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移居美国错过中国捡钱年代,现在移居马来西亚,他后悔吗? 【美国精英移居马来西亚】01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8 жов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48

  • @MalaCantine
    @MalaCantin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5

    这集采访非常有意义,不同维度看待移民,看待美国与中国的角度一阵见血。
    如何联系老罗?
    邮箱:laoluoplj@gmail.com
    微信:marcusluo_my
    请注明来意,谢谢
    老罗使用的美股交易软件,0佣金:j.moomoo.com/0109RW
    更多精彩视频
    澳洲与马来西亚:ua-cam.com/video/6kLVlmBUa-I/v-deo.html
    法国与马来西亚:ua-cam.com/video/-3wMc35yD6o/v-deo.html
    美丽槟城:ua-cam.com/video/O0mGTKA-m1g/v-deo.html
    沙巴亚庇:ua-cam.com/video/1z1_SQyxlQs/v-deo.html
    重庆与吉隆坡:ua-cam.com/video/IYL0jls-m58/v-deo.html
    中国妈妈:
    1. ua-cam.com/video/B23LSxGelfc/v-deo.html (创业)
    2. ua-cam.com/video/Foq3tshsJUI/v-deo.html (被骗到大马)
    逃离美国:ua-cam.com/video/ICH9y6btwW8/v-deo.html
    美国人来到大马不想走:ua-cam.com/video/hpVmNvknIIE/v-deo.html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ua-cam.com/video/WFgQi4l9BNc/v-deo.html
    在英国日本22年,忍受不了,移居马来西亚
    ua-cam.com/video/jOdD6KP0SYo/v-deo.html

  • @jeremyp9950
    @jeremyp995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喜欢这小哥哥的采访,很真实,美国梦碎了

  • @chia727
    @chia72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0

    老羅,老羅,不知道你有關注上海來大馬的一家,頻道 大馬生活家,可以採訪一下他嗎?他現在為大馬社區做著一些慈善,希望可以藉著你的影響力把善意傳遞下去,無言感激,感恩❤

  • @mifangtan5013
    @mifangtan501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很有见識和人生哲理,句句到位👍👍👍

  • @Gundal66
    @Gundal6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Good to have English subtitles so I can learn Chinese 👍🏻

  • @yuanlingzhu9196
    @yuanlingzhu919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我也是和被采访者一样的20几年的移民,几乎观点和他都一致。

  • @weeeee8232
    @weeeee8232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4

    非常棒的一个采访。
    徐徐道来,处世的大智慧,这集真的很精彩。
    非常期待 02。
    21:24 有实力的,不需要门面来 impress 别人。门面弄得再高大上、再精美,也不如“实力” 让人由衷地钦佩。

  • @DK-fn7tz
    @DK-fn7tz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感觉越来越多外国人来马来西亚移居了😂❤❤❤欢迎

  • @kp2024my
    @kp2024my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认同

  • @mifangtan5013
    @mifangtan501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大多数美国人求方便省事,吃的多是加工和冷凍

  • @aniwee17
    @aniwee1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說實話,冷凍蔬菜在美國其中的養分並不比新鮮蔬菜要低。因為美國有很多的蔬菜水果都是從南方或者是墨西哥運送過來的。所以新鮮蔬果都要提早剪採,營養在運輸上面會流失很多。反而冷凍的蔬菜,他是在植物成熟的時候加工冷凍,反而營養成分可以保留下來。
    另外一點就是美國吃素很流行,這不是只有菁英才吃素。普通人也吃。美國有很多動物愛護機構報導養殖動物還有屠宰場的不人道行為,導致很多人民不敢吃肉。另外一點就是美國醫療費用很高,大家上班也沒太多時間去看醫生,所以對健康比較看重,不想得到慢性疾病。

  • @llg4116
    @llg411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城市建设不光是看外在或容貌,更主要的是对民生有无改善。中国在公共设施上的建设是值得称赞的

  • @serenepoh5606
    @serenepoh560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If one keeps thinking about the previously missed opportunities; you won’t be able to see the opportunities staring in your face. What a pity.

  • @WwoJakkk
    @WwoJakkk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good interview. smart subject

  • @onebit1381
    @onebit138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San Jose downtown

  • @susanchin7717
    @susanchin771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2

    往回看是没有意义的,向前走,条条大路通罗马。

  • @njadwards
    @njadwards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他计算机在美国十几年,赚的不比在国内房子增值的少,最少持平。今后就感激自己出来了。

    • @keyboardmanyoutube3189
      @keyboardmanyoutube3189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You have no idea… 如果国内一线有2-3套

    • @llg4116
      @llg411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你对美国房产的持有成本一无所知。除增值外,每年房产税、保险、维护费等等不用计算吗?我曾经跟我亲戚比较过同等价值的上海房产和新泽西房产。粗算大约32年左右的时间,新泽西房子的各项支出加起来已经等于当年的买房费用了。另外美国房子增值,所有以上费用也会上涨。比较上海的房子,几乎没有持有成本,即使70年后再交一次税,也没有多少,和房产价值相比,不值一提

    • @njadwards
      @njadwards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llg4116 呵呵,我当然知道,我说了他在美国赚的全买房了?再说全美各地的房产税率有不一样。你用你的新泽西套湾区?另外国内70年以后交多少谁也说不上(还不提70年如果不维护以及早期房子的质量)。现在国内房地产如果没套现你亲戚还笑得起来吗?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吧。另外网络发言不要对别人说你对XX一无所知。就说你有不同观点就好。

    • @llg4116
      @llg411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njadwards 新泽西房产税是高,但是湾区总体房价更高,所以房产税总额也不低。我本人在国内有三套房,在美国有两套房,美国房产持有成本就是比国内高,这是事实。现在国内房产市场下行,的确跌了不少,上海核心区的房价比较最高时跌了20%左右。但是还是要看你是何时入手的。本人最早一套上海市中心的房子是99年入手的外资项目,品质一直维护的很好。前两年最高价时的价值是购入时的20倍,即使现在下行20%,也不足为虑。另一套是09年金融危机时入手,现行市场价格也是购入时的3-4倍。不动产本来就是长期投资,cash flow没有问题的话为什么要套现?国内目前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期,现下低迷不代表未来。美国不也经历过08年的次贷危机和现时的通胀吗?关于国内房产70年后交多少税,中国已经出台过文件了,你自己可以查,我当时读完的印象就是和房价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数字就不记得了。
      好吧,我说你“一无所知”说的太直白了,我收回,抱歉引起你不适。但是我想说,国内很多人会被你这样的信息误导,说部分事实而不是全貌,但是整个意思就被twisted了。
      最后想说,出过国看过世界的人应该会更加客观,就像今天视频中的这位。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和历史、文化都有关系。中国真的没有那样糟糕,西方也真的没有那样高大上。但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的嘲讽真没有必要。

    • @njadwards
      @njadwards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llg4116 首先恭喜你再合适的时机入手了国内的房产,但你的年龄和入手的时机显然和这位受访者不一样。他的时间出国国内房地产涨十倍,他的工资(IT)加股票投入(按大盘算)又可以有是被原来国内收入。另外对国内总体行情(包括楼市)的预测我们显然不一样,真正能够从房地产完整套现是很难的。最后希望你的判断是对的(这个留待检验),我对国内的判断是中短期(二三十年)经济再也起不来了。各自保留自己看法为好。

  • @bearz5918
    @bearz5918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新鲜食物其实还是供应能力。和精英不精英没关系。美国那种地广人稀,人工成本那么贵的地方种的东西都是换算经济价值,能按照马来西亚这么吃就不符合规律了。 同样马来西亚所谓的‘’新鲜‘食物,放到两广人看也都是冻品次货

  • @YuChen531
    @YuChen53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7

    这个嘉宾的维度好高
    看东西也比较客观,不像只关在中国一辈子的中国人的封闭和自豪的思想
    出过国的,看的人材专才社会多了,反而谦逊

  • @joseph54321
    @joseph5432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5

    我也是在美国搞计算机的,很好奇他怎么这么年轻就去大马了,大马适合退休。我猜要么是财富自由了,要么是找了可以remote的工作。

    • @MalaCantine
      @MalaCantin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0

      他可以远程工作

    • @joseph54321
      @joseph5432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MalaCantine 时差这么厉害的远程工作,很少有公司能接受,除非他是创业性质的工作

    • @DavidH-iy3ct
      @DavidH-iy3ct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正是由于年轻,而计算机工作又不是可以稳定一辈子的工作,所以找个生活成本低的国家半工作半躺平。

    • @joseph54321
      @joseph5432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DavidH-iy3ct 其实可以稳定工作一辈子的

    • @DavidH-iy3ct
      @DavidH-iy3ct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joseph54321 一辈子很长一眼望不到头,也许就是想提前躺平的原因。

  • @lilyloh5544
    @lilyloh5544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Where’s this place in KL? Look nice

    • @stmpo5595
      @stmpo5595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This is Silicon Valley in KL

    • @jerrytom9846
      @jerrytom984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stmpo5595 You naughty dog😛

    • @yeowchongong5608
      @yeowchongong5608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This is greatest country in the entire universe -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 @kdudeusa
      @kdudeusa Місяць тому

      San Jose, California Downtown

  • @zhusiying9111
    @zhusiying9111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我才不管因为阶层影响饮食 ,怎么科学怎么吃。哈哈哈,我吃的蛮科学的。

  • @hutong9583
    @hutong9583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被采访者说在中美两国受过教育,更客观理性了,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这句话本身就很绝对,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为什么不去朝鲜留学?为什么创新总在美国和其盟友?还是不要出去留学了,白瞎了父母的钱。基本逻辑矛盾…😂😂😂

    • @phang5700
      @phang57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好中有壞
      壞中有好。

  • @sxy2378t
    @sxy2378t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未必是错过吧,在 2010, 2014年都回中国工作过,也并没有捡到钱。没有一线城市户口的外地人能有啥捡钱机会😮

  • @fluritho3486
    @fluritho348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啊,这就没啦?🥲

    • @MalaCantine
      @MalaCantin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下一集在周六发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