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大潰敗?關閉.停產?退出中國?縮減29萬產能、關閉兩座工廠、計劃裁員2000!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8 жов 2024
  • 本田在中國將關停工廠?消息一出,網上但系炸了鍋,所以傳聞系真的嗎?
    7月25日,日經中文網、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報道,本田在中國將減產汽油車
    年產能約50萬部,占其全球產能約1成。
    據傳,本田將關閉或停產
    在中國的7家汽油車工廠中的2家,其中廣州一工廠將於10月關閉,武漢一工廠11月起將停產。廣州的另一家工廠
    也正討論關閉或停產。
    官網信息顯示,廣汽本田在廣州黃埔、
    增城擁有3個廠區、
    4條整車生產線,基本生產能力為77萬部。聽講,福利很好,好多打工人擠破頭都想進。
    此前,6月21日,日產汽車全球總部也宣布,正式關閉在華常州工廠,該廠年產能為13萬部。
    不止房地產,而家的汽車行業,日子並唔好過,自降成本活落來的車企,唔喺少數。
    早在5月底,坊間傳聞
    一汽大眾佛山工廠
    計劃裁員565人,按照N+1的標準進行賠償。
    廣汽本田,也開啟了以主動離職
    為核心方式的大裁員,最初計劃900個名額,但由於賠償標準很良心
    (N+2+1.8),員工像搶演唱會門飛一樣搶着被裁,真系「活久見」!
    關閉生產線可唔系乜野好事,結合本田近年節節敗退的銷量,同埋廣本在冇幾耐前宣布裁員,已經有自媒體給本田
    下了病危通知書:本田要完啦!
    別急,先了解清楚到底點回事。
    在傳出本田要關閉
    兩條生產線的第二天,本田中國就喺官方公眾號中
    確認了此事。廣汽本田將在今年10月
    關閉年產能5萬部的第四生產線,而東風本田將在今年11月
    關閉年產能24萬部的第二生產線,後來本田在中國的年總產能
    從149萬部變為120萬部,下降19.46%
    但另一方面,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同時在
    建電雞專用工廠
    並都將在今年下半年投產,所以本田在國內依然擁有7條生產線,只係削減了燃油車的產能
    並轉移到電雞上,屆時年總產能將恢復至144萬部。
    據了解,位於廣州開發區的廣汽本田
    第四生產線曾系日本本田汽車
    專為出口而投資建設的獨立生產線,主要生產Jazz(飛度)、
    City(鋒范)等車型
    並出口至歐洲、墨西哥等市場。
    2020年本田汽車(中國)與廣汽本田
    合併後該生產線加入後者的生產體系,除咗繼續生產出口車型及零部件
    外也開始生產內銷車型,如雅閣。但第四生產線的年產能僅5萬部,只占廣汽本田總產能的6.4%,關停的影響不大,位於增城和黃埔的兩大主力工廠
    仍正常生產。
    東風本田而家擁有三條生產線,其中即將關閉的第二生產線
    在2012年投產,主要生產CR-V和思域等主力車型,年產能24萬部,關停後產能將轉移至第一生產線。
    返到2016年,CR-V和思域供不應求,當時東風本田的問題系產能不足,第一、第二工廠開OT加點超負荷運轉
    仍跟不上銷量的增長,加價1萬仲要等2個月
    才能提車的思域歷歷在目,東風本田不得唔喺2019年
    開設第三條生產線。但係數年之後主力生產線卻要關停,實在唏噓。
    點解要關停兩條油車生產線?來到今年,中國汽車的格局
    越來越清晰:自主品牌強勢崛起,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成,合資燃油車的需求急劇下滑,大眾、本田、豐田
    等頭部合資品牌亦唔可以倖免,銷量跌跌不休。
    廣汽本田的銷量
    在2020年達到巔峰,為80.9萬部,亦都系講幾乎吃盡了
    四條整車生產線的產能。但系舊年的銷量
    才啱啱過64萬部,3年間下跌咗近2成
    到咗今年廣汽本田的銷量還在失速,1-6月累計銷量20.79萬部,同比下跌超過28%,全年銷量可能只有40餘萬部。
    2020年同樣系東風本田的銷量巔峰,達到85.03萬部,理論上超過咗三條整車生產線的總產能。但東風本田的年銷量也在三年間
    下跌咗近3成(61.37萬部),今年上半年的銷量亦只有20萬部出頭。用兩個合資公司上半年的銷量計算,本田的產能利用率只有25%左右。
    雅閣、CR-V、思域等王牌車型
    不再系銷量榜常客,但更令本田難受嘅系
    不得不捲入車市價格戰中。為咗保住銷量,我哋可以睇到14萬的雅閣和13萬的皓影,消費者固然大喜但經銷商
    都講而家系賣一部蝕一部,近兩年已有唔少本田經銷商
    因持續蝕本而執笠。
    寶馬在7月中率先宣布退出價格戰,採取一系列措施「降量保價」
    包括減少產量和回收優惠
    以保證經銷商有健康的經營狀態,有部分苦於價格戰的合資品牌
    已表示會跟進。
    雖然本田尚未有明確的表態
    會退出價格戰,但我哋相信本田唔會
    任由經銷商蝕本持續,此次關閉兩條燃油車生產線
    除咗能降低生產成本,也能通過控制產量配合車型價格回升。
    所以本田唔系只有關閉生產線
    而系「產能優化」,削減需求下滑的油車產能
    同時建設新的電雞產能,而總產能唔會有太大變化。亦都系講本田為國內市場
    規劃了20多萬部電雞產能,但現實真的會如本田設想噉樣美好嗎?
    根據本田的電動化戰略,預計在2027年前在中國市場
    投放10款純電雞型,到2035年純電雞銷售比例達到100%
    新建的電雞生產線顯然係為此準備的,但問題系本田的電雞
    並不具備能達成年銷20萬部的競爭力,更何況巔峰時期百萬部的規模。
    純電品牌e:N的表現
    持續低迷,就算大力促銷但單一車型
    月銷量很難超過1千部,本田甚至不願意
    單獨公布純電車型的銷量,而系將HEV和PHEV
    也歸類成「電動化車型」
    來讓數據好睇一點。
    究其原因,「油改電」只係其次,關鍵系產品力平平售價卻不低,極不平衡的性價比
    很難讓消費者拿出支持的勇氣。而所謂專門為中國市場打造的
    新品牌「燁」雖未正式上市,但光系殺馬特的造型
    就讓網友提前點
    一首《涼涼》送給本田。
    我哋不否認本田
    在燃油車時代取得的輝煌成就,但在新能源時代本田
    好似已經徹底迷失,拋開技術層面唔講,連審美都下降至三線國產品牌的水準,又談何與比亞迪等頭部自主品牌競爭?
    本田提前布局的20多萬部年
    產能好似系太樂觀了。梗系,假如銷量仲系不如預期,也可以變回兼容出口的生產線,畢竟本田而家就有
    出口奧德賽和ZR-V等車型,標緻雪鐵龍、現代等品牌衰敗後
    都有將生產線內銷轉出口。
    合資油車賣不過國產電車,合資電車更系賣不過國產電車,在呢種「兩頭堵」的情況下
    合資品牌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為咗與國產品牌打價格戰,聽講有合資品牌的中方
    向外方提出採用更多國內供應商
    同埋降低生產車型的技術轉讓費,但都遭到拒絕。
    睇得到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合資雙方的經營理念已出現分歧,中方不再依賴外方的技術和供應鏈,而外方來中國的目的只有賺錢,賺錢比盲目打價格戰拼銷量重要,傳統合資模式或許已經過時了。
    廣汽與本田的合作
    仲有數年就到期,聽講廣汽本田內部
    已在考慮雙方退出的可行性,亦有南北本田合併的傳聞。萬一成真的話,廣汽本田、東風本田都將成為歷史,本田在中國的業務
    全部返到日方手上。
    唔理繼續合資仲系單飛,以本田而家的產品力,真的咁自信產能唔會過剩?

КОМЕНТАР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