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Amitabha Buddha Chanting by Grand Master Tulku Khenpo Lodrup Pelden Rinpoche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9 лют 2025
- 堪哲罗珠巴丹仁波切大恩上师开示
你知道怎么念佛吗?
重要的事
我们不管是师父们也好、居士也好,都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100万遍,这个是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的。
三殊胜
怎么去念呢?需要三殊胜摄持来念。三殊胜是什么呢?就是前行殊胜、正行殊胜、回向发愿殊胜即结行殊胜。
前行殊胜分两个:
第一个是皈依三宝: 皈依的本体是发誓,发誓哪怕我真正被枪毙了,也不放弃三宝,有这样一个发誓的。这么稳固的发心,稳固的发誓。如果心里有这样的发誓,内心当中才是真正地皈依了三宝;如果没有这样的话,仅仅是嘴巴里面“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哪怕念了十万遍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皈依,因此我们的发心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真正的解脱,哪怕今天我被杀了,我也不能失去三宝。
如果没有三宝的话,我活着也没有意义的。因为我的生命不被别人杀害的话,之后还是有生有死的,我也会死的,这是没有关系的。我就是要生生世世皈依三宝,我就是需要三宝,内心当中真的有这个发心,有这个发誓的话,这叫做皈依。我们虽然经常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皈依是在于我们的内心当中,皈依的本体是内心当中要做的。那我们现在真正做到了没有?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然后要真正地如理如法地皈依三宝。
第二个是发菩提心: 后面是发菩提心,对境是所有的众生,观想到所有的众生。众生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都是很痛苦的,没有痛苦的众生是一个都找不到的。因此,众生的痛苦需要仔细地想一想,比如我们的孩子生病了,母亲生病了,我们心里非常难受,自己也很痛苦,经常牵挂自己孩子的病怎么样了,会这样的。
同样地,知道了所有众生的情况后,我们心里肯定是非常不舒服的,有了这样的感觉后,我们慢慢慢慢地就生起了慈悲心,众生什么时候可以远离痛苦啊?有这样的想法叫做慈悲心,我们的慈悲心因此慢慢慢慢地修起来。
我现在帮不到他们,但我一定要好好地修法、快快地成佛,成就了的话我们就有能力去帮助他们。既然我要成佛,我现在就要好好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修净土法门,有这样的想法就叫菩提心。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里修到了有没有,有没有生起菩提心,一定要观察自己的心。
菩提心生起有两个条件:
第一,是有慈悲的心,非常想帮助众生;
第二,帮助的方法是想要成佛,因此为了成佛好好地修法、快快地修法,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菩提心。两个条件都要具足,这样菩提心自然就有了,这个很重要,这个是皈依发心。
正行殊胜分两个:
第一个是明观福田: 我们的心不能散乱,需要观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形象是什么样,要清清楚楚地观想。在自己的头顶一肘高的地方观想阿弥陀佛,心里对阿弥陀佛有信心,观想阿弥陀佛。
第二个是积资净障: 然后嘴里不能说话,一定要止语来念阿弥陀佛的名号“顶礼供养皈依阿弥陀佛”,这个是积资净障。皈依也好、顶礼也好,顶礼、供养、皈依、忏悔、随喜、祈祷、回向七支供都要做,念的是“顶礼供养皈依阿弥陀佛”也可以,“炯丹迪 得银夏巴 扎炯巴 样达巴 作波桑吉 滚波 奥华德 美巴拉 香擦洛 乔多嘉森且奥”这样也可以,如果能念清楚的话,“炯丹迪 得银夏巴 扎炯巴 样达巴 作波桑吉 滚波 奥华德 美巴拉 香擦洛 乔多嘉森且奥”是非常好的。如果念不来的人,“顶礼供养皈依阿弥陀佛”这样念也可以的。
我们顶礼和供养、皈依是七支供的代表,后面还有心里忏悔、随喜、祈祷、回向,都要一起观想,要心里想。念的时候没有这些名词,但是心里一定要好好地观想,七支供都要做,这个是正行殊胜。这样认认真真地念,心不要散乱,不要说绮语,一定要止语来念,这样的话这叫做正行殊胜。
结行殊胜分两个:
第一个是回向: 回向是什么呢?我们做明观福田和积资净障的正行的善事需要马上回向,回向自己和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究竟成佛,这样子回向是可以的。如果是我马上回向一下自己的功德,愿我快快地脱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究竟成佛,“我”这样说也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成佛是为了众生,为了度化众生,为了度化众生的心是一定要有的,现在的功德是回向给我往生极乐世界、究竟成佛,这样回向也是为了度化众生的,这样回向也是可以的。
第二个是发愿: 发愿是要心里发愿、经常发愿,为什么呢?因为之前没有做善事,一个功德也没有,现在自己发愿去做就可以的。但是在我们非常殊胜的见解脱像等等这样殊胜的佛像面前、经文面前,非常殊胜的具德上师、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面前,做了善事之后发愿的话是更容易成就的,是更好的。
所以我们做善事之后再回向发愿。发愿也是,愿以此功德,回向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脱离轮回,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究竟成佛,这样回向是可以的,这个叫做回向发愿。我们刚才说的是发愿,然后再回向发愿就是结行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