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核能安全嗎?比爾蓋茲第四代核電廠動土!儲電技術竟然取經太陽能?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6 вер 2024
  • 了解中央存款保險 → www.cdic.gov.t...
    本次品牌合作為中央存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延伸閱讀 //
    核電廠首次商業運轉|科學史上的今天:10/17
    pansci.asia/ar...
    放射性廢棄物如何處理?廢爐需要大家共同思考--《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
    pansci.asia/ar...
    // 參考資料 //
    www.popularmec...
    www.wsj.com/ar...
    www.terrapower...
    www.nrc.gov/do...
    www.sciencedir...
    news.pts.org.t...
    www.nature.com...
    // 製作團隊 //
    主持:泛科知識 #鄭國威知識長
    企劃:謝富丞
    腳本:謝富丞
    剪輯:蘇庭緯
    想和我們有更多互動嗎?加入會員 ► lihi1.com/BWeoe

КОМЕНТАРІ • 858

  • @PanScitw
    @PanScitw  25 днів тому +2

    了解中央存款保險 → www.cdic.gov.tw/main_ch/index.aspx

  • @user-zf3qw1ji5i
    @user-zf3qw1ji5i Місяць тому +61

    深入淺出好理解!把脈絡跟優缺點都講到了。能透過一集節目窺探首富的能源投資計劃真的很值得,感謝製作團隊

  • @kristoff6185
    @kristoff618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8

    第四代反應爐這個設計真的很不錯,用過高階燃料棒還可以再拿來繼續使用,把這燃料棒能利用的東西給榨乾,反正一堆高階燃料棒很多可以用很久。當然,與核融合並用,雙管齊下產生更多的電能。結束石化燃料的使用,以達到環保的目標前進。

    • @user-hh4mz2bj7n
      @user-hh4mz2bj7n Місяць тому +28

      @@kristoff6185 核融合還遠的咧……而且有核融合誰要核分裂?

    • @user-qc7hc1xr6x
      @user-qc7hc1xr6x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

      如果可以利用用核融合發電,早就不需要用化石燃料發電了😂😂

    • @carlol4590
      @carlol459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事實上很早就有目前第四代各種反應堆的理論 .因為美國巴巴要作原子彈😅 選擇了最危險的一種來開發 .
      (第四代廢料中沒有那些物質 )

    • @terry1708
      @terry170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猜猜世界上第一座商用第四代核反应堆在哪?
      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球床反应堆。
      甘肃釷基熔盐反应堆建成调试中。
      对岸福建霞浦在建造的就是钠冷快堆。
      对了,俄罗斯的钠冷快堆进度也不错。

    • @user-pp1xn9er6h
      @user-pp1xn9er6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terry1708你要不要猜看看,世界第一座使用第四代核技術的核電廠在哪裡啊?單論發電成功又有哪些國家?為什麼有能力第四代技術核電廠不用,反而用第三代改良版啊?

  • @user-qj9yg8gp8n
    @user-qj9yg8gp8n Місяць тому +73

    把目前的高階核廢料進一步利用本身就是很高的價值了,未來只要幾個主要的國家使用,順便去化目前現存的高階核廢料,然後一邊發展綠能就非常完美了。
    另外對台灣有幫助的應該是熱儲能技術吧,希望可以好好發展!

    • @samtsou
      @samtso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沒這麼簡單,那個新進國家會幫你作核廢料再生工程的? 現在的國際核能公約就是誰用核能發電,誰就自己去處理自己產生的核廢料為主要原則,不然就自建核廢料再生工廠,還得讓人不擔心你會作核彈。

    • @-9527-
      @-95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如果鈉可以儲能 , 台灣應該也要考慮 , 譬如燃氣發電廠給鈉加熱做成介質儲存起來 , 後端就大同小異當成備用電源 , 未來讓台灣的地熱發電慢慢跟上來 , 綠能短時間還不可能取代傳統發電廠 , 就算是儲能也是要發電廠多餘的電力啊 。

    • @-9527-
      @-95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samtsou 台灣現在非核就表示 , 未來沒有核工人才了 , 高階核廢料要存放幾萬年那些都是要成本的 , 當然未來如果開發第四代核電還可以把高階核廢料轉成低階核廢料 , 低階核廢料就安全許多人 , 而核融合是幾百年以後的事情了 。

    • @-9527-
      @-95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核融合說不定是天價的產物 , 而且應該是幾百年以後的事情了 。

    • @ER1775
      @ER1775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鈉愈到水會爆炸,所以,不能有任何水蒸氣跑到鈉裡面,保佑吧

  • @bonjoetainan
    @bonjoetainan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

    很優質的專業解說,繼續加油!

  • @user-cj8xm9uk1h
    @user-cj8xm9uk1h Місяць тому +29

    融鈉是很可怕的東西。接觸空氣就會劇烈燃燒,也無法用水和二氧化碳撲滅。除了不能滲漏之外,管壁溫度也要持續維持在融點之上,否則凝固逐漸變窄之後管線就廢了。融鈉的幫浦要怎麼維護和檢修都是惡夢,一旦運轉之後就只能一直運作下去。融鹽則省去不能接觸空氣與撲滅火災的最大問題,雖然超高溫管道的長期運作困難點依舊存在,但是比較能長期運作。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感謝回饋

    • @user-bg7dm8zb2l
      @user-bg7dm8zb2l 29 днів тому +2

      所以可以預見的未來,將會引發無法挽救的大災難,這是在鋼索上跳舞!

    • @fannewman4916
      @fannewman4916 10 днів тому

      @@user-cj8xm9uk1h 高压水蒸汽会爆炸,融钠会剧烈燃烧。
      没办法,都危险。

    • @weiye8830
      @weiye8830 10 днів тому

      到印度多买几个阀门作备用

  • @help3520
    @help352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5

    0:40 漏了最後一句 別人小虧我破產(X

    • @qqqqweasd123
      @qqqqweasd1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唉呦 政府開始認同核能了優 呵呵

    • @user-yr8hk3bn7b
      @user-yr8hk3bn7b 20 днів тому

      看得出來 對某些群體來說 就事論事 真的很困難

  • @ptes9761512
    @ptes976151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

    很喜歡這次的議題,資訊豐富跟細緻,支持

  • @linyengen
    @linyeng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35

    支持科普頻道~~~!!

  • @moco5360
    @moco53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超級優質的節目❤❤ 真的很愛😻😻

  • @tne01
    @tne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26

    樂見其成,有進步都是好的 👍

  • @user-ni4bv7sd6q
    @user-ni4bv7sd6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

    看完,覺得西班牙那個鏡子發電塔還比較酷XD

    • @r13974682
      @r139746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可惜台灣土地不夠大

    • @yutongluo4628
      @yutongluo46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中国新疆也有镜子熔盐发电站哦。

    • @tinyboy789
      @tinyboy78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那比較適合沙漠地帶

  • @Dean-0104
    @Dean-0104 Місяць тому +47

    順便看了一下目前的發電比例
    81%是火力...

    • @user-sw6qr2db5r
      @user-sw6qr2db5r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24年6個月,大陸綠能發電總裝置比例53.8%, 發電裝置容量達16.53億千瓦。

    • @DD-kd9lq
      @DD-kd9lq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還有新興火力發電計畫 台中還在再多2組 讚啦

    • @user-hr5sb1pg5d
      @user-hr5sb1pg5d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核能?重啟個屁!

    • @LLSemi
      @LLSemi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user-sw6qr2db5r 裝置容量比不等於發電量,不要讓人笑話。綠能的容量因數只有20%左右。風場日照更差的甚至更低。比較綠能從來都是用發電量來比較。

    • @user-sw6qr2db5r
      @user-sw6qr2db5r Місяць тому

      @@LLSemi 笑話?請問台灣綠能裝置容量是50%?大陸完成綠能發電量53.8%需要幾年?台灣需要幾年?另外你說大陸綠能發電20%是錯誤數據,2024年6個月大陸綠能全部發電量35.1%,較去年同期增加22%,2025年增速會更快。

  • @歸虛
    @歸虛 Місяць тому +22

    核融合反應的啟動需要先消耗巨大的電力來啟動,
    所以核融合電廠還需要自備著一個火力發電廠或是核分裂發電廠。
    以防萬一的情況下 還能自行獨立啟動來發電。
    大陸也有滋生式(增殖式)反應爐呀 前幾年還看過他們的厲害國"宣傳影片"
    滋生式反應爐 必須用較高的鈾235濃度的核燃料棒 才有足夠的中子去撞擊其他沒有放射性的鈾238 轉變為有放射性的元素。
    但因為濃度較高 因此在萬一的情況發生時 核汙染會比較嚴重
    故而早就有這技術 卻後來逐漸棄之不用 減少使用,到幾乎只剩想做核武器的國家還保留這種核反應爐。
    另外一種熱門的是釷元素反應爐

    • @-9527-
      @-95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核融合真的太遙遠了 , 大概是幾百年以後才能真正實現商業化 , 而且核融合電廠有可能是天價產物 , 第四代核電廠反而比較實際 , 把過去用過的高階核廢料全部重新榨乾變成低階核廢料反而更安全 , 而且高階核廢料根本沒人要且危險還要儲存幾萬年需要更多的成本 。

    • @yutongluo4628
      @yutongluo46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不一定要铀235,直接用少量钚239来做铀238的润滑物品,产生钚239,效果更好,而快中子钍熔盐堆大陆已经商用了,快中子贫铀熔盐堆大陆已经发电在试运行发电中。

    • @歸虛
      @歸虛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9527- 不會到幾百年啦 不過其發電效率也是"慢慢提升"
      現在的發電功率因數還不到1.0
      起碼要到2.0以上才會進入初步商轉
      3.0以上才具有利潤
      但也如同這個影片的介紹一樣 以前核分裂發電只運用到鈾235的0.5%效率
      到第四代可提升數倍
      同樣的核融合 可能在50~100年之內進入初步商轉測試
      沒大問題後才逐漸普及 並逐步提升效率
      可能200~500年後才達到真正普及化運用
      當然也要看這50~100年內是否能在湧現一批如愛因斯坦薛丁格般的天才
      如果有便能加速 科技研發速度

    • @歸虛
      @歸虛 Місяць тому

      @@yutongluo4628 鈽239只能在鈾的核反應中產生 半衰期短 並沒有天然礦產可以開採。
      進行核反應後產生的鈽都是極少量而已。
      可不是用上一份的鈽239或鈾235 它能產生兩份的鈽,能產生有5%可能就要偷笑了。
      這也意味著它(鈽239)的量少價格貴。還要經過提煉才能得到可用的純度。
      滋生式反應爐長時間進行核反應的話 能達到20%~40%的"鈾238"轉變成具有放射性元素(如影片中是複雜的核反應 有很多種放射性元素)
      可能就到頂了 【可不會越產越多 越產越強】。
      只是盡可能的榨出汁來。

    • @shihjehwu4193
      @shihjehwu41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核融合反應的啟動需要先消耗巨大的電力來啟動,如果以超高能量雷射促發超高濃度電漿可以核融合反應,但一進一出必須是正的才能持續運作

  • @davidhuang9832
    @davidhuang9832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過去使用鈉冷卻的反應爐都有鈉洩漏的問題,日本的百億美金實驗反應爐還沒正式運轉就報廢了,其原因就是高溫的液態納必須將熱傳導至水才能產生蒸氣推動渦輪,而流動著液態納的管路隔著薄薄的管壁接觸著會和鈉激烈反應的水,可想而知問題的棘手。Natrium的反應爐似乎是用熔鹽(molten salt)的熱循環來將鈉和水分離,熔鹽將熱從反應爐核心帶出輸送到熔鹽的儲熱池,再經過熱交換產生蒸氣,一方面隔開鈉與水,另一方面讓供電能針對電網中綠能的變化而快速調節,似乎是一個因應未來能源需求的好方案。如果這樣的反應爐證實可行,未來核廢料的問題將大致得到解決,鈾238也能用做燃料,使得未來的能源供應無虞而廉價,希望看到這一天的來臨。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的確,感謝回饋

    • @TWALBEVA
      @TWALBEVA Місяць тому

      這些都是可能行得通,但需要大量驗證才行的方案
      所以才說這是"實驗性"的發電廠,離最終方案還很遠.....預計2040年之前,應該都不會真正產出新一代標準

    • @glock58
      @glock58 10 днів тому

      @@TWALBEVA 2040也不遠,技術研發成功光靠專利費錢就賺不完了,更別提還有技術落後國家的建造與維護需求,可以創造一堆高階工作機會,賺一個世紀還吃不完,為何美國政府、富豪與中國政府要斥巨資蓋廠做實驗?比起台積電,這才是真正的護國神山

  • @raynorchen6669
    @raynorchen666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中央存款的業配,可以呀

  • @jxx4612
    @jxx4612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

    既然说了聚能太阳能发电的好处,其实也应该说一下这个设计的最大弊端,被誉为飞鸟屠杀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基本上这种太阳能发电设备方圆不知道多少里是真正的飞鸟绝迹,这是以环保为目的的项目上不能说最大但也是榜上有名的失败之作,这也是新型太阳能发电都采取电转换的一个重要原因。

    • @taichlon623
      @taichlon6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就事論事辦不到嗎?他要介紹的是裡頭的儲能系統,又沒有說這個項目對環境毫無影響。

    • @yzs7859
      @yzs7859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在大陆的西部,甘肃,青海有大量的太阳能发电站,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偏远干燥荒凉的地带,周边别说鸟了,热的虫子都很少。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感謝回饋,的確是值得提

    • @LLSemi
      @LLSemi Місяць тому

      @@jxx4612 CSP有兩種,如果是沙漠裡面本來就沒有飛鳥,如果有飛鳥的區域可以使用油性介質CSP,甚至還有更小的單碟式CSP。

    • @fannewman4916
      @fannewman4916 10 днів тому

      @@jxx4612 保护鸟类,还是保护地球不升温?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之前只知道鈉的活性很大,原來還有這樣的應用,不過看起來似乎還不易普及

    • @lookout6074
      @lookout60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感觉那么多的钠好危险,比水危险多了😂

  • @HDSam6041
    @HDSam6041 2 дні тому +1

    08:55,如果能夠結合『諸葛亮 - 八卦陣』應該會有意外收穫~

  • @nooin
    @nooin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結果整篇亮點是鈉的儲能技術 ...
    而且現有各種發電廠可能都能用 ...

  • @glock58
    @glock58 10 днів тому

    政府應該考慮融鹽儲能應用在地熱發電的可行性,另外可以在核1、核2場內建造快中子反應爐的實驗設施,一方面培養下一代發電技術研發所需的人力,一方面爐心內的高階核廢料的處理問題也能暫時得到解決

  • @user-eg1zk7ds4i
    @user-eg1zk7ds4i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希望能成功啊!就能解決電的問題

    • @sam88822
      @sam88822 Місяць тому

      先確定台灣人民ok🙃,一堆人用愛發電,抵制核能,但還是吹冷氣

  • @abcd703128
    @abcd7031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感謝分享科學知識!

  • @vincentlo1022
    @vincentlo1022 8 днів тому

    第四代核反應最大的重點及賣點就是核燃料棒使用率高於現行的0.5%,也就現行核廢料是能重生利甪的。
    但論安全性,就是得去解決腐蝕性問題。至於很多非核能專業的人都總愛說核能不安全。
    所以台灣是否能全盤用上乾淨的綠能之一的核能,還是得等政府有Guts的強硬執行建設。
    不然蓋得再安全還是會被政治打入深淵,讓台灣缺電發展產業及經濟的無限停擺。

  • @samtsou
    @samtsou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鈉冷SFR不是現在就有的技術,過去早有應用過,結果以鈉的活性卻是嚇死人。不管你是用何種材料封裝高溫液態鈉,最終都會被腐蝕洩漏,何況萬一有天災,地震。
    所以要玩就請國外各先進不怕死的先玩個幾年,沒出事再來說吧。

  • @twrandy
    @twrandy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用液態金屬當冷卻劑,怎麼想都覺得很危險,再多安全措施都有不可忽視的失效風險,要不核能事故就不會出現了
    氣冷石墨堆從原理上來說就不可能失控,為什麼不多投資在上面呢?

  • @paiwanhan
    @paiwanha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光是可以大量提煉出鈽就代表美國不會想讓快中子核反應爐擴散了。TES在很多發電技術上都可以用也不是快中子滋生才有。

  • @chi-jenyang9752
    @chi-jenyang9752 Місяць тому

    之所以叫做Natrium而不叫做Sodium, 就是因為鈉金屬是非常危險的物質,為了避免民眾恐慌,所以改成一個一般人聽不懂的名字,建議以後也不要叫做核電廠,可以叫做紐克利爾(nuclear)電廠

  • @plustreasure5223
    @plustreasure52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那行波計畫被忘記了嗎? 聽行波好像比較重要因為太多核料 C

  • @ER1775
    @ER177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不看好SMR小型化,因為使用鈉反應,必需保證不能碰到水

  • @raven_wu
    @raven_w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A、C,在現在核融合的發電技術沒有完善之前,其實第四代電廠感覺是不錯的投資,但是鈽235 的部分應該是只要嚴格管控就是。

    • @DavidZhouZ
      @DavidZhouZ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要有足夠的錢跟時間,你看第四代已經玩多久了,又有多少人花了一堆錢最後還是決定放棄,而且現在都是實驗性質,還沒達到已驗證可商轉的程度,所以錢錢很重要,若是私人或專制政權投資比較可以走長久,show me the money💰💰

  • @jckuo5773
    @jckuo5773 Місяць тому

    核電是比較難控制追踪負荷調控發電功率,所以需要搭配儲能裝置以適應現代電網像充電樁這種動態負荷變化。 日本發展過鉛冷的第四代核電站,結果意外停機以後鉛凝固在管路裡面整個報廢而放棄。新一代核技術面臨最大問題是很難找到可以建造實驗場地,基於對核電安全的疑慮,沒有地方願意當白老鼠!所以泰拉能源發展極為緩慢。

  • @user-59fuc5k5china
    @user-59fuc5k5china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其實太陽能面板是可以運用在集光式儲能發電裝置的,一般太陽能面板的光電轉換率極低,依照太陽能面板的良莠僅有13%~35%的轉換率,剩下的就成了廢熱自行散掉,要是將低光電產量的超厚太陽能面板,安裝至集光式轉換裝置上的話,這樣就可以將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95%上下了☺☺☺☺☺☺☺☺☺☺☺☺☺☺☺☺☺☺☺☺☺☺☺☺☺☺☺☺☺☺☺☺☺☺☺☺☺☺☺☺☺☺☺☺☺☺☺☺☺☺☺☺☺☺☺☺☺☺☺☺☺☺☺☺☺☺

    • @LLSemi
      @LLSemi Місяць тому

      想的美,有個東西叫聚光型太陽能板,叫做CSPV,原始應用在衛星太陽能。只要是PV就不能承受高溫,必須用冷卻系統冷卻PV。所以無法無限制的像CSP聚光。
      再說了,PV都是要降低反射率,讓光線進去面板不再反射出來,而聚光型熱電卻是要增長反射率,聚焦到介質。這兩個科技是相反的。

    • @user-59fuc5k5china
      @user-59fuc5k5china Місяць тому

      @@LLSemi 我和閣下的畝侵之間的釁特徵也是相反的,所以我才放的進去啊

  • @KolasKisa
    @KolasKisa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可以講下最近的核融合嗎?? 感謝老闆

  • @xinorca2589
    @xinorca2589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比爾蓋茲真的一位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富人

  • @zeta4687
    @zeta468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能回收現有的高階核廢料是個很好的點
    剛好可以解決台灣一堆用過燃料棒搞不定的問題
    蠻可惜政府對核電一刀切的態度

  • @Hanson69tw
    @Hanson69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貴節目太偉大了 已訂閱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誇獎了,但感謝支持

  • @chiuyao-ting2165
    @chiuyao-ting21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還有兩個我覺得有趣的
    釷基核分裂
    和美國的 Helion 核聚變

    • @yutongluo4628
      @yutongluo46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钍和贫铀堆大陆都已经发电了钍的已经商用了,贫铀堆大陆试发电一年了,离马上商用不远了。

  • @woodho7077
    @woodho70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單單 鈽239 的核武問題,大概就無解了。 台灣大概就無法被允許使用。 政治問題,不是商業能解決的。
    另,再生能源會愈來愈多,成本愈來愈低。
    考慮國際大廠要求的綠電問題,目前台灣還是會往這邊發展。火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核融合哦… 大概有生之年,沒機會看到。 喊了超過 70 年了吧?? 再等吧… 重力無法破解,大概也就無解。
    很多事情,在物理已經沒有太多秘密的年代,並沒有這麼樂觀。

  • @-9527-
    @-95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如果鈉可以儲能 , 台灣應該也要考慮 , 譬如燃氣發電廠給鈉加熱做成介質儲存起來 , 後端就大同小異當成備用電源 , 未來讓台灣的地熱發電慢慢跟上來 , 綠能短時間還不可能取代傳統發電廠 , 就算是儲能也是要發電廠多餘的電力啊 。

    • @jimmychen2280
      @jimmychen228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這種儲存方式了不起兩三天,而且根據容器保溫程度必然會衰減,台灣儲氣量能用一週,管線沒外洩不會衰減,你怎麼會用好儲存的形式去轉換成難儲存的形式呢
      要也是用太陽能或風能去存吧,而且這有更高效率的蓄電池組,用熔鹽儲存是因為那種大型反射鏡本身就是用高熱發電的,硬要把電能轉成熱能去儲存只是在繞遠路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是用硝酸鈉跟硝酸鉀

    • @ButterCatz
      @ButterCatz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需要儲能的是綠能這種不穩定的發電,燃氣這種可以快速調節的基載能源不需要電池。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燃氣本身就能快速反應了,而且很貴,再搞儲能根本多此一舉墊高成本

    • @n46928739
      @n46928739 Місяць тому

      @@ButterCatz 只有『產地管輸』的天然氣才是『基載能源』。
      台灣跟日本這種沒有自產、需要靠LNG輪運輸的天然氣並不是『基載能源』。

  • @swwei
    @swwei Місяць тому

    建議PanSci 關注 丹麥的 哥本哈根原子能 (Copenhagen Atomics)的主張,
    這家公司的熔鹽式滋生核反應爐設計非常先進,目前只差正式「點火」。

  • @outoftime666
    @outoftime66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

    我家想要安一個小型的核能 生在輻中不知輻

    • @dching3437
      @dching3437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那你會變成一個很有輻氣的人~

  • @lionpower5349
    @lionpower5349 Місяць тому

    連續月芝加哥鈾(URANIUM)的期貨價,如果漲價了,是否會讓核電場的成本也上升?電價是否也會跟漲價?

  • @kaideechu
    @kaideech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我還是會先壓寶在 Small Modular Reactor (SMR)。

  • @user-on3zz7nm1z
    @user-on3zz7nm1z Місяць тому

    好棒的影片
    影片中提到"鉛冷"是不是用鉛感覺會比鈉安全,至少活性沒那麼大

  • @user-vf2yn5lz1k
    @user-vf2yn5lz1k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有沒有可能現在的核礦是上文明的核廢料

  • @denon3801
    @denon38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比較好奇這中間只要有一個環節出錯造成核事故,造成的災害對比過去傳統用水的差別,任何構建這類設備就是準備好萬一不 幸炸掉的準備,蓋在海邊不也是除了散熱外也能遠離人口密集區,台灣最難搞的就是地方太小完全沒有承受核災害的能力,研究應該也會知道萬一發生事故會產生怎樣的風險。

  • @jetta6241
    @jetta6241 Місяць тому

    這樣的熱儲能技術似乎台灣很需要,另外,高階燃料棒有機會再利用真的很棒,但是會不會核融合先決解它的主要問題?

  • @arbiter7234
    @arbiter723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影片講得真好

  • @fushihchen5863
    @fushihchen5863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押核融合。

  • @ace50740
    @ace50740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一個核電廠湊齊了:
    會自己產生更多核燃料的反應堆
    活性超高的納金屬熱交換劑
    常作為炸藥的硝酸鉀融鹽儲能劑
    想想就刺激

  • @Usersdfcfhb
    @Usersdfcfhb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既然要突破技術,為什麼不用超臨界二氧化碳?

  • @hsiao369840
    @hsiao369840 Місяць тому

    C 期待物理學早日突破核融合技術。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這東西不知道能不能用來產氫。目前好像只有鉛冷有硫碘反應的研究
    另外,快中子爐原理上就跟核武背道而馳了,硬要說核武擴散有點牽強

  • @dxe666tw5
    @dxe666tw5 2 дні тому

    只能說,重點不是夠不夠安全,而是最後的核廢料,只要人類沒有辦法處理,那核電就是一個必須要限制的發電方式

    • @PanScitw
      @PanScitw  2 дні тому

      其實定義「可不可以處理」就是一個還沒有獲得共識的事情。

  • @user-pd5ym6ng3y
    @user-pd5ym6ng3y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6 Dec 2023 - 山東興建的全球首個第四代核電站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有注意到這個新聞

    • @user-uw1uk4uw1g
      @user-uw1uk4uw1g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山东的是高温气冷堆,最应该关注的是甘肃武威的钍基熔盐堆,前途无量。

    • @user-pd5ym6ng3y
      @user-pd5ym6ng3y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uw1uk4uw1g 所有安全,相對淨淨的發電都可留意,甚至核融合😁

  • @hwang6915
    @hwang6915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四代堆除了钠冷铅冷,还有气冷呢。山东已经运行的世界首座四代堆用的是气冷。

  • @0723kenchin
    @0723kenchin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可以講解已商轉的中國第四代核電技術與比爾蓋茲的四代核能技術差異嗎?

  • @LLSemi
    @LLSemi Місяць тому

    CSP太陽能聚熱電廠已經發展三十年了,目前全球大概有四五十個商轉的大型發電廠。CSP的問題是在雲層多時的台灣不適合反射鏡聚光,台灣可以研究小型的單一史特靈發電機的單一碟片反射聚光太陽能。
    另外一件事,作為TES的介質,如果用油管儲熱的溫度不高大概三四百度攝氏,所以效率不是那麼高,但是熔鹽的溫度可以達到七百度左右,冷卻之後卻會在管線當中冷卻固化,這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可能要用集中換熱解決,所以CSP到現在都不太適合分散式的小型場域使用。
    另外一個該注意的重點是,TES系統儲存熱量,未來如果材料進步,是否有可能到電網儲能的效率,溫度越低,作為儲能的輸入輸出比越差,一度電進去再出來只剩下0.3度。如果溫度可以再提升,那大型儲能的便宜電廠就可能出現。
    目前儲能最好的,最便宜的,只有重力類的PHES,還有壓縮空氣的CAES,台灣的東部海域有深海海溝,也適合發展CAES,這是台灣可能的未來。

  • @sukuijul
    @sukuijul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Natrium乃英文Sodium之拉丁文拼寫,讀音要跟拉丁文,因此tuber的讀音錯了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啊,的確是,感謝提點

  • @MrJohnsonhsu
    @MrJohnsonhsu Місяць тому

    鈉鹽將熱導到水來加熱
    接觸面有洩漏就爆了
    如果是油呢?

    • @user-et6kg1hq3c
      @user-et6kg1hq3c Місяць тому

      油的熱傳導太慢,無法達到散熱的功能

  • @user-my7jy4hf6e
    @user-my7jy4hf6e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科學就是不斷的在前人的努力上再努力

  • @eric880000
    @eric8800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核能 只相信 核融合
    然而 從年輕等到老
    EM畢業生經過

  • @skinnercyee
    @skinnercyee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再怎麼安全的技術都需要有人來管理, 有人就會有風險, 我選擇出問題時影響最小的發電方式

  • @level0323
    @level03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如果把鏡子版的太陽能廠的聚光設備改成凹面的聚光鏡 效果會更好嗎?

    • @-Skillful-
      @-Skillful- Місяць тому

      這要考慮受光面積、幾何形狀,是否需要如此精確?材料是否能承受?
      試問:假設受光面有 1 公尺平方,是否有需要用到拋物鏡聚焦到 0.1 公尺平方範圍?

  • @empty2017
    @empty201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沙漠的新利用方法,覺得欣慰

  • @UCK6cMnJmIlIBB8SDnbrbOkQ
    @UCK6cMnJmIlIBB8SDnbrbOkQ Місяць тому

    A,支持努力進步

  • @bigangle1029
    @bigangle10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說得很好 我選C ~素人如我都可聽懂。所以是要買哪一支?...

  • @user-ww9tj3cx4g
    @user-ww9tj3cx4g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一堆人整天想在地狹人稠又地震頻傳的臺灣蓋核電廠是想幹什?法國可以,美國可以,瑞典也可以,因為他們有安全又廣大的無人地區可以蓋,啊你臺灣是要蓋在哪裡?新型第四代核電廠非常好!非常好!但在臺灣就是沒有這個先天最根本的條件!
    “小型核融合”臺灣或許有機會,但那天要到來也要“至少等個十年”吧!夢想很美,但現實世界很殘酷,“沒那個屁股就不要亂吃瀉藥”啦!

    • @wtuanmu
      @wtuanmu Місяць тому

      海上核電廠

    • @user-il5kb1ih5z
      @user-il5kb1ih5z 27 днів тому

      用愛發電?只有綠能?最好夠!

    • @user-he3dt7hr4u
      @user-he3dt7hr4u 24 дні тому

      盖在高雄啊,最好在绿营集中的地方

    • @user-hz6qz9ft9e
      @user-hz6qz9ft9e 23 дні тому

      ​@@wtuanmu 我覺得那個鏡子集中發熱發電方式在海上搞不好也行,海上光照強熱量高。

    • @wtuanmu
      @wtuanmu 23 дні тому

      @@user-hz6qz9ft9e 海上波浪搖來搖去如何瞄準? 不如海上風力發電

  • @andy45620
    @andy45620 27 днів тому

    所以要買哪一隻

  • @hinhangsiu6783
    @hinhangsiu678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聚界潔能的氫硼核融合能否實現?

    • @user-dw2fn9nl2b
      @user-dw2fn9nl2b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不可能
      我說的 耶蘇來了 也不好使

  • @rickylin9620
    @rickylin9620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科普到這裏了,那可以介紹燃煤,天然氣等碳排或氣體與溫室效應及氣侯的變化關聯是多少,其它國家的綠能或電力應用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這建議先看ipcc報告

  • @charlesshiao2243
    @charlesshiao2243 Місяць тому

    轉場畫面那個音效實在讓人頭皮發麻!用很久都沒換,該創新了吧?
    另外,人類拼命研發、使用各種新的科技,後果只有走向毀滅人類、或是毀滅地球可以選擇了......

  • @fenix20075
    @fenix20075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何時才能看到台灣的小型核隔合爐量產?

  • @jonrychen
    @jonrych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不管哪種方法,除了技術,希望還是要看成本,不計代價和不計成本的投入某種發電方式,都不是好事。 希望氫能加油,雖然氫除了核融合,應該先向交通工具方向努力,而更先進的大型電廠技術,就給那些有錢的國家先玩,我們再撿人家的成熟技術來用就好。

    • @user-kv2es2pe5h
      @user-kv2es2pe5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氫能的腐蝕問題也很大,另外低溫跟壓縮也都是大成本

    • @jonrychen
      @jonrych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kv2es2pe5h 腐蝕問題沒有你想像中大,現在複合材料可以克服腐蝕問題。至於低溫和壓縮,其實之前泛科學這裡有講過一些新技術,並不是不能解決的。相信科學家在不斷努力讓氫變成下一代的乾淨能源!

    • @user-kv2es2pe5h
      @user-kv2es2pe5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jonrychen 原來如此,因為之前查找資料大多是因為儲藏跟運輸成本太高的問題,腐蝕部分技術的確有提升,但費用就擺在那,之前看到有人留言(泛科學之前的)建議改用儲氣壓縮罐的方式,成本更加低廉,同時壓縮用的風機也可以比產電的風力機設計更簡便和架設廣泛。

    • @rgohoo
      @rgohoo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台灣也很有錢阿 而且這技術能便宜嗎

    • @jonrychen
      @jonrych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rgohoo 關鍵在大量生產,能大量生產就會便宜。氫氣現在生產的效率是一個瓶頸,在一些實驗數據都不錯,但商業上應用成本還降不下來。這科學家們還在努力,繼續等下去。

  • @ccbill2852
    @ccbill2852 Місяць тому

    Great sharing, thanks

  • @user-lq9dm6kb6q
    @user-lq9dm6kb6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11:04 高中的化學活性表是Li>Na耶,有專家解惑嗎?

    • @user-wu6zq5lu4m
      @user-wu6zq5lu4m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這是標準電極電勢表的東西,了解一下。

    • @ButterCatz
      @ButterCatz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大概是你記反了吧?

    • @user-lq9dm6kb6q
      @user-lq9dm6kb6q Місяць тому

      @@ButterCatz 並沒有

    • @ButterCatz
      @ButterCatz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lq9dm6kb6q 你要不要回去查看看高中教科書?
      鹼金屬越下面活性越大喔

  • @richchang7709
    @richchang77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54 "小巫見大巫"在這裡用......怎麼好像怪怪的?

  • @luzibin
    @luzibin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台灣不能使用小型聚光發電廠嗎?馬路上方架設鏡子,每一小塊區域就是一組聚光板,將融鹽(硝酸鈉硝酸鉀硝酸鈣等鹽類)加熱,至少底下的區域就不會那麼熱,如果有辦法將夏天的熱收集起來,那大家使用冷氣的時間與溫度,都能進一步減緩溫室效應與消耗大量的電力,所以我覺得熱能收集,絕對是該發展的。還有,如果能發明大片的製冷片架設在屋頂,熱端吸收太陽的熱度,冷端釋放低溫到房間,不知現在是否有人在發展?製冷片目前是輸入電壓電流,熱端放熱,冷端製冷,如果能設計出熱端吸收熱量,加上一點電力,冷端就能放出冷氣,不知該有多好?

  • @owalay1
    @owalay1 Місяць тому

    電能之後應該也會和石油、天然氣一樣,大範圍跨國買賣了!

  • @frog4721
    @frog47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請問滋生反應到最後的廢料還會具有輻射威脅嗎?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會的,還是要妥善處理

    • @user-uo7ch2lf3z
      @user-uo7ch2lf3z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PanScitw 但量已大幅減少……最少理論上

    • @y20070122x
      @y20070122x Місяць тому

      至少半衰期砍掉不少,乾式貯存場可以少一點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y20070122x半衰期短同時也表示輻射更強,未必是好事

    • @user-ux7ly7kp4l
      @user-ux7ly7kp4l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FBR盡可能將燃料棒重元素滋生,活化為可分裂元素。
      分裂後無法滋生的元素,只能進行衰變並伴隨輻射,這就是乏燃料棒為何麻煩。
      而其裂變產物核種多樣,半衰期各異。FBR只能說盡可能”榨取”裂變能量,但無法減少產物半衰期,那是核種決定的。

  • @condygo1311
    @condygo13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聽起來這中方法雖然可行,但也生成了更多無法控制的因素,可能到可以應用時會跟核融合可以商業化的時間差不多

  • @leescott7667
    @leescott7667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會有SMR,小型核反應堆的影片嗎?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已經做了,可以搜尋一下

    • @leescott7667
      @leescott7667 Місяць тому

      @@PanScitw 感謝 賽先生本人親自回覆

  • @calligraphytw
    @calligraphy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罐子老師的書法教室
    簽到 ✅

  • @user-gn5pt5qp3q
    @user-gn5pt5qp3q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台灣政治內鬥下現在蓋下去
    等蓋好後人家已經在用第6代了

    • @PanScitw
      @PanSci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其實其他地方沒有進展那麼快

    • @user-sw1dw7hi3j
      @user-sw1dw7hi3j 27 днів тому

      第四代反應爐燃料使用過後
      還有輻射嗎?
      如果還有 問題一樣還在啊

  • @gamelife0857
    @gamelife0857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沙, 鹽
    做為儲熱的基底有沒有搞頭??
    芬蘭打造商用沙電池, 儲熱

    • @79nimad
      @79nimad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因地制宜
      在某些地方適合

    • @80719good
      @80719good Місяць тому

      電轉氣經濟效益更大。

    • @gamelife0857
      @gamelife0857 Місяць тому

      @@79nimad 用日照溫度, 臺灣跟芬蘭哪個熱??
      要鹽, 臺灣隨時可用日照方式產海鹽
      也是因地制宜的囉~~~

  • @kiwi83312
    @kiwi83312 Місяць тому

    業配開頭,我還真心以為要說哪家核能公司的股票😂

  • @user-ip1sx7qz2r
    @user-ip1sx7qz2r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這種科學頻道的出現,真的有很好的將知識傳播出來。問一下唷,沒有核融合的核電廠嗎?

  • @chih-hsintsai959
    @chih-hsintsai95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日本過去也幻想自己會做鈉冷卻快中子反應爐,於是砸錢做了【文殊】反應爐,最後一直故障,宣告失敗廢爐。

    • @richared0112
      @richared011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28為什麼要把影片中的資訊再講一次?

    • @chih-hsintsai959
      @chih-hsintsai959 Місяць тому

      @@richared0112 因為我沒看影片,就已經知道這些前例了,就直接講。

  • @showgirlJP
    @showgirlJP Місяць тому

    請問那個保險是不是有存錢就自動加入

    • @YanyuLee
      @YanyuLee Місяць тому

      對沒錯~存款保險是我們的銀行幫我們的存款保保險的概念,我們不用再多做什麼事情了

  • @magic4lin
    @magic4lin Місяць тому

    嚴重懷疑 又要小型化 又要符合那麼多安全規範
    SMR每度電發電成本在6元新台幣

  • @user-dq6bt7is7b
    @user-dq6bt7is7b Місяць тому

    希望他成功~

  • @Skyblue-mg8sh
    @Skyblue-mg8s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希望臺灣可以再蓋一座核電,等核一、二停役話,不知道怎麼辦😢

    • @sinalex265
      @sinalex2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核三一號機都停了 請問有什麼變化嗎?🤣

    • @fannewman4916
      @fannewman4916 10 днів тому

      @@sinalex265 电费上涨

  • @yoke6139
    @yoke6139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反正台灣喜歡綠電,但還是希望這個反應爐能成功

    • @wl7434375
      @wl7434375 Місяць тому

      同意,台灣人某些人一聽到核能就開始起舞造謠,他們還是喜歡用肺發電

  • @yutongluo4628
    @yutongluo46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第四代核电站,国内2种核反应堆都是快中子熔盐堆,一个是钍快中子熔盐堆,一个是贫铀快中子熔盐堆,特点是核废料只有4%,而且还能用于核聚变反应。

    • @animationmusic4348
      @animationmusic434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24-6-19 21:00
      发布于 广东
      关注
      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先美国15年,
      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先日本20多年
      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先韩国30多年
      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让印度,越南非常羡慕。
      我国目前在建的核电站有27个,
      建造速度快的只需要5年,
      建造速度慢的只需要9年
      平均只需要7年的建设周期,
      而美国人干活的效率,实在是不行
      我国是政府和国企一起发力,效率极高。
      美国是政府摇摆不定
      主要靠民间企业,
      比如比尔盖茨,目前投资了美国的第四大核电技术
      但这家被投资的公司
      要想把核电站盖出来,
      需要美国地方政府的配合
      但美国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我国最牛的第四代核电站,在山东省
      2012年开建,2021年建好试运营,
      2023年宣布完全成功,
      核原料的发电效率都大幅提升,
      已经遥遥领先美国。
      而美国核电人士,
      预估美国大规模推行核电站要比我国晚15年时间。
      日韩两国,比美国还要落后。
      我国的第四代核电技术
      在国内大规模运用成功后
      接下来可以大规模出口,
      从长远来看,
      未来我国核电站,太阳能,风电三大件的出口
      会和沙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规模,相匹敌。
      这就是我国技术人才们的价值。

  • @TWkitten
    @TWkitt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等真的能穩定商轉再說吧
    那種訴諸進步就冒進作為政策都太天真太不務實了

  • @suzuki680714
    @suzuki680714 Місяць тому

    C
    核融合才是發電的最終目標👍

  • @user-xr6dv4ez3u
    @user-xr6dv4ez3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這集太hardcore

  • @user-kw7po3qf1f
    @user-kw7po3qf1f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我們應該無須担心核擴散,而是應該期待擴到我們這裡

    • @fannewman4916
      @fannewman4916 10 днів тому

      @@user-kw7po3qf1f 台湾发展核武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一、在开发过程中,反应堆被大陆摧毁。就像以色列摧毁萨达姆的核武工厂一样。
      二、在开发过程中,台海战役爆发。并且因为台湾的核武计划而失去绝大部分的国际同情。
      怎么想都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 @shawnz3307
    @shawnz3307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所以…美俄法英埋在瑙鲁的核废料可以挖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