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 區嘉雯 從今以後 HKIFF開幕電影 記者會花絮及傳媒訪問 2024-03-08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1 жов 2024
  • 全片 • 【#第四十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記者招待會-現... #李琳琳 【第四十八屆 #香港國際電影節 】記者招待會-現場直播【#HKIFF 48】或 • 2024年3月8日 琳琳戲份不多(大約20分鐘),在有限篇幅內確立角色形象,餘下大部分時間則由旁人交代Pat的為人,以及她和Angie(區嘉雯)的過往。中間會穿插Angie重複兩人的生活日常,Pat變成空鏡,但避免煽情。導演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教觀眾不必過分投入、能夠保持理智去判斷:兩個人是和睦的室友,還是至親的愛人?
    影片開頭描繪主角的日常生活,行動甚有默契,遇事有商有量。兩人買餸,觀眾以路人視角感受到細微處的親密友誼(當然,可能是好姊妹)。一場中秋家宴,令人想到無線劇集《家變》。Pat是中性化的洛琳,靠自己在事業上的精明能幹,搶奪了大家庭中本屬於男性的話事人之位。雖然電影未能直接描寫Pat的事業場景,但巧妙地將背景置於跟《家變》相似(邊個叻邊個話事)的年代,借飲宴、下棋、分餅三場戲交代人物關係,同時將Pat這個角色表達出來。快速帶過的鏡頭中暗藏懸念(和線索):Pat到底希望怎樣分配遺產? 其間瞥見兩人互動:Angie為Pat夾菜,Pat餵Angie食月餅。導演認為,將食物留給最在意的人,是年長者表達愛的重要方式。影片發展至此,儘管刻意避免談情說愛,但大部分觀眾應該都會認為兩人的關係超出所謂的「老友」範疇。導演暗示,兄長家童言無忌的小朋友,最敏感且真實。
    對普通情侶而言,能夠相敬如賓、融洽相處已屬難得。但作為一對銀幕情侶,有無更加深刻吸引彼此的原因?其實有,就是兩個人對自由的共同嚮往:所以Angie堅持Pat想要海葬。Pat自由自在,溢於言表;Angie嚮往自由,深藏內心--她選擇和Pat一起,而不是嫁做少奶奶。 可惜,Pat死後只能困身於骨灰龕,Angie在跟骨灰龕一樣壓抑的電話亭裏上演了唯一一場哭戲。對Angie而言,太保一家人就像膠袋裡面的金魚,而她愛的人要去遨遊大海。劇本人物關係經過精心設計,用三對平凡男女襯托住A&P這一對。
    Pat在世時,有伏筆暗示Angie其實並不介意和Pat家族分享金錢。只不過Pat去後,房屋成了Angie的感情認證,因此她理直氣壯地想要獨守。Pat家人開始步步逼近,否定兩人的關係,雙方都在混淆情感和法定權利。幸好編劇想到辦法將二者分開:Angie想要情感,Pat家人想要物業,最後各取所需。
    電影用大量篇幅描寫Angie負隅頑抗、明示她跟Pat之間的關係「不是朋友」,但她自己也開始對感情產生懷疑。呆望著兩人一起佈置的燈飾,她遲早想到,原以為不受感情牽絆的Pat,其實左右為難:不捨得讓她回娘家,但兄長一家顯然更需要錢。但她仍然需要Pat的一句話,以恢復對感情的信心。這個故事在異性戀看來同樣有啟發:愛人在生時,對另一半有好處,當然相愛。若愛人已去,再無任何好處,另一半甚至備受打擊,會不會仍然愛你?兩個人如果沒有真正深刻的連結,找一個新的生活伴侶,過往的感情自然就會被淡化。Angie用灑在海面的花瓣證明她對Pat的愛--寄託於對自由的嚮往,將永遠存在。
    影片最後, Pat親自出現,用一種含蓄的方式告訴Angie,她和家人哪一方更重要。 Pat訴說她的身世,那一刻她看起來像一隻可憐的小動物;因為有Angie,她才成為影片開頭所見,敢想敢做、氣度不凡的Pat。所以,Angie才是她的至愛家人。
    電影的主旨,本身不算是爭取LGBT權益,否則劇本應當更多著墨於Pat生前,兩個人在權益方面遇到何種困境。電影甚至也無法解讀為教人寫平安紙,因為遺囑只是一種低效的財產分配方式:打官司不一定馬上能贏,在此過程中,Angie和Pat家族的關係同樣會破裂,甚至變得更加殘忍。Pat電腦裏的影片證明她的願望是Angie跟她的血親永遠是一家人。兩人生前進行財產安排才是應當優先考慮的事,若真正深究起來,故事漏洞實在太多:例如,為何兩人於1990年代買樓時,Angie都有份出錢,居然無寫名(改成1950年代,或者我會信)?再譬如,劇情都應該解釋下,首置印花稅未有實質性影響的年代,層樓為何在Pat個人名下,而不是落公司名下(有更多好處,包括財產分配更加靈活)。
    電影駕馭到的,就是從一個特別而曲折角度,交代了Angie和Pat的關係。如果太貪心想要疊加議題以證明影片本身社會語境夠豐富,反而會暴露(除上述之外)更多漏洞和缺點。
    個人最喜歡開場第一幕。

КОМЕНТАРІ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