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宛城 王金璐 景荣庆 陈永玲 艾世菊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5 лют 2025
- 王金璐,京剧武生。北京人。11岁入中华戏曲学校,初从陈少五、王荣山、蔡荣贵、鲍吉祥等学老生,并从曹心泉习昆曲。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专工武生,先后师从曹玺彦、迟月亭、诸连顺等,从李洪春学红生戏。毕业后向丁永利求教,凡长靠短打武生戏,能演200余出。1937年北京《立言报》举办童伶竞选,获生部冠军。1940年后曾搭李玉茹"如意社"及宋德珠"颖光社"。此后分别与金少山、侯喜瑞、尚和玉、马德成、筱翠花、言慧珠、李洪春、奚啸伯等合作演出。1951年参加上海华东实验京剧团。1979年入中国戏曲学院任教。王金璐博采众长,戏路宽广。擅演剧目有《挑华车》、《长坂坡》、《夜奔》、《战宛城》、《骆马湖》、《安天会》、《八蜡庙》、《洗浮山》、《潞安州》、《百凉楼》、《铜网阵》等,红生戏《古城会》、《走麦城》等,曾与架子花脸名家孙正琦先生在上海京剧院首次主演京剧《雁荡山》,轰动上海滩。
景荣庆,男,京剧净角。河南开封人。原名端成。13岁入中华戏校,学名景永成。16岁转入荣春社,改名景荣庆,得陈富瑞、宋富亭、孙盛文、范宝亭等悉心教授。出科后又得到郝寿臣、丁永利、钱宝森等指点。景荣庆精于架子花脸,尤擅演《芦花荡》、《钟馗嫁妹》、《通天犀》等剧目。他工架壮美稳健,表演洗练大方,讲究规范又善于运用艺术程式刻画人物。扮演《将相和》之廉颇,《赠绨袍》之须贾,《霸王别姬》之项羽,《失街亭》之马谡,《除三害》之周处,《战宛城》、《长坂坡》、《群英会》、《逍遥津》等剧之曹操等,人物形象都很鲜明、生动。2009年病逝,享年85岁。
陈永玲,京剧旦角。原名陈志坚,生于青岛。曾拜王芸芳为师学旦。1939年,10岁的陈永玲,独自上北京城报考中华戏校,师从筱翠花。进校半个月后,陈永玲便与李玉茹同台合演《四郎探母》的前后铁镜公主,一下子就蹿起来了。1941年中华戏校解散,12岁的陈永玲,赴名角云集的天津,先后与李宗义、孙毓堃等名家合作演出,他扮演《挑帘裁红》中的潘金莲、《翠屏山》的潘巧云、《小上坟》的萧素贞等角色,获同行首肯和观众好评。1944年,陈永玲挑大梁"玲声社"班子,与张春华到上海献艺。引起了轰动,一时间,他成为京、津、沪南北观众交口称赞的青年京剧名家。1947年初,原"四小名旦"之一的李世芳,由上海去青岛演出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8月由北京《纪事报》发起历时45天的"四小名旦"选举,依次为张君秋、毛世来、陈永玲、许翰英。那时陈永玲仅18岁。从1946年至1948年,胸襟豁达的筱翠花,为徒弟广征博采、登堂入室,打破门户之见,引荐他先后拜在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的门下。中国的四大名旦他拜了三个,这时,他才不过是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子。吸收了各流派的精华,将其融为一体,为今后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梅、荀、尚都很器重陈永玲,因而他先后学习了梅派的《霸王别姬》、《宇宙锋》、《贵妃醉酒》等,尚派的《穆柯寨》、《十三妹》、《昭君出塞》等,荀派的《战宛城》、《拾玉镯》、《红娘》、《铁弓缘》、《辛安驿》等和筱派的《小上坟》等名剧。最后又拜名旦朱琴心为师,学了《采花赶府》、《春香闹学》、《御碑亭》等名剧。当年"四小旦"中,张君秋能唱《二进宫》,却唱不了《小上坟》,毛世来能唱《小上坟》却唱不了《二进宫》。而陈永玲对青衣、刀马、各派都能唱,扎靠又漂亮,其中《小上坟》是一场干的活,脚腰眼一刻都不能闲;《二进宫》是一出唱工戏,其中的高腔陈永玲都演唱很精彩,梅兰芳都称赞他为不可多得的隽才。
艾世菊,京剧丑角。生于北京。12岁入富连成科班习艺,文得萧长华父子亲传,武得叶盛章教授。身段干净利落,念白口齿清楚,做戏恢谐幽默,文戏儒雅大方,武戏艺技出众。后不但拜在马富禄门下,并且还继续向名丑王长林之子王福山请益深造。1938年后在京津沪等地演出,与李少春、周信芳、盖叫天、于连泉、程砚秋等合作。艾世菊文武兼长。拿手剧目有《时迁偷鸡》、《打瓜园》、《刺巴杰》、《连环套》、《战宛城》、《小放牛》、《打渔杀家》、《连升店》、《乌盆记》、《祥梅寺》、《失印救火》、《审头刺汤》、《群英会》、《法门寺》、《打花鼓》、《小上坟》、《铁弓缘》、《拾玉镯》等。2012年病逝,享年96岁。
以前一直以为艾老是文丑 原来武丑也了得!佩服
陈永玲先生的那段儿思春不错~
景老的定场诗我能听100遍。
陈永玲先生的旦角艺术真是绝了,可谓登峰造极!
可惜这么好的筱派艺术没有传下来,现在大陆只有常秋月可以得其一二分,其余都是荀派的天下,可悲可叹!
精采好戲!陳永玲先生的鄒氏當然沒話說;景榮慶的曹操是第一次看,果然刻劃人物入微。王金璐先生的文武老生當真好看。
此劇唯一遺憾的是似乎影像與聲音稍微不同步,以致每次亮相的時候跟鑼鼓點都有些許的誤差。再次感謝分享!
这是文革后第一版本,也是最全的版本,总指导是王展云先生。
是的是的 有点音画不同步 传上去就这样儿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老三位是师兄弟 感情很好 合作也很默契~可惜陈先生和景先生都故去啦~
收着,有功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