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叡人主講「建構學科領域的摸索─關於臺灣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史研究的一點反思」(字幕版)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9 лип 2024
  • 00:00 陳儀深館長開場
    04:03 演講開始:一個政治學者如何在歷史學門討生活
    21:20 臺灣政治史的不同詮釋
    36:15 民族國家形成的宏觀歷史過程
    48:27 國家形成架構與民族主義及轉型正義的連結
    1:06:56 臺灣政治思想史的省思
    1:22:04 在地文本的全球解讀
    1:33:51 政治思想史的理論比較
    1:41:00 結語-Taiwan Studies
    1:44:41 QA時間
    專題名稱:建構學科領域的摸索─關於臺灣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史研究的一點反思
    主講人: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2024年5月2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本演講介紹政治學者出身的講者如何經由學科之間對話,摸索出建構台灣政治史和政治思想史的路徑。(一)台灣政治史:政治史研究的主要困難是連續外來統治造成的跨斷代敘事的困難。我提出兩個策略。第一,從比較政治學和歷史社會學角度,把現代台灣的形成視為一個「民族國家形成」的宏觀歷史運動,觀察連續外來統治背後存在的(結構性的)連續性。不過,這個國家形成不是目的論的過程,而是「路徑依賴」的結果。第二,從歷史制度論角度,辨識出「制度的積累」作為連結跨斷代(亦即台灣國家形成)的機制之一。(二)台灣政治思想史:第一、結合劍橋學派的歷史文本解讀與芝加哥學派的哲學式解讀,詮釋近現代台灣政治文本隱藏的意義;第二,以比較思想史的方法解讀台灣本地文本(「在地文本的全球性解讀」);第三、從前述政治史角度,觀察台灣政治思想史的結構性特徵(雙重邊陲性、反殖民的現代性)。
    演講紀要:
    #何謂臺灣史?

    對多數人而言,臺灣歷史就是歷經不同外來政權、帶來不一樣的經略模式,造成政治發展的斷裂和不連續性。

    這樣的觀點也反映在研究基礎上。近年臺灣史研究越來越興盛,但長年以來,多數作品仍習慣以分期方式論述,臺灣似乎還欠缺著能獲學術普遍認可、嚴格且宏觀的通史性論著。

    超過400年的歷史進程,難道不同時代留給我們的只有斷裂、對立、衝突嗎?並非如此,這當中存在某種連續性,足以建構富有意義、跨越時期分野的政治史敘事。吳叡人教授認為,臺灣社會主體性已經成熟,臺灣史應該要跳脫基本道德、規範、價值觀預設,對自我認同抱持信心,同時對史學領域進行理解和反省。

    ​📝臺灣政治史的不同詮釋

    怎麼找到臺灣歷史中的連續性?體制外的著作也許會有蛛絲馬跡。廖文奎、史明、王育德筆下的臺灣,描述著本土抵抗外來政權,帶有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只是歷史並不是上天早已註定,或存在某種目的性,而是變化莫測的。

    其實可以換個方式,試著從不同學科研究獲得啟發。政治學領域在討論臺灣歷史時,常會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談起,用社會科學探討民主化。但他們並未料想到,臺灣史可以視作民主化的前史。反之,歷史學者也沒想到研究的東西其實就是今日民主化的基礎。

    📝社會、國家與民族

    結合政治學和歷史學,吳叡人教授尋找臺灣政治史的連續性,用宏觀的歷史過程詮釋,思索臺灣作為一個共同體是如何形成的?而要理解民族國家,可以拆分成「社會」、「國家」兩面向探討。

    400年前移民陸續遷臺,隨著不同族群的整合、土著化,移民者逐漸變成主導社會發展的力量。只是二戰結束後,又有一批人跟隨中華民國政府來臺,社會又再一次整合和土著化,直到太陽花學運後才鞏固臺灣人主體的定位。

    至於國家制度的形成,可以參酌社會科學的歷史制度論。制度不是倏然出現,而是需要經過時間積累,就像日治時期的社會治理機制被中華民國政府所繼承,中華民國政府則帶來國家體制、軍隊、國會、國際法地位。

    社會形成和國家制度積累,在1980年代和臺灣民主化匯聚,最後在1990年代,民族國家開花結果。

    📝民族主義的發展

    社會整合完成和本土化落實使臺灣社會萌生臺灣意識,這樣的意識一旦被政治化,就會演變成民族主義。

    臺灣人的概念起始於咸豐年間鄭用錫的〈勸和論〉。192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創立,提倡自我認同、運用國際法上的民族自決,民族主義臻於成熟。二二八事件後廖文奎、廖文毅兄弟對主權的再探討,以及1970年代中期的民主運動和黨外運動,分別代表著第二波和第三波。

    關於原住民族,在現代國家政權交替階段,原住民領導階層維持部落的穩定,展現短暫的原住民主體性。但面臨地緣政治中心的各個權威,他們被迫在政權中進行選擇,若稍有猶豫,恐遇血光之災。

    1990年代李登輝總統實施民主化,利用既有政權,整合民族主義的元素、價值、原則,讓民族主義從抵抗國家到被納入國家體制內,造就今日的體制。

    至於轉型正義議題,可追溯自國家形成過程中,不同外來政權為了建立國家權威,施加暴力導致多人受難。所以今日要平反的對象,不只是戰後受到白色恐怖迫害者,也包括日治時期一些遭受國家暴力的受害者。

    📝路徑依賴

    地緣政治變化加上全球資本主義影響,使臺灣歷史充斥著偶然性,況且還摻雜多重因素,使得後續發展更加難以預料。不過,針對類似狀況,可以運用社會科學的「路徑依賴」解釋。

    路徑依賴指某個時間點行動者的決定會牽涉到接下來的歷史走向。例如19世紀英、美兩國對臺灣貿易有很大掌握,但未選擇爭取臺灣的行為給日後日本占領提供機會。韓戰的爆發則改變美國對蔣介石政府的態度。

    📝臺灣政治思想史的省思

    雖然思想史是史學領域中悠久且具影響力的學門,但在臺灣史中,因為較晚出現、先前缺乏足夠理論工具,導致思想史研究並不發達。且臺灣向來缺乏大型文本,吳叡人教授深刻省思,在探索過程中,運用芝加哥學派、劍橋學派對文本的理解,以及藉由近讀(close reading)、結構性閱讀,反覆研讀各類小型文本,得到啟發。

    考慮臺灣處於帝國夾縫,具多重邊陲性,卻深受不同外來思想、文化影響,可以採取「在地文本的全球解讀」,觀察世界各地的思想、概念如何透過不同網絡或翻譯意涵傳入臺灣。例如日本大正時期新康德主義的文化哲學,傳入臺灣時被陳逢源等讀書人借用,後來又被蔣渭水二度借用,最終隨著臺灣文化協會發展,產生複雜的本地意義。

    另一個是放在比較脈絡觀察,從不同角度,以及衡量時代、情境脈絡以釐清當時人物的思考、抉擇。例如1910年代同化會是日本自由民權運動的延伸,臺灣知識菁英希望透過日本民權派來爭取更完善的公民權。

    📝臺灣人的政治思想發展

    臺灣人民原先想做清帝國子民、日本公民,卻都無法如願,又受1919年朝鮮三一運動影響、順應世界民族自決思潮,決定力爭成為臺灣人。因此面對自詡為繼承西方文明、代表東方文明的日本,臺灣民族運動派展現反殖民現代性特徵,直接向西方取經,用最進步的西方近代性論述批判總督府的新傳統主義、新保守主義。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1960年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當時發生全盤西化派和中華文化本位派之間的論戰。黨外人士以政治實用為目的,大量汲取西方自由主義等理念,試圖與政府抗衡。

    放眼世界,只有強勢大國才會具有政治思想?吳叡人教授認為不是如此。臺灣長期夾在帝國夾縫之間,卻能在百年的追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民主道路。這難道不具意義嗎?所以不一定現實主義就可以支配一切,我們掙扎、追求尊嚴和自由過程中所創造出的歷史,本身就具備非常大的意涵。


    最後,吳叡人教授表示臺灣史從來就不是歷史學者狹義的、閉門造車的學問,希望今後對話能提升到更有自覺、更有意識的層次,才能讓臺灣歷史研究更豐富、理論基礎更堅實。

    臺灣主體意識已不再是過去壓迫、弱勢者的悲情,我們應該更有自信面對自己、審視自己,不需要運用那些弱勢者的悲情和怨恨來建構我們自己的知識,要勇敢面對人類的知識、世界的精神。

КОМЕНТАРІ •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