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嗎哪 【路加福音第20章1-26節】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8 лют 2025
  • 路加福音20:1-26
    1 有一天耶穌在殿裡教訓百姓、講福音的時候、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上前來、 2 問他說、你告訴我們、你仗著甚麼權柄作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
    3 耶穌回答說、我也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且告訴我.
    4 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
    5 他們彼此商議說、我們若說從天上來、他必說你們為甚麼不信他呢.
    6 若說從人間來、百姓都要用石頭打死我們.因為他們信約翰是先知。
    7 於是回答說、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
    8 耶穌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著甚麼權柄作這些事。
    ● 主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之後,每一天都進入聖殿教導百姓,晚上出城,到伯大尼住宿。 有一天,主耶穌又進入聖殿,在裡面教導百姓,向他們傳講神國度的福音。就在那個時 候,有一些祭司長和文士,以及長老,前來質問祂。前不久,主耶穌才在聖殿外邦人院 那裡,趕出做買賣的人,今天,這些猶太公會的成員就前來質問祂,憑著什麼權柄、是 誰授權給祂,讓祂作這樣的事情。主耶穌反問他們一件事,要他們明確表態,主耶穌要 他們回答:你們認為施洗約翰所施行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這意思是「從神而來的」), 還是從人間來的呢?
    ● 猶太公會是猶太人中間掌握民事與宗教事物的最高權力機構。他們有一個重要職責, 若是有人自稱是彌賽亞,或是傳說有哪一個人可能是彌賽亞(基督),他們就會針對這 樣的人作詳細的調查,包括這人的言論、行動,包括他所作的事情等等,來判斷這個人 會不會真的是聖經中所預言的彌賽亞基督。當然,他們衡量與判斷的標準,一部分是 看這個人是否滿足他們對於舊約律法的解釋、是否遵行口傳律法的傳統規範,此外, 還會衡量這個人是否符合他們的想像,要來帶領他們推翻羅馬帝國的統治,建立一個 獨立的以色列國。他們曾經去找過施洗約翰,因為有不少人認為約翰可能是基督。他 們也多次窺探耶穌,因為從主耶穌身上彰顯出許多彌賽亞記號的神蹟,也有人爭相走 告,傳說主耶穌所作的事情,更有人直接在經歷神蹟之後,提出強烈的要求,希望耶穌 立刻登基為王,來率領猶太人反抗羅馬人。
    ● 主耶穌問這些猶太公會的成員,要他們回答:到底施洗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裡來的?是 從神那裡來的呢?還是從人間來的?這些領袖們彼此商議,他們不知道怎麼回答才 好。因為他們沙盤推演,假如回答「從天上來」、「從神而來」,這個拿撒勒人耶穌一定會 反問:「你們為什麼不信他呢?」假如回答「從人間來」,這就不得了了,百姓都認為約翰 是先知,他們一定會拿石頭打這些領袖!最後,他們決定這樣說:「不知道是從哪裡來 的!」聽到這樣的回答,主耶穌說:「那麼,我也不告訴你們,我是倚靠著什麼權柄做這 些事!」
    ● 施洗約翰的服事,主要包含三個部份:第一,是傳講悔改的信息,呼召人接受洗禮,表 明向神的悔改,並透過實際的行動,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第二,預備百姓的心 ,迎接即將來到的基督。第三,為耶穌作見證,見證祂就是神的兒子,是神所設立的基 督。假如接受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也就是從神而來的,那麼,自然應該要接受約 翰為主耶穌所作的見證,相信這位拿撒勒的耶穌,就是基督。然而,這些猶太公會的領 袖,基於心中的成見,他們無法接受一個拿撒勒人怎麼可能是基督?一個沒有遵守猶 太口傳律法規定,沒有照著這些規定守安息日的人,怎麼可能是基督?一個與罪人和 稅吏相處在一起的人,怎麼可能是基督?...他們有很多的主觀與成見,使他們一方面 無法否認施洗約翰是從神而來的先知,但另一方面卻無法接受約翰的見證,接受耶穌 真的是基督!其實,他們只要客觀地回到舊約聖經的預言去察看,比對主耶穌身上所 彰顯出來的彌賽亞記號的神蹟,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個人真的是神所設立的基 督。
    9 耶穌就設比喻、對百姓說、有人栽了一個葡萄園、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住了許久。
    10 到了時候、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裡去、叫他們把園中當納的果子交給他.園戶竟打了他、 叫他空手回去。
    11 又打發一個僕人去.他們也打了他、並且凌辱他、叫他空手回去。
    12 又打發第三個僕人去.他們也打傷了他、把他推出去了。
    13 園主說、我怎麼辦呢.我要打發我的愛子去.或者他們尊敬他。
    14 不料、園戶看見他、就彼此商量說、這是承受產業的.我們殺他罷、使產業歸於我們。
    15 於是把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這樣、葡萄園的主人、要怎樣處治他們呢。
    16 他要來除滅這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聽見的人說、這是萬不可的。
    17 耶穌看著他們說、經上記著、『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甚麼意思 呢。
    18 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必要跌碎.那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
    ● 接下來,主耶穌講了一個比喻,是對百姓說的,但是這個比喻的內容,卻是在指出這些 文士和祭司長生命的真相。這個比喻是這樣:有一個人栽了一個葡萄園,然後租給園戶 ,這意思是「農夫」或是「醡酒的佃農」,租給他們之後,這個人就出國去了,在國外居住 了一段時間。到了收成的時候,葡萄園的主人就差遣僕人去向這些佃農收取約定好當 納的果子,但是這些園戶把這個僕人毆打一頓,讓他空手而回。主人又派了一個僕人 去,情況差不多,僕人被打,被羞辱一番,然後又叫他空手而回。主人又派了第三個僕 人去,結果,也被打傷,推出園外。最後,葡萄園的主人說:「這該怎麼辦呢?我要把我 的愛子派去,也許,這些園戶會尊重我的孩子。」沒想到,這些園戶看到園主的兒子,就 商量要把他殺害,因為這個兒子是承受園主產業的,殺了他之後,就等於是把產業搶 奪過來了!於是,他們真的把園主的兒子推出園外,殺害了!主耶穌問了一個問題:這 樣,葡萄園的主人,會怎麼處治這些園戶呢?他會這樣作:他要除滅這些園戶,把葡萄 園轉租給別人!
    ● 這個比喻在講些什麼呢?「葡萄園」代表的是神的選民,從舊約的時代開始,神就透過 先知告訴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是神所栽種的上等葡萄,最後結不出好葡萄,反而結出 野葡萄、酸葡萄。以色列人基本上都知道,神期待他們結出好果子來,而且這些果子是 要獻給神、歸給神的。因此,這個葡萄園要產出果子來給園主,所代表的,就是神要從 祂的選民以色列人、猶太人當中,看到美好的果子,也就是公義、聖潔、反應神的良 善、信實;愈彰顯出神的美善,就表示愈結出神所要的果子。但是,神其實沒有在他們 中間看見美好的果子!神差遣了許多先知,要喚醒百姓,勸誡他們,回到屬神的道路 上,這些先知就是這裡的僕人們。然而,不論是百姓或是領袖,他們都沒有真的聽從神 所差遣的先知所傳講的信息。
    ● 最後,園主派了自己的兒子,這所代表的,就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來到。神的兒子來 到,呼召百姓悔改,接受神國的君王耶穌基督,但是仍舊遭受到許多敵擋與攻擊。主耶 穌這裡說,這些園戶把園主的兒子推出園外,殺害了,這是比喻中的預言,預言主耶穌 將被帶到耶路撒冷城外,在那裡被釘十字架,為世人而死!園主最後決定除滅園戶, 這表示猶太人將會因為拒絕神的兒子,將祂殺害,而遭受審判,與悲慘的命運。園主將 葡萄園轉給別人,這裡的「別人」是能夠結果子歸給神的百姓,這指的是「教會」,教會 是一群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與生命主宰的人,他們領受新的身份,就是神兒女的身份 ,他們也得著新生命,就是屬神永生的生命,當教會跟隨耶穌時,就會結出神所要的果 子,在地上將神的美善與大能彰顯出來。
    ● 在一旁聽見的人聽明白這個比喻的意思,他們意識到屬神的產業要從他們中間被拿走 ,轉給一個新的群體。他們說:「這是萬萬不可的!」顯然,他們裡面有一份驕傲與優越 感。他們知道自己沒有結出神所要的果子,但是他們也不希望屬神的產業從他們中間 被挪走,去轉給一個新的群體!他們沒有因此而降卑下來,在主耶穌面前悔改。
    ● 主耶穌接下來引用詩篇118篇22節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經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主耶穌問他們,「這是什麼意思呢?」「匠人」所指的,就是猶太公會這些領袖,他們棄 絕了主耶穌,要將祂殺害。「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古代用石頭建造聖殿時,所設立的
    第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在房屋的一個角上,成為擺放後續其他石頭的基準。主耶穌是 猶太領袖所棄絕的那塊石頭,卻成為建造教會這個屬靈聖殿最重要、作為基準的房角 石。
    ● 「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必要跌碎;那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這指的是 那些拒絕主耶穌的人,特別是這些猶太宗教領袖,他們將會受到定罪與審判。約翰福 音3章17-18節說:「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拒絕耶穌的 人,經歷不到赦罪的恩典,也無法掙脫罪的轄制,他的結局,就是因為自己的罪而受到 審判與刑罰。
    19 文士和祭司長、看出這比喻是指著他們說的、當時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懼怕百姓。
    20 於是窺探耶穌、打發奸細裝作好人、要在他的話上得把柄、好將他交在巡撫的政權之下。 21 奸細就問耶穌說、夫子、我們曉得你所講所傳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 傳 神的道。
    22 我們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
    23 耶穌看出他們的詭詐、就對他們說、
    24 拿一個銀錢來給我看.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說、是該撒的。
    25 耶穌說、這樣、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 神的物當歸給 神。
    26 他們當著百姓、在這話上得不著把柄.又希奇他的應對、就閉口無言了。
    ● 主耶穌的比喻中,所提到的園戶,其實所指的就是這些誤導百姓拒絕神的領袖,包括 文士和祭司長等。他們聽出來耶穌的比喻所講的正是他們,其實他們很想當下就捉拿 耶穌,但是他們心中害怕百姓,因為感覺這些百姓喜歡聽耶穌講道。他們還是在想用 什麼方法來抓住話柄,羅織罪名,於是,他們派出了奸細去找耶穌,想要在耶穌的話語 中找到把柄,可以把祂交給羅馬巡撫。
    ● 這個人裝作是一個公義的人,來詢問耶穌的意見:「老師,我們知道你所傳講的,都是 正道,你也不會偏私,而是誠誠實實地傳講神的道。所以,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我們 納稅給該撒,可以呢?還是不可以?』」這是一個詭詐而陷人於危險的問題。假如回答 「可以納稅給該撒」,那麼,文士和法利賽人就會指控耶穌背叛猶太人,背叛神的國度, 而且他們也可以激動那些激進的奮銳黨人,來反對耶穌。假如回答「不可以納稅給該 撒」,那麼,撒都該人就會向羅馬巡撫控告耶穌造反!當時,正值逾越節將到,從各地 湧入耶路撒冷過節的百姓,有許多正進入聖殿中禮拜。他們用這樣的問題,想要把耶 穌陷於兩難,不論怎麼回答,都會讓耶穌受到攻擊!
    ● 主耶穌看出他們的詭詐,於是要他們拿出一個銀錢,並且問他們,「銀錢上面的頭像和 稱號是誰的?」他們回答:「是該撒的!」耶穌說:「這樣,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 當歸給神!」原本想要抓耶穌話柄的人,聽到這些話,實在抓不到任何話柄,而且覺得 祂的回答十分特別,他們實在無法應答,只好閉口不說話了。
    ● 「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該撒」代表的是地上的政權。神的子民在世寄居,住在地上 的國度中。在地上的政權治理之下,神的子民也享用這個政權所帶來的好處。因此,透 過繳納稅金,來維持地上政權正常的運作,使得神的子民也能夠在地上的國度享受安 定的日子,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因此,該撒的物,就當歸給該撒。
    ● 主耶穌進一步說:「神的物當歸給神!」神的物是什麼呢?羅馬銀幣上面有該撒像和該 撒稱號,這代表了地上政權的治理者,而這就是該撒的物。以此類推,人的裡面有神的 形像與樣式,神的物所指的,就是「人」!該撒銀幣的存在,說明了羅馬政權的存在,也 表達出這個政權帶給神的子民的好處。人(這個有神形像樣式)的存在,說明了神的掌 權與治理,是在整個世界,是在宇宙萬有之間。神的掌權與治理,使人可以存活,使人 可以蒙受恩典與祝福,因此,將神的物,也就是人自己的生命主權,重新奉獻交給神, 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КОМЕНТАР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