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聽經
一心聽經
  • 47
  • 1 162 585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強大的護佑和滿願力量| Cakra Varti Cinta Mani Dharani |十小咒1| Lofi佛樂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介紹: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又稱如意輪觀音陀羅尼,是觀音菩薩的真言之一。這個陀羅尼被認為能夠使眾生所求如意圓滿,隨心所欲地達成所願它出自《如意輪陀羅尼經》,據說一心誦此咒能得到佛的智慧,轉煩惱為菩提,並在臨終時親見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往生極樂世界。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無佛馱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Na mo fo tuo ye. Na mo da mo ye. Na mo seng qie ye.
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
nanmo guan zizai pusa mo he sa
具大悲心者。怛姪他。
Ju da bei xin zhe. da zhi ta.
唵。斫羯羅伐底。震多末尼。摩訶缽蹬迷。
An. Zhuo jie luo fa di. zhen duo mo ni. Mo he bo deng mi.
嚕嚕嚕嚕。底瑟吒。篅囉阿羯利。
Lu l u lu lu. Di se zha. shuo la a jie li.
沙夜吽。癹莎訶。
sha ye hung. po suo he.
唵。鉢蹋摩。震多末尼。篅囉吽。
an bo ta mo. zhen duo mo ni. shuo la hong.
唵。跋喇陀。鉢亶謎吽。
An ba la tuo. Bo dan mi hong.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十小咒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29

Відео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 | The Heart Sutra | Lofi佛樂
Переглядів 9719 годин тому
心經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有助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智慧的提昇。 《心經》全文僅有260字,以簡潔的語言濃縮了《大般若經》22,000字的精髓。經文闡述了「空」的哲學,認為一切現象皆無自性,因緣和合,無常變化,從而揭示了超越世俗執著的智慧。它強調,修行者應當摒棄對自身、外界以及一切法的執著,認識到一切皆空,才能達到解脫的境界。 心經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
【佛說十善業道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讀誦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460Рік тому
【佛說十善業道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讀誦 | 一心聽經
【血脈論】達摩祖師 血脈論 讀誦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1,1 тис.Рік тому
#達摩祖師 #血脈 #一心聽經
【破相論】達摩祖師 破相論 讀誦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1,5 тис.Рік тому
#達摩祖師 #破相 #一心聽經
【悟性論】達摩祖師 悟性論 讀誦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827Рік тому
#悟性 #逹摩祖師 #一心聽經
【六祖壇經】六祖法寶壇經 (三) 讀誦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409Рік тому
#六祖壇經 #一心聽經
【六祖壇經】六祖法寶壇經(二) 讀誦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628Рік тому
#六祖壇經 #一心聽經
【六祖壇經】六祖法寶壇經(一) 讀誦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941Рік тому
#六祖壇經 #一心聽經
【佛說阿彌陀經】讀誦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1,2 тис.2 роки тому
#佛說阿彌陀經 # 阿彌陀經 #一心聽經
【地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下)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1,1 тис.2 роки тому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經 #一心聽經
【地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中)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1 тис.2 роки тому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經 #地藏菩薩
【地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上)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1,7 тис.2 роки тому
【地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上) | 一心聽經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咒 唸誦版 7遍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14 тис.2 роки тому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咒 唸誦版 7遍 | 一心聽經
【彌勒救苦真經】客語讀誦 (7遍 / 30分鐘版)
Переглядів 1,9 тис.3 роки тому
【彌勒救苦真經】客語讀誦 (7遍 / 30分鐘版)
【彌勒救苦真經】客語讀誦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1,1 тис.3 роки тому
【彌勒救苦真經】客語讀誦 | 一心聽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讀誦 (七遍)
Переглядів 24 тис.3 роки тому
【佛說八大人覺經】讀誦 (七遍)
呂蒙正【破窯贓】(七遍)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5143 роки тому
呂蒙正【破窯贓】(七遍) | 一心聽經
呂蒙正【破窯賦】 (三遍)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1,3 тис.3 роки тому
呂蒙正【破窯賦】 (三遍) | 一心聽經
【太上清靜經】客語讀誦 (七遍)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8133 роки тому
【太上清靜經】客語讀誦 (七遍) | 一心聽經
【太上清靜經】客語讀誦 (三遍)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3,6 тис.3 роки тому
【太上清靜經】客語讀誦 (三遍) | 一心聽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客語讀誦 (七遍)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2 тис.3 роки том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客語讀誦 (七遍) | 一心聽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客語讀誦 (三遍)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4953 роки том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客語讀誦 (三遍) | 一心聽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客語讀誦 (一遍)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5113 роки том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客語讀誦 (一遍) | 一心聽經
老子【道德經】道經經(全) (1 ~ 81章)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8 тис.3 роки тому
老子【道德經】道經經(全) (1 ~ 81章) | 一心聽經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下) (38 ~81章)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4773 роки тому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下) (38 ~81章) | 一心聽經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上) (1 ~ 37章)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7123 роки тому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上) (1 ~ 37章) | 一心聽經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5 (65 ~ 81章)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2893 роки тому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5 (65 ~ 81章) | 一心聽經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4 (49 ~ 64章)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3413 роки тому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4 (49 ~ 64章) | 一心聽經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3 (33 ~ 48章) | 一心聽經
Переглядів 3863 роки тому
老子【道德經】道德經3 (33 ~ 48章) | 一心聽經

КОМЕНТАРІ

  • @miinhung-u3x
    @miinhung-u3x 6 днів тому

    阿彌陀佛

    • @listen-sutra
      @listen-sutra 2 дні тому

      阿彌陀佛, 謝謝你的來訪!

  • @miinhung-u3x
    @miinhung-u3x 6 днів тому

    阿彌陀佛

    • @listen-sutra
      @listen-sutra 2 дні тому

      阿彌陀佛, 謝謝你的來訪!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三): 阿難,譬如有人用舌舔自己的嘴唇,舔久之後就會疲勞。如果此人有病,就會感受到苦味。如果此人無病,就會感受到甜味。分别出甜、苦之味,方纔顯出舌根的作用,而嘴唇不動的時候,應該是淡然無味的。由此可見,舌頭本身以因舌疲勞所產生的味覺功能,都是菩提心一念妄動所成。舌根慿藉甜味、苦味兩種虛幻的現象及淡而無味的虛假狀態,吸負相應的境相,便產生了知道曉得知曉味道的功能。實際上,此知味的功能如果離開甜、苦、淡等虛假的狀態,畢竟沒有固定的自體。因此,阿難,你應當知道,此知味的功能不是從甜、苦來,也不是從淡而來 ; 不是從舌根生起,更不是從虛空中產生。為什麼呢?假如此味覺是從甜味和苦味來,感受無味時,這個味覺就應該消失,為何以仍能感受到淡味呢?假如此味覺是從淡產生出來,嘗到甜、苦味時,這個味覺也應該消失,為何仍然能夠感受到甜、若兩種味道呢?假如此味覺是由舌根產生出來,可是舌根並且没有儲存甜、苦、淡的味素,因而味覺是不可能由舌根產生出來的。可見,此知味的功能本來是没有自性的。假如此味覺是由虛空產生出來,它就應該屬於應屬於虛空自身,並不是非得經過口、舌不可。況且,既是虛空自己生出知味性,此知味性又與你的舌根有什麼相干呢?因此,應當知道,舌入是時空中虛妄暫存的現象,既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性能。(章旨 : 鼻子嗅聞不是從通、塞而來,也不是依靠鼻根、虛空而生,舌入的味覺不是從甜、苦、淡而來,也不是依靠舌根、虛空而生起。二者都是依真如自體而生起的虛幻作用。)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三): 阿難,譬如有人急速抽縮鼻子。抽縮久了而使鼻子疲勞,就會產生冷氣衝入的感覺,因為有了這種感觸,便分别出鼻子的通、塞與虛、實,以及香、臭等氣味。實際上,鼻子因疲勞而產生的感觸,都是菩提心一念妄動所形成的。鼻根憑藉通、塞兩種虛心的現象而吸交相應的境相,便產生了嗅聞的功能。此功能若離開通、塞兩種現象,畢竟没有固定的自體,應當知道,嗅聞的功能不是從通、塞來,也不是由鼻根而產生,更不是虛空自己產生。為什麼呢?假若此功能是因暢通而來,鼻孔阻塞時,感知的功能應該消失,為何仍舊能知道曉得知曉鼻孔阻塞呢?假如此功能是因阻塞鼻孔而來,鼻孔暢通時,感知的功能就應該隨之消失,為向仍舊能辨香、臭等感受呢?假如此功能是從鼻根生出,可是鼻根並没有儲存通、塞兩種現象。這樣看來,嗅覺的性能本來就是没有自性的。假如此功能是由虛空所化,它就應當能嗅到自己的鼻子。即便如此,這仍舊是虛空自己有嗅覺,與你的鼻子又有什麽相干呢?因此,應當知道,鼻入只是虛妄暫有的現象,既不屬於因緣所成,也不是自然界的性能。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三): 阿難,譬如有人用手指很快地塞住兩隻耳朵,久而久之就會使耳朵疲勞,頭腦中就會發出嗡嗡的聲音。實際上,耳朵因疲勞所發出的聲音,都是菩提心一念妄動所成。耳根憑藉動、靜兩種虛幻的現象,吸受相應的境相,便產生了聞聽的功能。此功能離開動、靜兩種現象,畢竟没有固定的自體。因此,阿難,應當知道,聞聲的功能不是從動、靜來,也不由耳根而出,更不是虛空自己產生出來。為什麼呢?假如此功能是從靜止而來,則面對運動的境相時,就應該聽不到聲音。假扣此功能是從運動而來,則面對靜止的境相時,就應該感覺不到靜境。現在,動來聞動,靜來聞靜,可見它不是從動、靜中來。假如此功能是從耳根產生,可是耳根並没有儲備動、靜兩種境相。如此看來,此聞聽的功能本來就是没有自性的。假如此聞聽的功能是從虚空產生,但是,虛空既然具有能聞功能,就不應該再稱之為虛空。再者,虛空既然自己聽聞,那麼,此聞聽功能與耳入有什麼關係呢?因此,應當知道,耳入只是虛妄暫有的現象,既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性能。(章旨 : 佛又為阿難等多方面宣說六入並無自體,而是依憑如來藏真如自體而起的功能、作用。眼入之見,不是從明、暗來,也不是依根、虛空而生起。耳入之聞,不是從動、靜來,也不是依根、虛空而生起。二者同是依真如自體而起的虛幻作用。)

  • @劉曜任
    @劉曜任 10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三) : 佛繼續說 : 「其次,阿難,為何説六入也是以如來藏真如為本體呢?阿難,如你所說,眼睛視虛空太久,發生疲勞,就會看見虛空𥚃狂花亂飛。實際上,此種現象都是菩提心一念妄動所成。眼根憑藉明、暗兩種虛幻的現象而吸收相應的境相,便產生了見的性能,但此性能離開明、暗兩種現象,並没有固定的自體。阿難,應當知道,此性能不是從明、暗來,也不由眼根而出,更不是虛空自己出生。為什麼呢?假如它是從明而來,暗時就應該當即消滅,也就看不見明。但實際上,也並非如此。假如此性能是從眼根產生,必然就没有明、暗。這樣看來,此能見之精,本來就没有自性。假如看得清楚知道明白見精是從虛空產生,既然可以看見境相,反轉回來也就應該可以看見自己的眼睛。其次,如果此「見」的性能真的是從虛空產生,也應該是虛空自己在看,與你的眼根又有什麼關係呢?因此,應當知道,眼入是虛妄暫時有的現象,既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性能。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2卷中一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 文殊菩薩又問道 : 「居士,對於已患疾病的菩薩,應當如何調伏其心?」維摩詰答道 : 「已患疾病的菩薩,應當這樣想 : 我今日今所患之病,都是由前世顛倒妄想等煩惱業所致,並没有什麼真正的實體在患病,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的身體乃是四大之和合,假名為身體罷了,四大中並沒有主宰者,因此這身體也是没有一個真正的自我存在 ; 又,此病之所以產生,都是眾生把此四大和合之假名執為自我,所以,對於這色身不應該有所執著。既然已經認識到生病的根源,就應該摒除「我」及「眾生」的虛妄執息,而是應當生起法想,也是即是應該這樣思考 : 我現在這個身體是眾緣和合而成的,其產生乃是眾緣和合的產物,其消失也是只是眾緣離散的結果 ; 而且諸法之間並没有什麼内在的關聯,生起時是自然而然地生起,失滅時也是自然而然地失滅。」「另外,如果那些患病之菩薩想要消除諸法實有的念頭,應該這樣思考 ; 把諸法視為真實存在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顛倒妄想,而顛倒妄想就是一種病患,我應該遠離之。」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2卷中一文殊師利問疾品) : 又問 : 「你的病是屬於生理方面?還是屬於心理方面的?」答道 : 「既非生理方面,因為五蘊和合的肉身並没有實體存在,也非心理的,因為心是刹那生滅,如同幻影一般。」又問 : 「地、水、火、風四大中,你的病屬於哪一大之病?」答道 : 「既非地大之病,也離不開地大 ; 水、火、風三大也是一樣,既非水、火、風三之大病,也離不開水、火、風三大。一切眾生的病,都是從四大不調而生起的,所以我的病也是從四大不調生起的。」其時那個時候,文殊菩薩又問維摩詰居士 : 「作為一位菩薩,應該如何去慰問、開導生了病的菩薩?」維摩詰答道 : 「應該談談身體是變化無常的,不宜再談厭離此身等話 ; 應該談談既有身體就有病苦諸患,而不宜再談厭離此苦去追求涅槃之樂 ; 應該談談身體是眾緣之和合,並没有實在「我」,但不宜由此得出結論說空無眾生,就放棄教化濟度眾生 ; 應該談談身體是空的,但不宜再談追求畢竟寂滅的話 ; 說說現在已經懺悔罪過就可以了,不宜再由此及彼,追溯到以往的罪業 ; 應該由自己的疾病,悲憫及他人之病,應當認識在未修道前所經歷的無數劫的痛苦,由此念及應教化、利益一切眾生 ; 應當憶念如何堅持正確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所修成的功德福田 ; 不應由疾病而生煩惱,而應不斷精進修習 ; 應當立志做一個救治世人的醫生,經常療治眾生的各種病患 ; 作為一個菩薩應該這樣去安慰、開導患了病的菩薩,使其身心快樂。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2卷中一文殊師利問疾品): 文殊菩薩又問道 : 「居士,你此室中為何空空,竟没有一個侍者?」維摩話答道答 : 「諸佛國土不也是空空如也嗎?」文殊菩薩又問道 :「此空以什麼為依據呢?」維摩詰答道 : 「此空以無自性為依據。」又問 : 「空怎麼還須憑借無自性呢?」答道 : 「無自性亦即無分别,故空。」又問 : 「空本身可以加以分别嗎?」答道 : 「分别本身也是空。」又問 : 「此空當於何處尋求?」答道 : 「應當於六十二種邪見中尋求。」又問 : 「六十二種邪見又應當於何處尋求?」答道 : 「應當於諸佛解脱中尋求。」又問 : 「諸佛解脱應富於何處尋求?」答道 : 「應當於眾生遷流不息的心念中尋求。再者,你剛才問及為何此室中空無侍者,實際上,一切魔鬼外道都是我的侍者。為什麽這麼說呢?舉凡魔鬼都熱衷於生死輪迴,而大悲菩薩也是永不離於生死道中 ; 諸外道都十分熱衷於種種邪見妄説,而菩薩不會為邪見妄說所動。」又問 : 「居士,你的病有什麼症狀?」答道 : 「我的病並没有什麼可以看得見的症狀。」

  • @劉曜任
    @劉曜任 11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2卷中一文殊師利間疾品第五): 維摩詰居士答道 : 「我的病是從無明而起,因為無明故產生愛欲,因為愛欲而生起了病患。因為眾生多從無明愛欲遭罹病患,我也是一樣 ; 如果一切眾生能夠滅除無明愛欲從而去除了病患的根源,那我的病也就好了。為什麼這麼說呢?菩薩為了救度眾生脱離苦海而進入生死道中,既有了生死,便會患病。如果眾生能夠脱離煩惱病患,則菩薩就不會再患病了。這有如慈祥長者,只有一個兒子,當他的孩子得病時候之後,做為父母親的肯定會憂愁成疾 ; 如果孩子的病痊癒了,做父母親的也就如䆁重負了。菩薩也是這樣,其對一切眾生愛之若子,一旦眾生得病,則菩薩就很難過 ; 一旦眾生的病痊癒了,菩薩也就没憂患了。至於說我的疾病是因何生起的,就像是菩薩生病,都是從大悲心生起的。」

  • @劉曜任
    @劉曜任 12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2卷中一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一聽文殊菩薩這番話,在座的眾菩薩、佛陀的大弟子、帝釋、大梵天、四天王等,都這麼想 : 好啦!這次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這兩位高人要在一起對談佛法,必定會有很精彩的有關佛教精深内容意義義理的相互議論的對論。其時八千位菩薩、五百位羅漢及眾多的天人都隨文殊菩薩前往。於是文殊菩薩、佛大弟子及諸天人等,恭敬圍繞佛座,頂禮膜拜以後,就前往毗耶離城維摩詰住處。那時,維摩詰居士心裡在想 : 過一會兒,文殊菩薩與諸大眾都要來這𥚃來,我得紿他們騰出一些空間來,於是就運用其神力,把室中所有的東西及侍從全部搬走,只留一張床,自己躺在床上養病。文殊菩薩進入維摩詰室以後之後,見到室中空空蕩蕩的,只有維摩詰獨自躺在床上。維摩詰居士一見到文殊菩薩,就口露機鋒,説 : 「歡迎你,文殊菩薩,你這次是以不來之相來到這𥚃,以不見相而來是我了。」文殊菩薩答道 : 「是的,居士,如果是以形相而來,既來過了,就不會再來了 ; 如果是以形相而去,既已去了,就不會再去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來的並没有來處,去者也没有去處,一切世俗眼光所能見到的,都是念念不住,刹那而滅的。暫不談這吧,先說説你的病吧,病苦還可以忍吧?療治過病情是否好轉一些?不至於病情加重吧?世尊對你的病很關心,特派我來問候你,不知居士的病是因向而起的?已經病了多長時間了?又應該怎樣治療才會好?」

  • @劉曜任
    @劉曜任 12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2巻中一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其時那個時候,佛便對文殊菩薩説 : 「既然這樣,你就到維摩詰居士那𥚃去看望吧。」文殊菩薩回稟佛說 : 「世尊,與那維摩詰居士交際往來應酬答應對確實很不容易,因為他洞達通達知曉明白的諸法實相,而且善於講説佛法精義至高無上的道理,其辯才無礙而且智慧高深,了知一切菩薩法門,諸佛寶藏無不遍入,能夠降伏一切外道眾魔,經常以各種神通遊戲人間,其對智慧和方便法門之運用,均已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雖然這樣,我還是秉持佛陀的旨意,前去探視他老人家。」

  • @劉曜任
    @劉曜任 12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蕯品第四): 「世尊,在維摩詰居士如此說法時,其時那個時候的二百個婆羅門,都發了無上道心,我的心地也是一下子頓時覺得清淨異常,讚歎之餘,就向維摩詰居士頂禮致拜,並把自己佩帶價值千金之瓔珞項錬獻上紿他,但維摩詰居士卻不肯收下。我就對他說 : 「居士,此項錬請您老務必收下,之後隨您老的心意處置就是。」經過我這麼一說,維摩詰居士才把項錬收下,並且隨即把它分成二分,把其中一分給了當時在場的一位最貧賤的乞丐,另一分奉獻給難勝如來。當時與會的大眾,都親眼看到這位從光明國土來的難勝如來,又見到那掛在難勝如來頸上的項鍊,一下子頓時變成四根柱棎支撑著的寶臺,寶臺四周都裝飾得十分莊嚴美麗,各種裝飾物層層迭迭,非但不互相遮蔽,而且還交相輝映,煞是壯觀。維摩詰居士示現神通這變化之後,便又說道 : 「和果施主以平等心向最下層貧賤乞丐進行布施,其福德與供養如來並没有什麼兩樣。以平等不二的大悲心作布施,不企大福報,這就叫做具足法施。」城中那些最貧賤之乞丐聽了維摩話居士這些話以後之後,都萌發了無上道心。維摩詰的智慧辯才確實了得,我與他老人家之境界相差太遠了,所以探視他老人家,我恐怕不能勝任。」當時在座的各位菩薩都這般地向佛陀稟報了自己得遇維摩詰居士的經過及維摩詰居士所表現出來的高深智慧和無礙辯才,都說自己不堪勝任去探視他老人家。

  • @劉曜任
    @劉曜任 13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題解 : 阿難及與會諸大眾祈請佛陀為垂示身心的真妄虛實,佛陀通過詳細說明分析闡析物事與見性的關係(物象萬差,見性無别 ; 物象有大小方圓的判别,而見性則徧十方,無所不在)、鏡與影關係(心體是鏡,物象是影,影虛鏡實)、佛法的真心非是外道的自然(外道之自然有一自然之體)、亦非因緣和合生等,掲示了《楞嚴經》大義,即世間萬象,乃至有情眾生的五陰,都是妙明真心的影現。

  • @劉曜任
    @劉曜任 13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阿難,譬如有人拿一個頻伽瓶,將其兩端之孔塞起來,瓶中盛的盡是虛空,他遠行千里,以此盛滿虛空的瓶饋送他國之人。識陰也是這樣,阿難,此瓶中的虛空,並非自遠方帶來,也不是從此方裝進去的。因為如果是從遠方帶來的,此瓶中既然在遠方盛走了一部分虛空,那麼,該地方理應少卻被盛走的那部分虛空,如果此虛空是從本地裝進去的,那麼,當開口倒瓶時,就應該看到原先的虛空從瓶中被倒出來。因此,應該知道,識陰也是如此,是虛妄無自性,本非自然妙真如性。」(說明 : 五陰及其功能非因緣生出,也是非自然界的性能,而是依照如來藏真如自體而起的功能、作用。此義至此宣說完畢。)(章旨 : 佛以五陰為例,告誡阿難,世間一切虛浮不實的塵境,所有虛假幻化的境相,都是生無所從來,滅也没有去處,都是一些徒有其名的假相幻影,均無自體自性,其真正體性乃是菩提妙覺明體。)

  • @劉曜任
    @劉曜任 13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阿難,譬扣滾滾流水,後浪推前浪,前後相繼,滾滾向前,永不止息。而應當知道當知行陰亦是這樣。阿難,應當知道,這滾滾向前的水的流動性,並不是虛空所生,亦也不是因水而有,也不是水的本性如是,但它又離散不開虛空與水。如果這瀑流是虛空所生,那麼十方無盡虛空,必成一片汪洋,世界將為滾滾流水所淹没。如果這瀑流因水而有,那麼,瀑流的本性,必與水各異,並且一定會有所表現,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若此瀑流之流動即是水之本性,那麼,當瀑流澄清時,就不是水的自體了。知果說離開虛空與水另有瀑流,應該知道,虛空之外了無一物,而水外更無瀑流。因此,應該知道,行陰也是如此,是虛妄無自性,非本自然妙真如性。

  • @劉曜任
    @劉曜任 13 днів тому

    阿難,譬如有人一談論酸梅時,必定生出口水來,一想到腳踏懸崖,腳掌心就會感到酸澀。想陰也是這樣。阿難,因談梅而口中生水, 此水既不是由梅所生,也不是由外後口而入 。如果是酸梅所生,那麼,酸梅應該自談,而不必等人來談論。如果自外從日而入,自當口聞,又何須耳朵聽聞後口中纔出水呢?而如果唯有耳朵纔能聽聞,此水又為向不從耳中流出?至於一想到腳踏懸崖就足底酸楚,此中的道理與此相類似。因此應該知道,想陰是虛妄無自性,本非自然之妙真如性。

  • @劉曜任
    @劉曜任 13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阿難,譬如有人四肢晏然,身體順適,忽然之間好像忘了自身的存在,没有了諸如苦樂感覺感受。但他無緣無二手掌,相互摩擦,於是在兩手掌間一下子頓時生起澀滑、冷熱諸感受。實際上,所謂受陰,也是如此。阿難,這種種幻觸,既不是從虛空中來,也不是自掌中生出的。阿難,這種種幻觸如果是從虛空中來,它為什麼只觸及手掌,而不觸及身體的其他部分呢?因此,這種幻觸的產生不應該從虛空方面去考慮。那麼,是不是從手掌中產生出來的呢?如果是從手掌中產生出來的,為什麼非得等到兩手相互摩擦後纔會產生呢?又是如果是掌中所生出,那麼兩掌合時,觸當從掌而出 ; 兩掌離開時,觸當從掌而入。既有出有入,離手掌很近的臂腕骨髓,應該也有所知覺,為什麼都無所知覺呢?如果臂腕骨髓真有覺心,感知該觸的出入,那不是說原有一物往來於身體之中嗎?又何須等到兩掌相互摩擦後纔會有那種感觸呢?因此,應該如道,受陰是虛妄而無自性的,本非自然之妙真如性。

  • @劉曜任
    @劉曜任 13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阿難,為什麼說色受想行識五蘊本是如來藏妙明真性的隨緣影現呢?譬如有人以清淨明亮的眼睛,去觀看清澈明朗的晴空,唯見碧空萬里,更無他物。假若有人目不轉睛地注視天空,時間一長,眼睛疲勞後,就會眼花撩亂,眼前狂花亂舞,或出現許多奇形怪狀的東西,當知色陰,也是如此。阿難,眼前飛舞著那些狂衣或奇形怪狀的東西,既不是從空中來的,也不是眼睛中產生出來的。因為如果是從空中來的,最後又會回到空中 ; 但如果既有來、又有去,既有出,又有入,那就不是虛空了,虛空是没有來去出入的。正是如同正如你阿難一樣,阿難的體中,自不能再有一個阿難的身體。如果是從目中產生出來的,最後又會回到眼睛中去。此花既從目出,目以能見為性,此花自也應有見性。如果此花真有見性,出去時既為花於定,回未時亦應見到眼睛,如果没有見性,出去時會翳障於空,回來又會翳障於眼。既然眼睛能看見空中之花,眼睛應該没有翳障。為什麼現見空花亂舞,乃為翳眼呢?必見碧空萬里,纔稱得上是清明眼呢?因此應該知道,色陰是虛妄的,原無自性,本非自然之妙真如性。

  • @劉曜任
    @劉曜任 13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阿難,你還不明日世間一切虛浮不實的塵境,所有虛假幻化的境相,都是生無所從來,滅也没有去處,都是一些徒有其名的假相幻影,其真正體性乃是菩提妙覺明體。這樣的幻化境相乃至五陰(色受想行識)、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十二處(六根與六境的總合,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境即色聲香味觸法)、十八界(六根六境總合,六根六境如同上述,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世間眾生不懂這些虛妄境相的生滅去來,都是不生不滅,寂然常照如來藏性之隨緣影現,企圖在常寂不動的妙明真性中去尋求生滅來去,迷悟生死,最終最後都是將是一無所得的。

  • @劉曜任
    @劉曜任 14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以消除貢高我慢,達到恭敬一切人,成就一切事 ; 以法身、慧命、法財三堅法,消除對世俗身命的貪求和執著 ; 於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的六念中,摒除邪念,生起正念 ; 於修習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中,生起質直誠實的心 ; 於正當的謀生方式中,廣行眾善、棄除諸惡 ; 以清淨歡喜之心,生起親近賢聖的意念 ; 以悲憫的心調伏邪惡的人,而不嫌棄他們 ; 以對佛法的深切信仰,肯定出家離世求解脫 ; 以博學多聞佛法為前提,按佛的教導如實修行 ; 常居於清靜空閑之處所,做到與世無爭 ; 以禪定調伏虛妄心念,漸漸趣向佛的智慧 ; 以提高自己的道行為基礎,努力為眾生解除纏縛 ; 以廣大之福德善業,招致莊嚴法相及清淨佛土的果報 ; 以不斷地修習佛教智慧,做到了知眾生的根機悟性,從而隨機攝化一切眾生 ; 以不斷修習般若智慧,做到了知一切諸法本性皆空,於現象界不取不捨,入於諸法一相而是無相法門 ; 廣修一切善業,斷除一切煩惱惑障及一切惡法 ; 以修習助成佛的種種法門,得一切智慧,成就一切善業。善男子,如果能夠這樣去做,就是舉辦了一次法施大會,如果菩薩能夠主持這樣的法施大會,就可以說是一個大施主了,也是能夠為世間眾生廣植福田。」

  • @劉曜任
    @劉曜任 14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佛又對長者之子善德說 : 「你去探視一下維摩詰吧。」善德趕緊急忙趕忙回稟佛陀道 : 「世尊,此事恐怕我也不能勝任。為什麼呢?記得過去我曾在家父之居所設了一個布施大會,供養出家的比丘、婆羅門及諸外道,還許多下層的貧苦大眾及孤獨的人或乞丐,當七日期滿時,維摩詰居士來到布施大會上,他對我說 : 「喂,長者子,設布施大會,不應當像你這樣做法,布施大會應該主要是法施,布施、弘揚佛法,怎麼能夠把它辦成以財施為主的大會呢?」我當時就問他 : 「居士,什麼叫法施大會呀?」維摩詰居士說 : 「所謂法施大會,就是以佛法同時布施一切眾生。」「這話怎麼講呢?」「也就是說,菩薩應以慈無量心,開啟眾生的覺悟 ; 應以悲無量心,救度眾生之苦難 ; 應以喜無量心,扶持佛法正教 ; 應以捨無量心,開啟眾生的平等智慧 ; 以布施波羅蜜,攝化眾生的吝嗇和貪欲 ; 以持戒波羅蜜,教化犯戒的眾生 ; 以忍辱波羅蜜,開啟眾生明了無我的内容意義義理,從而消除瞋恨的心 ; 以精進波羅蜜,勸導眾生抛棄過分的自愛從而避免懈怠 ; 以禪定波羅蜜,教化眾生由定發慧 ; 以般若波羅蜜,開啟眾生對般若空理的認識 ; 以空解門,來教化度脱眾生 ; 以無相解脱們,教導眾生明了解脱不離世間 ; 以無作解脱們,教導眾生處處受生、處處解脱 ; 以種種方便,護持和弘揚佛法 ; 以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四攝法,來教化度脱眾生。」

  • @劉曜任
    @劉曜任 14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此時,諸天女便問維摩詰居士 : 「我們今日以後今後在魔宮中應該怎樣生活和修道呢?」維摩詰對諸天女說 : 「各位姐妹們,有一種法門叫無盡燈法門,你們可以按照此種法門譬如燈燈相照,以一燈點亮百千盞燈,一切冥暗之處都被照亮,但它本身的亮光永遠不會終盡。姐妹們,菩薩教化眾生也是這樣,以一菩薩開導了百千眾生,令他們都發無上道心,而菩薩之道非但無所損減,而且會隨著其說法弘道而不斷增加利益增益一切善法,這就叫做無盡燈。你們大眾等等你等雖然住在魔宮,以修這種無盡燈法門可以讓無數天神、天人,都發無上道心,如此既報答了佛恩,又能饒益一切眾生。」這些天女聽了維摩詰居士這番話全部都是十分高興,她們頂禮膜拜過維摩詰居士後,就隨魔王回去魔宮,一下子片刻之間無踪無影了。世尊,維摩詰居士之智慧辯才實在了得,我與他境界相去太遠,故探視他老人家的事,恐怕不能勝任。」

  • @劉曜任
    @劉曜任 14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魔王波旬一聽這話,就對維摩詰居士說 : 「居士,你能不放棄這些天女?若能把一切都慷慨地施了他人,這才稱得上菩薩啊!」維摩詰居士說 : 「我已經放棄啦!你可以帶她們定了,但願一切眾生得法之願都能夠得到滿足。」

  • @fivecents9362
    @fivecents9362 14 днів тому

    *Prajñāpāramita-hṛdayam sūtra* [Oṃ Homage to the World respected, Holy Perfection of Wisdom 頂禮世尊 聖般若多羅密多] आर्यावलोकितेश्र्वरो बोधिसत्व गम्भीरां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चर्या चरमाणो व्यवलोकयति स्म पञ्चस्कन्धास्तांश्र्स्वरुपशुन्यान्पष्पति स्म। When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eśvara was coursing in the deep Prajñā Pāramitā, he perceived that all five skandhas were empty. Thus, he overcame all ills and suffering.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इह शारिपुत्र रूपं शून्यता शून्यतैव रूपम्। रूपन्नपृथक् शून्यता शून्यताया न प्रुथग्रुपम् । यद्रूपं सा शून्यता या शून्यता तदेवरुपम । एवमेव वेदनासंज्ञासंसकारविज्ञानम् O, Śāriputra, form does not differ from voidness, and voidness does not differ from form. Form is voidness and the void is a form; the same is true for feeling, conception, volition and consciousness.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इह शारिपुत्र सर्वधर्माः शून्यतालक्षणा अनुत्पन्ना अनिरुद्धा अमला अविमला अनूना अपरिपूर्णाः । तस्माच्छारिपूत्र शून्यतायां न रूपं न वेदना न संज्ञा न संस्कार न विज्ञानम् । O, Śāriputr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oidness of all dharmas are non-arising, non-ceasing, non-defiled, non-pure, non-increasing, non-decreasing.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Therefore, Śāriputra, in the void there is no form, feeling, conception, volition or consciousness.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न चक्षुः श्रोत्रघ्राणजिह्नाकायमनांसि। न रूपशब्दगन्धरसस्प्रष्टव्यधर्मा। न चक्षुर्घातुर्यावन्नमनोविज्ञानधातुः । No eye, ear, nose, tongue, body or mind; no form, sound, smell, taste, touch, mind-object; or eye realm, until we come to no realm of consciousness.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नाविद्य नाविद्यक्षयो यावन्नजरामरणं न जरामरणक्षयो न दुःखसमुदयनिरोधमार्गा न ज्ञानं न प्राप्तिर्नाप्राप्तिः। तस्माच्छारिपूत्राप्रप्तिवाद्धोधिसत्व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माश्रित्व विहरत्यचित्तावरणः । No ignorance and also no ending of ignorance, until we come to no old age and death and no ending of old age and death.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Also, there is no truth of suffering, of the cause of suffering, of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or of the Path; 無苦、集、滅、道; There is no wisdom, and there is no attainment whatsoever. Because there is nothing to be attained by, Śāriputra, the Bodhisattva, relying on the Prajñā Pāramitā, has no obstruction in his mind.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舍利子,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चित्तावरणनास्तितत्वदत्रस्तो विपर्याप्तातिक्रान्तो निष्ठावानिर्वाणप्राप्तः । त्र्यध्वव्यवस्थिताः सर्वबुद्धाः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मश्रित्यानुत्तरां सम्यक्संभोधिमभिसंबुद्धाः । Because there is no obstruction, he has no fear; and thus, he passes far beyond confused imagination and reaches Ultimate Nirvana.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The Buddhas of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lso relying on the Prajñā Pāramitā, have attained Supreme Enlightenment.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तस्माज्ज्ञातव्यं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महामंत्रो महाविधामंत्रो ङनुत्तरमंत्र समसममंत्रः सर्वदुःखप्रषमणः सत्यममिथ्यत्वात् । Therefore, the Prajñā Pāramitā is the great magic spell, the great spell of illumination, the supreme spell, the incomparable spell which can truly protect one from all suffering without fail.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यामुक्तो मंत्रस्तधता गते गते पारगते पारसंगते बोधि स्वाहा ।। Hence, he uttered the spell of the Prajñā Pāramitā, saying , “Go, go, go beyond, go altogether beyond, Awakening! All-hail!”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 薩婆訶。"

  • @劉曜任
    @劉曜任 15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以利益眾生為樂,以恭敬供養師長為樂,以廣行布施為樂,以堅持戒律不懈為樂,以忍辱柔和為樂,以廣積行善為樂,以禪定持攝心令心意不亂為樂,以遠離垢染開發智慧為樂,以廣發道心引度眾生為樂,以廣修各種功德善行為樂,以莊嚴道場為樂,以有精深微妙佛法而心不生畏懼為樂,以修三解脱門為樂,以不滿足於臨時解脱,以親近修學同道為樂,又能以平等心對待非修學同道,以親近善知識為樂,又能以幫助惡知識為樂,以喜受清淨為樂,用以修習種種證入佛道的法門為樂,凡此諸樂,即是菩薩法樂。」諸天女說 : 「我們同時能夠與這位居士在一起同享法樂,我們都感到十分高興,不想再回天宮享受那聲色等五欲樂了。」

  • @劉曜任
    @劉曜任 15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佛又對著持世菩薩說 : 「持世菩薩,你去探視一下維摩詰居士吧。」持世菩薩趕緊急忙趕忙回稟佛陀道 : 「世尊,此事恐怕我也不能勝任。為什麼呢?記得過去有一次,我在靜室𥚃打坐入定,當時那個時候,魔王波旬帶著一萬二千名天女,其情景極是壯觀,就像帝釋天出巡一般,當他們伴隨著鼓樂弦歌來到我的靜室之後,魔王波就領著其眷屬向我䅲首頂禮,隨後雙手合十。十分恭敬站在一旁。當時我以為他是帝釋天王,就對他說 : 「歡迎你,憍屍迦!你雖然福報很大,而且福有應得,但你也不該如此奢糜自恣啊!應該,聲色等欲望是無常如幻的。因此應該常修佛法,廣積善行,用以作為修習出世間法身、慧命、法財三堅法的根本。」魔王波旬卻是對我說 : 「正士,這一萬二千名天女就留在你這裡吧,供你使喚,侍奉左右。」我趕緊急忙趕忙主說 : 「憍屍迦,不要讓我這沙門釋子接受這種違反佛法的事情,這對我是不適宜的。」話音未落,維摩詰居士突然出現並對我說 : 「他不是帝釋天,而是魔王波旬,是來擾亂你的身心的。」接著,維摩詰居士又對魔王波旬說 : 「這些天女,都可以給我,我統統收下來。」魔王波旬一聽這話,十分恐懼,心裡在想 ; 這維摩詰不會故意來與我作對的吧?就想隱身逃走,但儘管他使出渾身解數,也是無法隱身。此時,聽到空中響起一個聲音 : 「波旬,把天女給維摩詰居士,你才是能夠才能從這𥚃逃離。」魔王波旬驚恐萬分,就十分恭敬地把那些天女送紿給予送予維摩詰居士了。此時這個時候,維摩詰居士就對那些天女説 : 「魔王波旬把你們給了我,你們大眾等等你等都是應該發無上道心才是正確的。隨即根據這些天女的不同根機為她們說法,使得讓她們皆發求道的意思。接著接下來說,維摩詰又對她們説 : 「你們已經都萌發了求道的意思了,在佛法裡,自有法樂之娛,你們不可再耽著於沉迷於沉溺於五欲之樂。」那些天女問什麼是法樂,維摩詰居士回答 :「所謂法樂,就是以終生信奉佛法為樂,以聽聞佛法為樂,以供養出家僧眾為樂,以遠離聲色五欲為樂,以視五蘊身如臭皮囊為樂,以視四大如毒蛇為樂,以内觀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觀如同荒村曠野為樂,以時時刻刻呵護道心使其不失為樂。」

  • @劉曜任
    @劉曜任 15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眾生是道場,因為借助它能夠了解知道它能了知一切眾生乃是五蘊之假和合 ; 一切法即道場,因為通過它能了解知道了知一切諸法都是空無自性的 ; 降魔是道場,因為通過它能夠顯示道心之不可動搖 ; 三界是道場,因為成道非於三界外而另有所趣 ; 師子吼是道場,因為它是無所畏懼的 ; 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因為它已遠離一切煩惱和過失 ; 三明是道場,因為它已斷除一切煩惱、掃除一切障礙 ;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因為它已一念了解知道了知一切法都空無自性 ; 如如平等,成就佛智。若能這樣,善男子,菩薩如果能夠依據六波羅蜜教化眾生,那麽其一切作為,行住坐臥,舉手下足則無不是道場,都安住於佛法之中。」正當那個時候維摩詰居士說一番法語時,在座的五百天人全部都是萌發了無上道心。世尊,維摩詰居士的智慧和辯才確實遠在我之上,故去探視他老人家的事情我恐怕不能勝任。」

  • @劉曜任
    @劉曜任 15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 佛又對光嚴童子說 :「你去探視一下維摩詰居士吧。」光嚴童子趕緊急忙回稟佛陀說 : 「世尊,此事恐怕我也不能勝任,為什麼呢?記得過去有一次,我剛要走出毗耶離城城門,那時維摩詰居士正好要入城,我即向他施禮並且問他道 : 「維摩詰居士,你剛從哪裡來呢?」維摩詰順口答道 : 「我剛從道場來。」我又問他是指什麼樣的道場?他回道 : 「直心是道場,因為它質直而不虛假 ; 發行是道場,因為只有發心修行,才能成就大事 ; 深心是道場,因為只有深厚堅因的信仰心,功能才能不斷增長 ; 菩提心是道場,因為心既然已經覺悟,即不曾再有謬誤 ; 布施是道場,因為真正的布施是不企望回報的 ; 持戒是道場,因為持戒清淨一切誓願均得具足 ; 忍辱是道場,因為它悲憐眾生為愚癡所縛故能心無罣礙 ; 精進是道場,因為它能精進修行永不懈怠 ; 禪定是道場,因為它能調伏妄心使其柔順 ; 智慧是道場,因為它洞見一切諸法真實相狀 ; 慈是道場,因為它能對一切眾生一視同仁 ; 悲是道場,因為它能拔除眾生的煩惱苦難 ; 喜是道場,因為它一見眾生行善則心生喜樂 ; 捨是道場,因為它已捨棄一切恩怨情愛 ; 神通是道場,因為它能成就天眼、天耳等六種神通 ; 解脱是道場,因為它已捨業一切煩惱業障,一切惡行已不復生 ; 方便是道場,因為它能隨機攝化、普度眾生 ; 四攝是道場,因為它能攝化一切眾生 ; 多聞是道場,因為它多聞博記而且能如法修行 ; 伏心是道場,因為它能攝伏妄心,正觀諸法 ; 三十七道品是道場,因為它能捨棄一切有為之法 ; 四諦是道場,因為它能顯世間真相及證道得解脱 ; 緣起是道場,因為它能明了無明至老死都是無盡緣起的 ; 煩惱是道場,因為它能知道曉得知曉煩惱也是真如實相的體現。」

  • @劉曜任
    @劉曜任 16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 : 「還有,如果這本覺妙明的清淨體不是和合相。是不與「明」和合?還是不與「暗」和合?是不與「通」和合?還是不與「塞」和合?如果是不與「明」和合,那麼,見與明性就好像牛角,互相對立,永遠不相接觸,就如同耳朵與「明」永遠不相接觸一樣。如果本有佛性見性並不知道曉得不知曉明自相狀的所在,憑藉什麼審察優劣,決定去取來挑選甄别「見」與「明」是和合還是非和合相呢?其他如暗與通、塞,也是如此。」(章旨 : 佛在此反駁了阿難所説的「本覺妙明的清淨體與所緣的塵境以及心的念慮功能處於非和合狀態」的觀點。

  • @劉曜任
    @劉曜任 16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阿難對著佛說 : 「世尊,依照我的思惟,難道這本覺妙明的清淨體,與所缘的塵境以及心之念慮功能是處於非和合狀態嗎?」佛說 : 「你現在又說,這本覺妙明的清淨體並非和合相,是不與「明」和合?還是不與「暗」和合?是不與「通」和合?還是不與「塞」和合?如果不是與「明」和合,那麽,「見」與「明」就必然有邊界,你仔細觀察,什麼地方是「明」?什麼地方是「見」?屬於「見」還是屬於「明」,其邊界在什麼地方呢?阿難,如果在「明」的邊際之内,一定没有「見」,那麼,「明」與「見」就不相反,自然就無法知曉那明相的所在,邊界如何確定立向確立呢?其他如暗與通、塞,也是如此。」

  • @劉曜任
    @劉曜任 16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還有,阿難,你妙明清淨的看得明白,知道得清楚的見精,是與「明」和合呢?還是與「暗」和合呢?是與「通」和合呢?還是與「塞」和合?如果是與「明」和合,當至於「暗」時,明白相狀明相已經消失。此本有佛性的見性就應該不與「暗」和合,怎麼去看到「暗」呢?如果看見「暗」時,可以不與「暗」和合,與「明」和合也就不應該見到「明」。既然不見「明」,為什麼與「明」和合時,能夠分明知道這是「明」而不是「暗」呢?其他如暗、塞,也是和此。」(章旨 : 佛又為阿難宣說,本覺妙明的真心不但不是因緣所生和自然所成,而且並非和合而生,也不呈現非和合相。)

  • @劉曜任
    @劉曜任 16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佛繼續說 : 「阿難,你雖然已經覺悟本覺妙明的真心,其本來就不是因緣所生,也是並非自然所造成,但是仍然未能明暸如此本覺妙心也是並非和合而生,也並非不和合相。阿難,我現在今日現今又以眼前的境、物問你,你現在今日現今仍然一切世間妄想和合的諸因緣性出發,而在内心中疑間疑惑,即證得的菩提心是因和合而起。如此以來,你現在今日現今的清淨本有佛性妙淨見精,是與「明」和合呢?還是與「暗」和合呢?是與「通」和合呢?還是與「塞」和合呢?如果是與「明」和合,則你觀察光明之時,光明應當顯現出來,而究竟在什麼地方雜「見」呢?見性與明相是可以辨别的,如果兩者雜和,究竟有什麼形狀相貌可以辨認「見性」與「明相」的雜合呢?如果不是雜和,不是「見」,憑藉什麼去見光明呢?如果說「明相」就是「見」,既然明相已經成為見,憑藉什麼又去見「見」呢?如果一定要說本有佛性的見性圓滿,則又在何處與「明」和合呢?如果明相遍滿一切,就没有地方容納見性與其相合。如果說見性與明相不同,現在今日現今如果雜合就應當失去本有,佛性見性與明白相狀明相本有名字。交雜而失去明白本性,再言見與明和合就失去了意義,其他如暗與通、塞,也是如此。

  • @劉曜任
    @劉曜任 17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知即是菩提,因為它了知一切眾生的心行 ; 不會即是菩提,因為它與内外十二處均不接觸 ; 不合即是菩提,因為它遠離一切煩惱習氣 ; 無處即是菩提,因為已没有一切形色質礙 ; 假名即是菩提,因為它是空無自性的 ; 如化即是菩提,因為它已無所取 ; 無亂即是菩提,因為它是恆常寂靜的 ; 善寂即是菩提,因為它自自性常清淨 ; 無取即是菩提,因為它已遠離一切攀緣 ; 無異即是菩提,因為它自性常清淨 ; 無取即是菩提,因為它已與一切諸法等齊,無可比喻 ; 微妙即是菩提,因為一切諸法原本就是微妙不可思議的。」世尊,當維摩詰居士如是說法,在座二百天神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維摩話居士的智慧辯才實是深不可測,我與他境界實是相差太多了太遠了,故探視他老人家的事情,我恐怕不能勝任。」

  • @劉曜任
    @劉曜任 17 днів тому

    維摩詰經(1卷上一菩薩品第四) : 於是,佛便對彌勒菩薩說 : 「彌勒,你去探視一下維摩詰居士吧。」彌勒菩薩回稟佛陀說 : 「世尊,此事我恐怕不能勝任。為什麼呢?記得過去我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不退轉法時,維摩詰居士對我說 : 「彌勒,佛世尊曾為你授記,說你再過一生即可得無上正等正覺,不知你所受記是哪一生?是過去生?未來生?還是現在生呢?如果是過去生已經過去了 ; 若未來生,未來生還未到 ; 如果是現在生,現在生實乃無生。正如佛陀所説的,比丘,你現在之每一刻都處於亦生亦老亦滅的過程中,如果是以無生得受記,無生本身即是正位,既是已處於正位,向用受記!何用再得無上正等正覺,怎麼說彌勒菩薩曾受記一生得成無上正等正覺呢?再說,所謂受記,是從真如生而得呢?還是從真如滅而得?如果是從真如生而得,真如本無有生 ; 若從真如滅而得,真如本無有滅。一切眾生都是真如的體現,一切諸法也都是真如的體現,一切賢聖也都是真如的體現。彌勒菩薩也是真如的體現。如果說彌勒菩薩得受記,一切眾生亦得受記。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真如是不二不異的,如果彌勒菩薩獲得無上正等正覺,一切眾生也是應該獲得正等正覺。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切眾生本身即具菩提相。如果彌勒菩薩得滅度,一切眾生也得滅度。為什麽這麼説呢?諸佛知道一切眾生終歸都將證入涅槃,本身具涅槃相,既本身具涅槃相,就無所謂再入滅。所以,你彌勒菩薩不要以所謂修至不退轉法去引誘天人,實際上,並没有什麼發無上道心的人,也没有退道心的人。彌勒菩薩,應該讓在坐的眾天神放棄所謂是否覺悟,是否得道的分别見。為什麼要這樣呢?所謂道,並不是人們的身、心所能得到的。寂滅即是菩提,因為它冥滅了諸相的差别 ; 不觀即是菩提,因為它遠離一切因緣對待 ; 不行即是菩提,因為它摒棄一切心思憶念 ; 斷即是菩提,因為它捨棄一切邪見 ; 離即是菩提,因為它離棄了一切的妄想雜念 ; 障即是菩提,因為它能遮障一切願求意願 ; 不入是菩提,因為它放棄了一切貪求執著 ; 順即是菩提,因為它能夠隨順於真如 ; 住即是菩提,因為它安住於萬法的真性 ; 至即是菩提,因為它直達於真如實際 ; 不二即是菩提,因為它能捨棄一切對待 ; 等即是菩提,因為它如同虛空遍滿一切 ; 無為即是菩提,因為它遠離生住異滅。」

  • @劉曜任
    @劉曜任 17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 「阿難,别業妄見顯著而易於說明,同分妄見普遍而難知,今以别業妄見為例子,再作說明。如果將一眼睛有病的人,比作一國,這個眼睛有翳障的人所見的圓暈,既是因眼病而生,那麼,這一國人所共同見到的不祥的景像,也是共業中的惡緣而生起,同樣是無始以來的妄見所生,這興眼睛有翳障的人所獨自見到圓暈的情形一樣。再如,閻浮提三千洲中及四大海的娑婆世界,甚至十方諸有漏之國以及諸眾生,同樣是由這靈明覺悟觀照的清淨的心一念妄動,以虛妄的病緣為對象產生見聞覺知的功能,於是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如果能夠遠離和合的因緣以及不和合的虛妄假象,那麼,就滅除了諸生死之因,生死之因既滅,圓滿成佛菩提的不生不滅就得以顕現出來,這也就是清淨本心,也名為本覺常住。」(章旨 : 佛向會眾解繹「同分妄見」。所謂「同分妄見」也就是眾生共同的妄見。」(説明 : 佛應阿難的請求,向會聚宣講了眾生之所以輪迴六道的原因是二種䫭倒妄見一「别業妄見」、「同分妄見」。所謂「别業妄見」就是眾生由於各自特殊業力而導致的虛妄見解。所謂「同分妄見」也就是眾生共同的妄見。

  • @劉曜任
    @劉曜任 17 днів тому

    楞嚴經(卷二):「阿難,我現在為你以這兩個事情為例,反覆地向你説明真妄的道理。阿難,像前述那些眾生的别業妄見,觀看燈光的出現環繞燈光的圓暈,即便好像是實有的外境,但到底這是看者眼睛的翳障所成,而翳障是由於眼睛的疲勞所致,此圓暈並非真實的外景所成。然而,眼睛長了翳障的人,其見性最終還是没有病變。例如你今日,以眼睛所觀的山河國土及諸位眾生,都是你無始以來所患見病所成的幻影,能見的妄見與所見的妄境,都屬於依他性所成,似有實無。如果推本窮源,原是我們本覺妙明的真心突然一念妄動,就如同眼中出生翳障一樣,致使產生能見妄見與所緣的妄境。但是原本妙明的真心可覺照能緣的妄心以及所緣的妄境,這覺悟觀照覺照的真䠉本自無病,自然非妄見可以比擬,也是眾生修行的本因,怎麼能夠說是見聞覺知的妄見呢?因此你現在所看見的我,你以及諸世間的十類眾生,都是屬於妄見,並非能夠照見翳障之見的真見。真見純淨無離,一麈不染,雖為妄見所依,但不隨妄見而有變動,根本不受眼睛之翳障的影響,所以就不能名之為見。」

  • @黃燕祥芳芳
    @黃燕祥芳芳 21 день тому

    🪷感恩大慈大悲觀自在菩薩🪷阿彌陀佛🪷🪷

  • @陈莱茵
    @陈莱茵 24 дні тому

    🙏🙏🙏🙏🙏

  • @湯圓-w2p
    @湯圓-w2p Місяць тому

    好高興 能聽到熟悉又好聽的客家話 好親切 版主應該是屏東的客家人呵

    • @listen-sutra
      @listen-sutra 17 днів тому

      謝謝你的來訪, 感謝你的讚美!

  • @湯圓-w2p
    @湯圓-w2p Місяць тому

    好熟悉的客語 應是屏東的客家話 好親切 好美 好聽 真是棒

    • @listen-sutra
      @listen-sutra 17 днів тому

      謝謝你的來訪, 我是北部的客家人,感謝你的讚美!

  • @weeshooen9510
    @weeshooen9510 Місяць тому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辜雪梅
    @辜雪梅 Місяць тому

    南無阿彌陀佛 合十感恩

  • @las3456
    @las345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清静無為開智慧! 六欲不生:心清。 去除三毒:静定。 了因斷果:自渡渡人。 不執著:無我無為。 明心見性:開悟。 法於自然:智慧。

  • @林維進-y2t
    @林維進-y2t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此來塵鏡未曾磨 南無阿彌陀佛🙏

  • @林麗珠-y5b
    @林麗珠-y5b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喜歡聽佛經

  • @林高梁-c2f
    @林高梁-c2f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到底誰的賴一直在響啦,,好吵😂😂

  • @黃燕祥芳芳
    @黃燕祥芳芳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感恩藥師琉璃光如來🪷阿彌陀佛🪷感恩老師的誦讀.收藏.

  • @黃燕祥芳芳
    @黃燕祥芳芳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南無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好棒的念誦.收藏.

  • @玫瑰-l1d
    @玫瑰-l1d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喜歡這樣的版本!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