一天就看完全部影片了 非常棒!!!
    不知道導遊對日本建築有沒有涉略
    前陣子玩了 (日本山寺觀光模擬器)
    對日本的建築有很大興趣 佛寺神社或是城堡都是
    (尤其城堡的軍事建築學)
    希望能提供導遊哪天沒靈感時候一點小靈感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謝謝,其實本來想實際走訪古城的時候,順便拍影片介紹。結果碰到疫情就沒辦法了。

  • @威廷余
    @威廷余 3 роки тому +1

    說起來
    日本戰國時代的社會結構
    其實更類似於歐洲的封建制度吧
    我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大名實際能完全掌握的
    只有自己的直轄領
    而分封的家臣 甚至是國人眾
    就更類似協力廠商
    依附在大公司的感覺
    依此論述 回推長篠合戰
    就算在兵力弱勢形式不利的情況
    武田勝賴其實也不存在撤退的選擇
    一旦撤退
    就算能無損返國
    但對周邊的國人眾來說
    無法保護自己的主家
    就沒有效忠的必要了
    選擇撤退的話
    要面對的
    恐怕是雪崩般的國人眾倒戈
    之後要是再有主力衝突
    恐怕能徵集的兵力
    就大大縮水了
    無奈的勝賴
    進軍決戰 是九死一生
    但若退兵 怕是十死不生啊⋯⋯

  • @hidemike007
    @hidemike007 3 роки тому

    真的太好了,讲述我最喜爱的武田家,其实武田家真的不容易讲就在于当地山头林立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在穷乡僻壤只有谁拳头大谁说了算。其实村上义清在当地让武田晴信吃的苦头绝对不比上杉景虎少。五回合的川中岛之战就如军事演习双方每年就出来摆摆阵热热身就回根据地耕种。也像现代一样双边为假想敌以达到团结内部政治组织结构的矛盾,相对武田家内部可以算团结的。郑蜀绮馆(原文字子不会拼,见谅)就不需要什么高耸的强防御工事就能明白,也可能当地的地理环境天然形成防御功能。
    我就从大河剧的风林火山影响一直觉得真田家和武田家更像一种承包商关系,他自己有自己的城自己当老板只是专接大老板武田家的工。真田幸村的老爸好像小时就到武田家当小姓好被看好而重点栽培的优秀生不然也不能搞出一同压宝丰臣和德川两家也可以被双方接受。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北信濃的情況太麻煩了,導致雙方都得定期去展示軍力,來穩定前線國人眾的忠誠度。
      雖然川中島之戰,跟武田與北條的聯動戰略有關,但是上杉跟武田真的在這裡卡太久了。如果雙方有共識,把北信濃當作軍事緩衝區的話,戰國歷史應該會有所不同

  • @董天聰
    @董天聰 3 роки тому +3

    信玄公的政治手段相當高明在他帶領下武田家臣團相當團结,除了太郎義信事件外没有叛亂,在戰國時代相當罕見

    • @樊稠-n7g
      @樊稠-n7g 3 роки тому +1

      董兄,你是否有在泛歷史?

    • @gp03hp
      @gp03hp 3 роки тому +1

      勝沼信元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gp03hp 勝沼信元的案子真的很特殊,我手上關於這個資料不多,總覺得還有很多沒辦法釐清的問題。

    • @董天聰
      @董天聰 3 роки тому

      @@樊稠-n7g 兄:有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義信事件的影響很大,信玄要家臣們重新提交誓書,再次宣示效忠。這些資料還留在生島足島神社,成為研究武田的重要資料

  • @claypig
    @claypig 3 роки тому +1

    越聽越覺得跟CK模擬的封建機制類似, 守護、大國眾羈縻統治其他中小型國眾, 除了封地大概能靠自己的人直接行政, 領國外的基本就只能要求交些錢或人, 根本不讓你插手我家內政 (像毛利家似乎更鬆散)

  • @抹茶罐頭
    @抹茶罐頭 3 роки тому

    有機會可講講朝鮮戰爭中的碧蹄館之戰嗎?
    以前印象國小教科書的國立編譯館只會提到平壤大捷,但決不提到之後的這場戰役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這方面建議看「權兵衛」的頻道,最近有相關特集。

  • @wakamalin
    @wakamalin 3 роки тому +1

    這樣信長之野望新生採用的學說很新阿
    另外印象中聽陳永峰教授廣播說日本比起血緣更重視家名的存續
    像是如果一間有歷史的旅館傳承出現敗家子但是媳婦很有能力的話會讓媳婦離婚再收為養女來繼承旅館
    這樣的話利用過繼來取得實權本身就是普遍的手法了(最佳代表:毛利兩川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信長之野望有好幾代,都曾小幅度試著採用新說,但是沒辦法跟遊戲性取得良好平衡,有點可惜。戰國武士對於延續家名的觀念很強,能延續血緣當然最好,不能的話也要保住家名。

  • @我想吃寿司
    @我想吃寿司 2 роки тому

    谢谢!

  • @shialbertguppy8831
    @shialbertguppy8831 3 роки тому +1

    當年是先看了平山老師的書中部分文字,想找中文版的翻譯,才發現了兵長翻譯的作品,也逐漸接觸兵長的網站,希望兵長有機會可以多翻譯引進一些作品啊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主要是出版社有沒有意願出(汗)畢竟這類書比較小眾

    • @shialbertguppy8831
      @shialbertguppy8831 3 роки тому

      @@SamuraiTraveller 真的是小眾......,我之前買過其他一些小眾的書籍,作者策略是先調查固定讀者的意願,確定有基本之印刷量後,然後募資自行翻譯找出版社出版(印的數量不多,開賣就賣完,賣完就絕版那種......),當然每位讀者要分攤到書籍費一定較高,不過我是覺得可以接受,畢竟自己外文程度太爛>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不過這個模式,應該是以自行出版為主。如果要翻譯書的話,通常要透過版權代理商協助跟日本出版社談授權。

    • @shialbertguppy8831
      @shialbertguppy8831 3 роки тому

      @@SamuraiTraveller 對吼,還有代理的問題……只好大家努力推廣讓小眾變大眾(熱血燃燒中)

  • @wolfsing1015
    @wolfsing1015 3 роки тому +1

    感謝月翔老師

  • @gp03hp
    @gp03hp 3 роки тому +1

    應該是昌幸入繼武藤家之後又因大哥信綱戰死入繼真田所以轉型成譜代~~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確實如此,信玄把有能的國眾人質當作親信來培養,這真的是一石二鳥的好方法。

  • @DACE782
    @DACE782 3 роки тому +2

    如果對比歐洲
    會不會類似 大公國(譜代)、公國、共和國(國人眾)組成的聯合公國呢(?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4

      歐洲的情況我不是很了解,就沒辦法比較了。不過傳教士佛羅伊斯,曾經把國眾比喻為歐洲的男爵。這點滿有趣

  • @song-dao_ling
    @song-dao_ling 3 роки тому

    說戰國大名一般都會重用親族,不完全屬實。戰國時代的一般慣例是:一旦從諸多兒子中選擇了一個繼承人,就要把其他兒子送走,避免未來出現繼承糾紛。所謂繼承糾紛,經典的像毛利弘元在生時沒有將兒子元就、元綱送走,導致毛利興元父子俱亡後,出現兄弟相殺的慘劇。而常規的做法是像毛利元就那樣,選擇隆元為繼承人後,就把元春送給吉川家、隆景送給小早川家、元清送給穗井田家、元康送給末次家等等,一方面把這些家族收入一門眾,另一方面,也把這些兒子變成分家,變相奪走他們直接繼承宗家的機會。更極端的例子像今川家,直接把繼承人之外的兒子都送去出家,以至於今川氏輝死後出現兩個和尚爭位的奇觀。
    武田信玄對兄弟的重用,在所有戰國大名中也算較為激進。主要原因可能是為了抗衡譜代重臣,用親族統御的直轄軍隊作為武田軍的核心,減少對重臣的依賴。其他原因也可能包括,信繁等兄弟支持大哥放逐父親,與大哥的感情非比尋常地牢固,總之信玄這一代的兄弟親情,放眼整個戰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其他大名恐怕很難擔當得起和武田相提並論的榮耀。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感謝您的精彩補充,每一家的情況不同,確實不可一概而論。足利將軍家也是習慣把兄弟送到寺廟為僧,避免繼承權戰爭

  • @andywang2929
    @andywang2929 3 роки тому

    歷史有趣的地方在於十年前的說法跟十年後的說法都有可能被翻盤
    從表面慢慢地挖掘,到真相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而我們最後所了解到的真相,又真的是真相嗎?

  • @ROC_yuliu
    @ROC_yuliu 3 роки тому +1

    下次兵長大大會講我最愛的長尾景虎嗎?甲信位置太差,加上和上杉愛恨情仇幾十年,最後失去了成為天下人的機會。北條家位置最好,可惜太宅就吃茶泡飯🤣,最後也被消滅了。

    • @kaskyoy3739
      @kaskyoy3739 3 роки тому

      也不算吧,後北條家只是土地環境較好吧了,地理位置沒有特別好,西面險阻太多了。

    • @joesetzer159
      @joesetzer159 3 роки тому

      北條領地應該可以歸類成潛力天花板很高,但現況卻是很低度開發的一塊地方,種田種到一定程度之後陰錯陽差地被德川家康收割成果。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未來會提長尾家,畢竟是戰國時代重要人物。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我覺得北條是一個最被忽視的S級大名,很多制度是北條留下最完整的制度,卻被當作戰國時代的通例(因為其他家的資料不夠完整)
      另一方面是北條家的發展,跟鎌倉府(足利將軍在關東的代理)發展有很大關係,但是鎌倉府的關係太複雜了,在遊戲中很難被表現出來,也很難說明白,導致北條的努力跟強大實力被忽視

    • @ROC_yuliu
      @ROC_yuliu 3 роки тому

      @@SamuraiTraveller 還好了,我真是的

  • @宣文皓
    @宣文皓 3 роки тому +2

    所以很多大名其實並非不想重用平民出生或外國出生的人,而是他們必須優待自國的人嗎
    那麼信長又是基於什麼樣的條件才能順利重用貧寒出生的人呢?

    • @timlen3396
      @timlen3396 3 роки тому +4

      信長是倒過來了 他是自國的人都不接受他成為家主吧 而且信長這支不是本家 所以等待他統一尾張後當然不給本國人好臉色

    • @59606119
      @59606119 3 роки тому +1

      看過一種說法:
      信長是一步步透過下剋上除掉了所有上司當上尾張國主的
      其他織田家與原先的守護都在這個過程中被吞併或弱化了、本家中的不服勢力也在幾次內戰中被清洗得差不多
      而那些因為大清洗剩下來的位置自然就可以自由分配
      當然對應的也有代價,因為失去有威望的名門、因此他指派鎮守後方的兄弟或家臣往往因根基不足而死在平亂過程中
      因此信長才得三番兩次回到國內親自指揮掃蕩一向一揆的戰事

    • @tsaoryan5431
      @tsaoryan5431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我個人認為,
      信長擴張期是錢和土地多到靠北, 而且信長是想斬就斬, 想流放就流放, 所以職缺也非常多, 他想封哪家當地主就封哪家...反觀武田信玄的甲斐資源有限, 當然就要靠地方勢力來支持.
      另外猴子和家康當上關白和將軍, 也是想封誰當地主就封誰當地主, 誰敢不聽話就是用全國兵力殺過去.

    • @加賀城太郎-b7d
      @加賀城太郎-b7d 3 роки тому

      信長出生的勝幡織田氏在信秀時代只是尾張守護斯波氏底下的守護代之一的清洲織田氏底下的三奉行之一,家格跟擁有皇室血統的甲斐源氏武田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統一尾張時不少家臣的家格都還比信長高,為了建立屬於自己的家臣團才不限家格提拔農民。

    • @歷經千帆尚未上岸
      @歷經千帆尚未上岸 3 роки тому +3

      信長初期用人根本就跟尾張本國沒有淵源吧!
      從他老爸開始就是下剋上,斯波家(尾張國主)織田本家(代官)織田家(熱田神官)
      然後兩織田共同架空了斯波家,分為上下織田兩家。最後才是信長這支的織田家打倒上織田,一統尾張
      下剋上到這裡還沒完。當時織田家中幾乎全都是支持信長他弟弟
      林家,柴田家,佐久間家。這三家勢力強大的家臣全部都是信長弟弟的人
      信長身邊只有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如丹羽長秀,前田利家,池田恆興
      在這種情況下,信長憑什麼資格還能去挑選非本國人不用??有人願意投靠就很偷笑了
      另外,信長家臣團比較充裕也是打下美濃之後的事情了。比如金森長近等大量合格的中下層家臣的加入。被稱為濃尾眾
      這個不覺得奇怪嗎?信玄拿下信濃,可沒有把信濃眾編成甲信眾,跟甲斐本國享有同樣待遇。反而常常逼迫他們編成信濃先方眾
      講到這裡,應該就能瞭解信長跟信玄為什麼用人有這麼大的差異了
      信玄可是全家支持一起放逐老爸信虎上位的
      信長則是下剋上剋上,然後又全家反對最終才坐穩位子的
      我一直覺得信長的政治才能實在太屌了。家康這隻烏龜一開始結盟時還能說兩家平等,到後期幾乎就是附庸。對比家康在秀吉時期的獨立不受調的表現。猴子玩政治還玩不過信長的。
      信長審時度勢能屈能伸,而且幾乎沒有判斷錯誤過.....唯二的兩次,一次狼狽而逃,最後一次就連命都丟了

  • @rouza0712
    @rouza0712 3 роки тому

    好奇的問一下主播,是否聽過一個論壇,戰國裸體團。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我以前也是這個論壇的成員哦

    • @rouza0712
      @rouza0712 3 роки тому

      @@SamuraiTraveller 我就想說兵長可能是,我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租伺服器,跟一位香港朋友,開了這個論壇,他叫尾張小孩,所以我就叫信州小鬼,因為我也是真田迷。
      .
      但後來因為是學生,沒想到伺服器租金那麼高,我沒錢後也就沒辦法經營,後來論壇就改開在尾張小孩那邊。後來現實有了別的興趣,比較少去了。所以你是 一兵 嗎? 沒記錯的話...成功大學的?
      .
      以前論壇一堆如您般的大神,我後來都不敢說話了。XDDD。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哦哦。原來是當時的開站元老。我當時是用「月翔」的名字,一兵是其他同好。

  • @wattswade9266
    @wattswade9266 2 роки тому

    我也覺得真田家是國眾沒錯,他們算是里長 而武田算市長 真田並不是市府團隊的人但也要配合市政工作吧,如果市長換別人做 真田家還是當他的里長

  • @sugarpoisonlove
    @sugarpoisonlove 3 роки тому

    以前曾經下載過一款叫戦国時代DX的體驗版,這款遊戲的勢力分布做得非常細緻,除了大名外還有外樣、國人、傘下等林林總總的勢力可以選擇,光一個大名麾下可能就有十幾個勢力,不過因為是純文字戰略遊戲而且勢力分佈太過雜亂,算是相當硬派的戰略遊戲,跟光榮那種不需要太動腦的戰略遊戲完全不一樣。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真的要在自製遊戲,比較能夠發揮這麼多細節

  • @雲在動
    @雲在動 3 роки тому

    如果如月翔所述武田家階級分得如此細化,區區甲斐就如此那縱使武田信玄能成功上洛,因為這種以甲斐為中心的階級方式信玄一死一定大亂而因為領土急遽增加,分封問題一定更嚴重,難怪信玄西上時沒吞掉德川,因為已佔有駿河要消化成武田信玄所領沒那們快,武田家只適合徐圖緩進.以甲斐家中之人為新地區領導才是真的擴大領土版圖,而真田家因為昌幸是繼承武藤家緣故才成為譜代的吧~

  • @BennyWu-y5j
    @BennyWu-y5j 3 роки тому

    讚讚 想聽信長的家臣團 另外想問為什麼很少像武田 信長 這麼豪華的家臣團 是因為不夠有名嗎?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信長的家臣團比較麻煩,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型態。最粗略能分為上洛前、上洛~放逐足利義昭前、放逐足利義昭後三個階段

  • @yenhoho
    @yenhoho 3 роки тому +1

    信玄培育親信四名臣的方法,勝賴也同樣拿來培育自己的親信名臣,真田昌幸就是一例,只有這樣才能壓制來自前朝的那些老一輩譜代家臣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2

      的確如此,武田勝賴做的事情,其實跟當年信玄做的事情差不多。只是局勢已經不同。

  • @楊宗翰-m8q
    @楊宗翰-m8q 3 роки тому

    這樣就能理解為什麼勝賴在危急關頭選擇前往小山田信茂的領地而不是真田。
    我想問一下,木曾家算是信濃先方眾呢還是算是譜代?

    • @joesetzer159
      @joesetzer159 3 роки тому

      木曾照定義勉強算先方眾(屈服於信玄的軍事實力下),義昌這一代還與武田家聯姻,有姻親關係。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雖然《甲陽軍鑑》把木曾義昌列入御親類眾,信玄曾經打算親自去木曾谷拜訪,可見信玄對木曾的重視。但是從制度面來看,木曾實際上應該算是先方眾,只是所處位置太重要了,所以享有破格待遇

  • @BillyBenz
    @BillyBenz 2 роки тому +1

    其實真田家不是武田家直屬家臣,這個一早知,武田勝賴戰敗後基本上納入織田而家控制,武田大部份人物後續基本消失,唯獨是真田可以殘存下來直到關原之戰

  • @super01tw
    @super01tw 3 роки тому

    國眾的說法 早在1989年玩systemsoft天下統一就有了 並不是最近10年的事 1997的NHK大河劇 毛利元就 明白指出 國人領主一詞與其關係

    • @Landius0228
      @Landius0228 3 роки тому

      應該說國人眾的獨立性要近年才浸透到一般的歷史愛好者,
      不然以前都直接當作直接與勢力主連結的外樣那種形容.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可能沒表達好。確實國人的研究論文,在1980年代就陸續發表,但是統整並且以一般書籍問世,大概要等到2010年前後。
      不過毛利家的「洞」跟武田又有差異,這次的影片主要以武田旗下的國眾為主。

    • @teyao
      @teyao 3 роки тому +1

      天下統一在武將、家族的設計還蠻有趣的。以真田家為例,如果玩家想要真田信繁登場,必須要讓真田昌幸當上城主,這樣信繁才會作為昌幸的家臣登場,否則昌幸那一支就始終只有昌幸一人出現在遊戲裡而已。不過四代是很多年的遊戲了,我已經忘記要怎麼去搶家臣的家臣,印象中挺麻煩的

  • @lin989898
    @lin989898 2 роки тому

    有點像魏晉南北朝的門第觀念
    如果以現代企業來看
    武田四名臣是體制內
    真田家是體制外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2 роки тому

      大概是這種感覺。真田家在信玄晚年、還有勝賴的時代逐漸被委以重任,有往體制內移動的跡象

  • @Thomas-zb4pb
    @Thomas-zb4pb 2 роки тому

    信玄上位就是靠家老老臣幫忙政變才成功,所以他上位後只能給更高俸祿還有給對方更多權力,不然以後也可能再擁立信繁當新當主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2 роки тому +1

      確實信玄上位,背後有家臣團的支持。信玄本身也很有兩把刷子,原本扶植信玄上位的兩職等重臣逐漸被清洗過一輪,換上武田四名臣這些能幹又忠心的親信。

  • @PP-ev4br
    @PP-ev4br 3 роки тому

    🙏

  • @jackjanys01
    @jackjanys01 3 роки тому +1

    事實上,伊達政宗妻子-田村御前所屬的田村氏就是陸奧地區的國人眾
    但是在早期的大河劇獨眼龍政宗卻完全沒提到這點

  • @Unser-Rommel-2023
    @Unser-Rommel-2023 3 роки тому

    簡單講
    武田信玄若是縣市長
    家中則是鄉鎮市區長
    國人眾就像是村長
    戰國時代把它當作全國的縣市長在爭鬥一般

    • @DarthCod
      @DarthCod 3 роки тому +1

      如果要凸顯跨區的關係
      信玄:新竹市長
      御親類眾:區長
      家老:市議員
      國人眾:新竹縣的同黨籍鄉長

  • @Landius0228
    @Landius0228 3 роки тому +1

    昌幸時代的轉型應該是昌幸曾經是要繼承譜代的國眾三男身分吧?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確實若您所說,武藤喜兵衛(真田昌幸)被歸類為御旗本足輕大將眾,一開始是朝著譜代家臣的路線發展。在長篠之戰後,勝賴讓昌幸回歸真田家,連帶影響真田的轉型。不過這也跟武田勝賴打算世代交替有關,就像當年信玄要扶植四名臣來世代交替。

  • @黃彥儒-z9d
    @黃彥儒-z9d 3 роки тому

    我是理解了國人眾的概念 就比較能理解戰國的世界 但是又產生了一個問題 信長怎麼那麼有效率的搞定國人眾 被征服 的國人眾難道不想抵抗嗎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2

      某種程度來說,信長採取抓大放小的戰略方針來擴展勢力。所以他在上洛之後,保障各地國人眾權益,大家保得相安無事。不過這也帶來壞處,在信長包圍網期間,就得面對畿內各地層出不窮的反抗。只是因為通常都把目光放在淺井跟朝倉,所以忽略了國人眾的反抗。
      信長有尾張、美濃作為家底,背後又跟德川、武田、上杉等勢力保持良好關係,捱過信長包圍網之後,國人就更沒空間發動反抗。

    • @黃彥儒-z9d
      @黃彥儒-z9d 3 роки тому

      @@SamuraiTraveller 謝謝解答

  • @uinsuyang
    @uinsuyang 3 роки тому

    印象中有一說,太郎義信疑似謀反及事後肅清,清理了一批在地譜代豪族,例如山縣家,並讓近侍接替這些諸勢力後加強中央集權。因此,太郎義信的謀反,也有是信玄要清算甲斐豪族的陰謀論。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信玄藉由義信事件,肅清譜代這件事,比較偏向事後的局勢改變。而不是為了要肅清譜代,所以犧牲一張武田義信(咦?)來發動陷阱卡。畢竟義信事情對武田家的動盪太大了,事發那年信玄已經45歲,這個年紀就算隱居交棒也不奇怪。

  • @jojo8888able
    @jojo8888able 3 роки тому +4

    武田家有點像聯邦制國家

    • @ROC_yuliu
      @ROC_yuliu 3 роки тому +1

      其實日本戰國有點像歐洲,歐洲的國王就像大名一樣,領主有很大的權利。國王打戰要召集領主。日本算是真的封建社會。信長嘗試中央集權,然後被燒烤了🤣

    • @super01tw
      @super01tw 3 роки тому

      封建制度 天下大亂時都差不多是這樣 古今中外都一樣

    • @陳泰瑀-s7e
      @陳泰瑀-s7e 3 роки тому

      不只武田
      其實所有的大名,甚至後來的江戶幕府都被說成是聯邦制國家。

  • @樊稠-n7g
    @樊稠-n7g 3 роки тому

    董卓也有四大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

  • @rilakkuma_0904
    @rilakkuma_0904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我是最近中國史看膩了才轉來看日本史,一開始接觸日本通俗史也納悶過,日本戰國似乎沒有半獨立的地方豪族啊?難道這些大名的中央極權能力這麼強嗎?似乎不太合理呀⋯⋯
    看完這一集才覺得,嗯,這些地方豪族大約可以理解為國人眾吧,大名夠強就臣服,不行就觀望

    • @kaskyoy3739
      @kaskyoy3739 3 роки тому

      大河劇真田丸就拍出來了吧。
      信濃那個時期沒有大名,是信濃國人眾包括真田在內選擇侍奉勢力最大威脅度又最大的武田當老大,勝賴死後武田勢力就消失,信濃國人眾就不斷換老大了,直到秀吉平定天下,各勢力安堵後。

    • @姜鳯春
      @姜鳯春 3 роки тому

      大內家的陶晴賢一族也是,甚至能跟主家平起平坐呢

  • @Sengoku-Hidehisa
    @Sengoku-Hidehisa 3 роки тому +10

    我第一個欸

  • @alantwl1695
    @alantwl1695 3 роки тому

    那明智光秀是信長的家臣嗎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明智光秀比較特別,信長上洛到燒殺比叡山為止,光秀屬於足利義昭的幕臣。比叡山事件後,光秀接受信長賜予的領地,短期兼具雙方家臣的身分。同年光秀正式跟義昭請辭,才正式成為織田的家臣。

    • @q17881
      @q17881 3 роки тому

      他算幕臣,當將軍傳話外交使者,將軍被趕出後就去信長下面了。信長在操控朝廷時都會派他去交涉,代表幕府方,而不是大名方。

  • @YangMoses
    @YangMoses 3 роки тому

    兵长快点讲众道

  • @陳秉逸-u3g
    @陳秉逸-u3g 3 роки тому

    原本⋯後來被信玄猛肛,直接繼承某家

  • @hank123814
    @hank123814 3 роки тому +1

    真田的祖先是海野氏 本來就不算武田家臣XD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確實如此。真田也是頂替了海野的宗家,以庶家的身分,代替宗家執掌了海野氏的大旗。

    • @tonychip1983
      @tonychip1983 3 роки тому

      不只不是家臣,甚至還是敵人,要是諏訪賴重沒死的話

  • @奇果子
    @奇果子 3 роки тому +1

    難怪長篠之戰後武田家就完蛋了!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4

      長篠之戰一整個把家臣團的平衡打亂,而且御親類眾的穴山信君更顯得尾大不掉。
      傳說高坂昌信曾經私底下勸勝賴,用猛藥來整合武田的統治權。先用陣前作戰不力為理由除掉穴山信君跟武田信豐,高坂願意扮黑臉切腹自盡來收尾。
      雖然勝賴沒選擇這一味猛藥,但是可以觀察到戰後武田家的統治權有多不穩。

    • @nasai4802
      @nasai4802 3 роки тому +1

      信玄提拔的一整群人才庫一戰壞滅

  • @zhaoyan816
    @zhaoyan816 2 роки тому

    一门众 谱代 国人众 亲疏等级递减 但是一门众和谱代也有叛徒比如穴山信君和木曾义昌 国人众也有忠诚于主家的比如真田昌幸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2 роки тому

      武田在信虎的年代之前,經歷了大約一百年的內鬥紛爭,當時武田的遠親幾乎都殺紅了眼。但是中世就是注重主從關係的親疏遠近,這算是當時社會風氣吧

    • @zhaoyan816
      @zhaoyan816 2 роки тому

      源氏一门众之间的杀戮与背叛可谓是传统艺能啊@@SamuraiTraveller

  • @katsuragiyoriai
    @katsuragiyoriai 3 роки тому

    所以,是 本省家臣 和 外省家臣 。。。🙃🙃🙃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畢竟「領國」與「家族」是當時武士的重要概念

  • @軒哥-p8p
    @軒哥-p8p 3 роки тому

    武田這種制度其實奇差無比 所以最後甲州征伐才一下就滅亡了

    • @ulysses9376
      @ulysses9376 3 роки тому

      只能說是因時因地制宜,尾張織田剛發跡時也只是下尾張三奉行之一,像林家與佐久間家這類普代在家中的勢力也很大
      與信長不問出身直接破格任用,信玄的做法是為這些親信套上一層身分,其實作用都差不多,就是提高君權
      只是信玄沒有成長得夠大,像信長那樣到後期直接找個理由就把普代家臣給開除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甲州征伐的時候,織田跟武田已經是不同量級的戰爭。上從譜代下到國眾,幾乎已經沒有選擇。只有仁科五郎盛信血戰而死。其實不要說武田,就連越後的上杉也都差點被滅。北條則是已經早早向織田表達歸順之意。
      不過強如信長,萬年對譜代家老開刀的事情,也引起家中的恐慌。君主與家臣團的平衡,始終是個難題

  • @ht1327
    @ht1327 3 роки тому

    8:40 此言差矣,早在信野12PK时期就已经有深刻的印象,无视商人众僧人众忍者众都行,若无视国人众海贼众的存在只一门心思往前突会被虐到裤衩都不剩的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1

      革新PK真的滿好玩。遊戲把國人眾視為遊戲的勢力,但是把身為國眾的武將設定為家臣,這個部分還是看得出取捨。

    • @teyao
      @teyao 3 роки тому

      國人眾影響戰局應該從嵐世記就有了。嵐世記一場戰爭可以總取一國,在初期雙方兵力都不足時拉攏國人眾非常有用,幾乎等同勝負手。剛開遊戲看了一下,真田幸隆一開始是北信濃國眾,小山田信茂是甲斐國眾,要收他們為家臣還要親密度高了才能邀國眾要人出仕。不過嵐世記諸勢力裡最有趣的不是真田家、柳生家(這代劍豪在戰場上強到爆炸),而是海賊裡有個淨海王王直,就是汪直。撇開出在ps上的系列作,聽說這是信長之野望唯一的一個明國人

  • @顾羽-i9n
    @顾羽-i9n 3 роки тому

    真田应该算国人众

  • @jojo8888able
    @jojo8888able 3 роки тому

    武田家後代後來都死了很多

  • @xswang-man
    @xswang-man 3 роки тому

    7:10“国家经费有限 不能都拿来维稳” :精彩的评论!

  • @hp6894
    @hp6894 3 роки тому

    我是路過的,這樣講好像會潑你冷水,我覺得日本戰國時代 規模基本就是村民內戰等級的,只是被日本人吹的很偉大似的,各種劇戰國來戰過去拍到爛
    是沒其他朝代可拍了是不是啊
    隨便想想中國歷史,戰爭規模根本不能比
    你本身也是華人,光文化內涵深度
    中國文化 用語就深奧到屌打日本國了
    日本只是文化保存非常強而已
    這點台灣和 中國都不行
    *對了 我是在日台人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3 роки тому +3

      嗯?怎麼同樣的留言,出現在兩個不同的影片下面呢?請恕我也把另一篇的回應,直接貼過來。
      =====
      歷史討論沒有什麼潑冷水的問題,完全沒問題。關於您的意見,我認為有以下幾個論點。
      首先日本拍來拍去都是戰國跟幕末,這個跟觀眾的接受度有關,中國的歷史劇也是有幾個偏好的時代。影視產業主要是以市場導向為主,迎合觀眾口味也是難免。
      關於戰略與戰術的研究,是「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最有利的局勢」,這一點跟動員軍力的大小沒有絕對的正相關。坎尼會戰跟長平之戰的時代相當,前者約12萬、後者號稱共計100萬。但是兩者在軍事史的價值卻沒有高低之分。
      因此我認為戰爭的規模大小,看的不是總軍力。而是總軍力跟人口數的比較。關原之戰,日本總人口約1200萬人(速水融1973),主戰場動員軍力約20~24萬人。
      東漢末年赤壁之戰,《中國人口發展史》認為三國時代人口1600萬,赤壁之戰雖然曹軍號稱80萬,但實際大概曹軍24萬、孫劉聯軍6萬,共計約30萬。這樣看來,關原之戰跟赤壁之戰的軍力與人口數比例差距不大。
      最後關於「文化保存」,我想這就有點大中原思想的問題了。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中南半島都屬於漢文化圈,但是各國以自身文化為基礎,吸收漢文化進行改良,成為本國的文化。日本、韓國、越南都是如此,如果單純說他們只是「保存漢文化」,那就有點失於偏頗了。

    • @theivz
      @theivz Рік тому

      @@SamuraiTraveller 別理這種大中國主義啦,說日本村民內戰,中國還不是農民內戰或者被騎馬強盜砍,講的中國文化好棒棒怎麼現在在玩共產主義好?中國文化7成是狗屎,想到就都想吐了,元明清兩個異族王朝,一個乞丐王朝,奴役人民到一個極致..什麼醬缸中國文化。還有歷史大家各有喜好,這種專門來踢館沒禮貌的東西,直接ban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