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英體驗藏傳佛教智慧 喇嘛辯經鬥講佛理、哲學|揭開藏僧袈裟的秘密 小喇嘛每日刻苦抹千隻銅杯|青海隆務寺的老僧腳印 參透萬物皆空意義 |向世界出發 羅家英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9 сер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42

  • @auntylinda7820
    @auntylinda7820 2 роки тому +9

    彿度有緣人⋯羅先生所說的話、我十分感動~覺得自己真是有福之人 能看到這視頻⋯。羅生好真誠~這樣的人好寶貴~祝羅生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 @jonatankarlsson9298
    @jonatankarlsson9298 2 роки тому +5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tl1nz6tu7b
    @user-tl1nz6tu7b 2 роки тому +4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

  • @yobe8590
    @yobe8590 Рік тому +3

    家英哥真係正❤幽默❤️‍🔥❤️‍🔥❤️‍🔥🫶🏻♥️

  • @chole8583
    @chole8583 2 роки тому +8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佛法博大精深,深学下去越明白人生的无常。南无阿弥陀佛

  • @ngyongsin4198
    @ngyongsin4198 2 роки тому +5

    好看。😊

  • @khonsze
    @khonsze Рік тому +4

    實太動人,太感動了, 藏傳佛教的智慧源遠流長, 經文尤其殊聖;
    喜見羅先生的體魄好轉,幸甚!! 在這數集裏,雖然是作淺淺的介紹藏傳佛教,亦教人看得一看再看!!

  • @keungwawong1536
    @keungwawong1536 2 роки тому +4

    欲望与煩惱成正比!

  • @sally888poon8
    @sally888poon8 2 роки тому +2

    呢個係智慧嘅理解呀!

  • @dong4998
    @dong4998 2 роки тому +4

    感触感动

  • @kennymak431
    @kennymak431 2 роки тому +2

    好❤

  • @huangchangshen4805
    @huangchangshen4805 Рік тому +2

    西藏的廟宇裡,每早都有小喇嘛對着坐在地上的師兄們比手劃腳,口中唸唸有詞的畫面,這就是有名的辯經,這是培養喇嘛的方法,這個方法已經有過千年歷史了,唐朝著名的玄奘法師留學印度時,便是用這個方式,辯遍古天竺各大著名廟宇無敵手,這才學成歸國。

  • @lyw5743
    @lyw5743 2 роки тому +7

    空,並不是“甚麼都沒有”!

  • @ckc1420
    @ckc1420 2 роки тому +5

    好多時無咗聲音

  • @ericau9660
    @ericau9660 Рік тому +1

    空非空無、而是現量展現。

  • @ericau9660
    @ericau9660 Рік тому +1

    娑婆世界、那有靜土。

  • @ufongwong6361
    @ufongwong6361 2 роки тому +3

    空 :非自性實有 亦非自性實無

  • @user-vu5qk5bn7g
    @user-vu5qk5bn7g 2 роки тому +1

    👍👍👍👍👍👍👍

  • @lamy8565
    @lamy8565 Рік тому +1

    萬物比皆空。

  • @Ashish_Yung
    @Ashish_Yung 2 роки тому +6

    不是每个僧人都能称为喇嘛 喇嘛是获得一定认可的僧团称谓

  • @sally888poon8
    @sally888poon8 2 роки тому +1

    尾段無.聲呀?!😓

  • @lolalam6267
    @lolalam6267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幾次沒聲

  • @phc601227
    @phc601227 Рік тому

    請羅了解一下上千年的西蔵農奴的悲慘跟宗教的關係.

  • @rickyau2328
    @rickyau2328 Рік тому +1

    西藏有freestyle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2

    即此文獻給受菩薩戒的法師居士
    (以下說明密宗不是佛法)
    阿底峽以第六意識的見解取代唯識第八識詳見《阿底峽尊者傳》·頁二十一
    尊者(阿底峽)初依響底跋譯寂靜或清淨等多義,學《唯識》見。次捨棄《唯識》見、受持《中觀》見時,響底跋深生不悦曰:「言弟子者,是須續持其見者也。」
    馬鳴菩薩以第八識如來藏修習止觀的方法如下:
    《大乘起信論》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這是廣明修習止觀的歷程,而修心入定的方法,在這當中也完全指示的很清楚。「住於靜處」就是遠離外緣熱鬧的地方。天台小止觀有說到:想修學入定,要先學習調和身、心、息。文中所說的「端坐」,就是「調身」,身體不俯下、不仰上,所以說「端坐」。「正意」就是「調心」,不昏沈、不掉舉,寂照現前,所以說「正意」。
    但是這裡所說的修止觀的方法是:不依氣息,因此不調息,不依氣息形色,這是離自身;不依虛空四大,是離外在的世界;不依見聞覺知,則是離心意識。所以古大德在教人參禪時都說:於内,要沒有身心之見,於外,也沒有世界之相,只須離心意識去參,要超越凡聖的方法去學,要遠離妄想境界的企求,因此這裡都說「不依」,也就是「脫離」的意思。
    「一切諸想」至「念念不滅」這五句,正是用心的方法。一切眾生,迷失了本有的真心,一向以來都是用妄想心在做事,因此現在要修習,最重要的就是去除念想。所以《楞伽經》中說:「從上諸聖轉相傳授妄想無性」這一句話,是最為明白切要。
    問:妄想無性,要如何除呢?
    答:「一切諸想,隨念皆除。」意思就是說:這一念乃是直心正念真如之念。現在用心,只要提起這一念為主,再沒有第二念,以這一念的觀照之力,若見妄想一起,就隨即一念照破,當下消滅,更不容其相續,這也就是永嘉禪師所謂的「斷相續心」,參禪的要訣,再也沒有超過這一念了,這已是明確的指出修行的重點。
    從清辯論師的祈禱文就可看出,根本就是六識論者與第八識如來藏根本不相應,這就是應成派的祖師從頭開始就把 龍樹菩薩的中觀解釋錯誤, 龍樹菩薩的中觀並沒有違反唯識第八識如來藏,反倒是應成派的祖師錯解了中觀,以第六識的緣起性空來解釋第八識如來藏 這就是有很多人不認同的地方。
    龍樹菩薩 八不中道並不是斷滅空,是以第八識如來藏為主體。
    由此段文就可看出密宗根本不是佛教
    (這就是宗喀巴毀壞佛法的證據)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此復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經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猶如熟乳凝結之時,與此同時,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阿賴耶識力故,有餘微細諸根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爾時識住,即名結生。(諸有不許阿賴耶者,許為意識結生相續。)
    即由阿賴耶識力故,有餘微細諸根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爾時識住,即名結生。
    此段是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卷一所說。
    諸有不許阿賴耶識者,許為意識結生相續。
    此段是宗喀巴引用密宗祖師第六意識立宗所說。( 這段話的意思是宗喀巴允許密宗祖師以第六意識取代 彌勒菩薩第八阿賴耶識)
    受菩薩戒者有幾條戒是時常在犯;瑜伽戒本經突吉羅法第六不施法戒、第二十一不受師教戒、第三十八不隨他戒、第三十九不隨喜功德戒。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中論》開卷就說: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這是聖 龍樹菩薩很有名的「八不偈」,偈中很明白的點出法界的實相即是空性如來藏。法界根本只有一法,體性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因為此一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即是有情空性心體如來藏之體性;六識論的應成派中觀主張為常住不壞的細意識,根本沒有這八不的中道義。
      空性心體如來藏永不壞滅,由於衪本來不生故從來都不曾壞滅;衪無始以來不滅即無有生,所以不生不滅;如來藏體如虛空,無形無相,本來不生,未來成佛時也不會滅,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衪也依然自在獨存,所以不斷滅,故名不生亦不滅。
      眾生如來藏雖然不斷滅,但含有異熟性,因此生生世世有異熟果報的出生,也就是異熟生;因為有異熟生,才有八識心王及五十一心所法的運作,不停的流注變化,所以說不常。五蘊身心是如來藏所生,身心會壞滅,而如來藏真實不壞,因此說五蘊與如來藏不一;如來藏雖非五蘊,但是如來藏遍滿五蘊身心,兩者和合如一,所以說不異。如來藏不來不出,來者即是事相上的生起,出者即是事相上的消失,有來必定有去,有來有去必定是生滅之法;例如如來藏所生出的五蘊終會老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來來去去,生生世世不斷的生死交替;而如來藏本身從來無生,所以不來 ;既然從來無生,所以從來無死,所以不出。
      又如衪從來不離一切三界六塵境界,所以不出三界一切境界;但又從來不在三界六塵境界中了別,所以不入三界一切六塵境界,所以又名不出亦不入。
      衪又自從無始以來就不斷的出生世世的五陰,不曾遠離五陰,所以說不曾出離五陰之外;但衪又不被五陰所拘束,不是五陰所有,而是五陰被衪所出生,五陰始從出生以來就一直是活在衪裡面,從來不曾外於如來藏而存在,不曾存在於如來藏以外,所以說衪不入五陰之中,所以說衪不出也不入五陰,所以是不出亦不入。
      所以聖 龍樹菩薩的《中論》都在說明如來藏的中道義。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1

      大乘起信論分辨魔事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這是說魔事會破壞定心,在這裡只是稍微指示它的相狀,使人知道應該如何去對治。《楞嚴經》中把魔事講得很清楚,在禪定當中,因為五陰未破而顯現的魔事,共有五十種,深淺不一。有說:或被天魔,諸惡鬼神,精魅魍魎,全部都來擾亂你;或是你的陰魔心魔,自作其孽,都一一詳示,這裡只是略說大概而已。
      文中說「諸魔外道鬼神」指的是在因地中也修禪定,卻因為惡習邪見而墮落在這一類的人,受到禪定氣分的熏發,因此現行而作惱亂。
      說「當觀唯心,境界則滅」的意思:雖然外魔能夠撓亂定心,但這也是由於自己有這樣的惡習,現在因修定而熏發現前,由於自己的心識,寄託在它的外形,所以變影來惱害,因此說是唯心,其實並沒有外來的境界,若是能觀唯心,這些就自然消滅了。
      這是習氣魔。這種魔是因為修行的人過去多生有親近修習佛法 ,執持佛法相沒有忘失,或是修習空見就認為已是究竟了,貪求宿命的知見,所以現在因定而薰發,在三昧中,就顯現這類的事。由於原本修行的因就不正確,所以使他貪著世間名利之事,這正是唯心所變現。
      這是煩惱魔。這種魔是由於過去曾經修習外道三昧,並沒有斷煩惱,現在雖然依佛法而修行,但因為還未進入正定聚,所以熏發過去的舊習,才顯現這樣的事。
      佛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佛於《佛藏經》卷二已經說過:
      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種種諸見,壞我正法 。
      《大般涅槃經》卷七也說過:
      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兩千多年前,佛世尊的預言,千餘年來已在娑婆世界應驗了 ,這就是末法時代正法將滅的象徵。因此,法師入滅後,當時人間已經沒有宗門正法的證悟者住世了,所幸後來有大師再將宗門正法命脈延續下來,乃至擎正法之大纛、建大法幢接引福德因緣具足之學人,得入宗門正道。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 ,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盲昧無知的擁戴;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1

      《佛說當來變經》
      佛告諸比丘,復有三事,令法毀滅;何謂為三:
      一既不護禁戒、不能攝心、不修智慧。
      二自讀文字,不識句逗,以上著下,以下著上,頭尾顛倒不能解了,義之所歸,自以為是。
      三明者呵之,不從其教,反懷瞋恨,謂相忌妒;識義者少:多不別理:咸云少是!是為三事,令法毀滅。
      (出家學佛,不能精進修學了義正法,反習雜句~淺末小經;聞甚深法,不以為喜,諸天流淚,口發斯言,大法欲滅,故使其然、速逝而去。
      在家也可為勝義僧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五:
      ( 現今法師大多屬於無慚愧僧攝)
      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髮,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是名勝義僧。
      「復次,善男子!有四種僧。何等為四?
      一者、勝義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啞羊僧;四者、無慚愧僧。」
      「云何名勝義僧?謂 佛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其德尊高,於一切法自在者;若獨勝覺;若阿羅漢;若不還;若一來;若預流;如是七種補特伽羅,勝義僧攝。」……
      「云何名世俗僧?謂剃鬚髮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別解脫戒,是名世俗僧。」
      「云何名啞羊僧?謂不了之根本等罪犯與不犯,不知轉重,毁犯種種小隨小罪,不知發露懺悔所犯。惷愚魯鈍,於微小罪不見、不畏,不依聰明善士而住,不時時間往詣多聞聰明者所,親近承事。亦不數數恭敬請問,云何為善?作何為惡?如是一切補特伽羅啞羊僧攝、是名啞羊僧。」
      「云何名無慚愧僧?謂若有情為活命故,歸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於所受持別解脫戒,一切毁犯,無慚、無愧,不見、不畏後世苦果。內懷腐敗,如穢蝸螺,貝音狗行,常好虛言曾無一實;慳貪、嫉妒、愚痴、憍慢,離三勝業,貪著利養恭敬名譽;耽湎六塵,好樂婬泆,愛欲色、聲、香、味、觸、境;如是一切補特伽羅無慚愧僧攝,毁謗正法,是名無慚愧僧。」
      金毛窟裡出獅子,野狐巖下出狐狸
      經云:「凡欲度人者,先須求自度。」《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云何救他疾。」《地獄報應經》云:「自不清淨,教人清淨,無有是處。」《蓮宗寶鑑》云:「是故為人師者,有度人之心,而無度人之智,何得端然拱手,空腹高心,不肯親近明師,惟知倨傲,受人禮拜供敬供養。因貪虛譽,實種禍基。」又云:「大凡為人師,欲度第子,要當觀照從上佛祖修行之因地,得道之源流。一一修持,一一成就。既自利己,然後利人……自見本性彌陀,亦教人見本性彌陀。如此用心,豈不是行菩薩行也。師徒各稟正因,同行正道,展轉化度,盡未來際。一切眾生,俱悟佛乘,同出生死。其功德力,豈易量哉。以此為人師,亦何謙焉?其或不然,迷悟兩途,正邪異報,可謂「金毛窟裡出獅子,野狐巖下出狐狸。」若以修學、教授念佛法門作為謀取名聲、世間財物供養、自高慢人心態滿足之手段,則執著於名利,是自誤也。無修證者應親近名師,莫貪名聞利養,否則所教出者 多為能言善道之徒 ,不能教導眾生真修實證。
      受菩薩戒者有幾條戒是時常在犯;瑜伽戒本經突吉羅法第六不施法戒、第二十一不受師教戒、第三十八不隨他戒、第三十九不隨喜功德戒。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 @lolalam6267
    @lolalam6267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沒聲?

  • @BULLSHXTYT
    @BULLSHXTYT Рік тому +1

    唔講你唔知啊唔講你唔知

  • @user-by3xh6uc5b
    @user-by3xh6uc5b 2 роки тому +1

    字幕很小。

  • @user-jm3mi9wq9p
    @user-jm3mi9wq9p 2 роки тому +1

    🙏
    停咁耐…是怕蝕咗嗎?

  • @larryl9778
    @larryl9778 2 роки тому +1

    佛曰:晒口水

  • @user-en7gc9jd4t
    @user-en7gc9jd4t Рік тому +1

    辩经

  • @user-rb8pb4mv7g
    @user-rb8pb4mv7g 2 роки тому +1

    西藏歷史一直低抗大陸佔領以防滅佛法,羅生係咪真係知呢?

    • @jaymeier2915
      @jaymeier2915 2 роки тому +1

      咁到今西藏佛法被大陸滅左未?羅家英係咪去左另一個西藏,而不是中國的西藏?

    • @user-fs4kc5bt5v
      @user-fs4kc5bt5v Рік тому

      ​@@jaymeier2915 人地有意識形態無得好講😊

  • @floracheung4987
    @floracheung4987 2 роки тому +1

    粵劇沒落的原因是制度問題,很難令普羅大眾可以學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