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覺法師開示
定覺法師開示
  • 2 045
  • 41 447
2024.10.22 淺談佛法2345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6)
#掌中解脫 #佛法 #慈心禪
#菩提道次第 #定覺法師
#四無量心 #淨土
#阿彌陀經
經文:「羅侯羅」
羅睺羅尊者,是佛陀的兒子,即淨飯王的王孫,年幼時亦隨佛陀出家。
而亦因為羅睺羅出家的因緣,才開出了沙彌的制度,佛陀並叫羅睺羅拜舍利弗尊者為師。
羅睺羅對於新的僧團生活,他並不感到快樂,但也沒有說過不滿的話。每天早晨打掃庭院,清潔環境以後就研究修習佛陀的言教,有一天羅睺羅將外院掃除以後,回到自己的室中,就在這時,他自己的寢室為一個作客的比丘佔去,把羅睺羅的衣缽都拋在門外。
佛陀的僧團中,是有一人一室的規定,別人把自己的寢室住去,應該怎麼辦,羅睺羅感到茫然無措。不過幼年的羅睺羅,很懂得佛陀忍辱的教示,他沒有辦法,唯有站在庭院之外。其時忽然落起滂沱大雨,羅睺羅沒有去處躲藏,他就進入廁所,雖然空氣不好,他也安靜的端坐著,那時正有一條黑色的毒蛇從洞中爬出在廁所的上面,羅睺羅一點也沒有留神注意。
佛陀在靜坐中忽然想起羅睺羅,羅睺羅住的地方看他,室內沒有羅睺羅,只見到一位旅行雲遊的比丘,佛陀就走到廁所的地方,先咳嗽一聲,裏面也咳嗽了一聲,佛陀問道:
「裏面是甚麼人?」
「是羅睺羅!」
「出來!我對你講話!」
羅睺羅想不到這時能聽到佛陀的聲音,趕快從廁所中出來,佛陀明知故問羅睺羅為甚麼坐在廁所裏,羅睺羅照實的稟告,佛陀就叫他到自己住的室內休息。
以後的羅睺羅,常常跟隨在舍利弗的身後,舍利弗帶著羅睺羅托缽乞食,舍利弗亦特別關懷到年輕沙彌。又有一次,舍利弗帶著羅睺羅在王舍城中乞食,路上一個惡漢用沙投入舍利弗的缽裏,並且用棍棒打破羅睺羅的頭。
舍利弗回過頭看看羅睺羅,羅睺羅現出咬牙切齒的面容,鮮血一滴一滴的流出來。
舍利弗安慰他道:「羅睺羅!如果是佛陀的弟子,應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懷瞋恨的毒,常以慈悲心憐愍眾生。佛陀常教誡我們,對於個人的榮辱毀譽,要能忍辱的才算行著佛陀之教。所以,羅睺羅!壓制著憤恨的心,嚴守忍辱,世間上沒有比這更有勇氣。天上人間,不管如何大的力量也不能勝過忍辱!」
羅睺羅聽完師父舍利弗尊者的開示,走到水邊洗去血跡,羅睺羅忍耐著走到舍利弗的身後說道:
「剛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他放在心中,我並不對世間生氣,只想到佛陀開導我們對人對世間要有大慈大悲,但世間上狂暴的人就輕視我們。沙門比丘守忍辱,而狂傲的人反而輕蔑我們,而尊敬那些殘酷的人。佛陀真理的慈悲教示,慈悲的言教,對那些凶惡的人來說,也沒有甚麼效果。」
舍利弗聽後很歡喜,把羅睺羅說的話回來告訴佛陀,佛陀也很高興,很稱讚羅睺羅今天很好,說的話很對,佛陀又再說道:
「有智慧的人,見到深遠的因果,克服瞋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義,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間上惡的不喜歡善的,貪欲的人不高興無欲之行。在這情形之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緣,可使你早得解脫果。」
到了十七八歲的羅睺羅,性情很溫和,最喜歡開玩笑。國王大臣信者來拜訪的時候,佛陀明明不在,羅睺羅卻告訴他們說佛陀在那裏,等他們去看佛陀時,羅睺羅就很開心的嬉笑。
佛陀知道以後,特地走到羅睺羅修行的地方來。佛陀叫羅睺羅盛水洗腳,羅睺羅奉命把水拿來,佛陀洗後,指著水對羅睺羅說道:
「羅睺羅!這盆裏的水可以喝嗎?」
「佛陀!洗過足的水很污穢,不能喝的。」
「你就是同這個水一樣,水本來是很清淨的,遠離世間虛假的榮華而出家做沙門,可是又不精進於道,不清淨身口,三毒的垢穢填滿在你的內在,等於清淨的水裏有著垢穢一樣。」
羅睺羅低頭不敢仰望佛陀,佛陀問他道:
「你拿這個盆盛飯來吃可以嗎?」
「不可以」
「你就是和這個盆一樣,雖然做了清淨的沙門,不淨身口意,大道之糧怎麼能裝入你的心中呢?」
佛陀說後,用腳把盆輕輕的一踼,盆就滾滾的轉起來,佛陀問道:
「你怕這盆子壞了嗎?」
「不!盆是很粗的用物,壞了也不要緊。」
「羅睺羅!你不可惜這個盆,正等於大家也不珍惜不愛護你一樣。你出家做沙門,不重威儀,這個行為的結果,是誰也不愛護你。」
從此,羅睺羅一改既往調皮的習氣,每日精進於密行,但始終不能開悟。比丘們很覺不可思議,就問佛陀道:
「佛陀!羅睺羅熱心修道,小罪都不犯,怎麼不能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呢?」
佛陀堅決回答道:「守戒淨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證道,獲得解脫。」
有一天他和佛陀同去乞食行化的時候,佛陀告訴他說道:
「世間上森羅萬象的事物,以及人的身體心念,甚至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都要作無常之想,千萬不要執著。用慈悲的心來對人對事,心量就可以大起來,把一切眾生容納在心中,就可以滅惡,數息觀心,可以獲得解脫。」
羅睺羅聽到佛陀這麼簡單的幾句話,好像心地豁然開朗了。他告別佛陀,一人回到精舍中坐禪思惟,亦因此而開悟。
Переглядів: 0

Відео

2024.10.21 淺談佛法2344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5)
Переглядів 132 години тому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5) #掌中解脫 #佛法 #慈心禪 #菩提道次第 #定覺法師 #四無量心 #淨土 #阿彌陀經 經文:「阿難陀」 關於阿難陀尊者,有著不平凡的一生,他與羅睺羅尊者一樣,在孩童的時代就已經加入僧團,阿難陀的父親是白飯王,提婆達多就是阿難陀的哥哥,佛陀在諸王子中,最希望阿難陀能跟他出家。 一次佛陀回到迦毗羅衛城,白飯王的宮殿,阿難陀一見佛陀,就恭恭敬敬的禮拜,並且還拿了扇子替佛陀搧風,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在阿難陀小小的心靈中,早就有對佛陀恭敬的信心!佛陀亦早已洞悉,假如阿難陀出家,將來可以紹隆佛種,把佛法永傳於後世。因此,一有因緣,阿難陀就和跋提王子等,一同披剃出家,加入僧團。 現在女眾在僧團裡能允許依正法出家,那完全是阿難陀尊者的幫忙。當年佛陀的養母,即摩耶夫人的妹妹憍曇彌,他看到佛陀成道的五年內,光是釋迦族中就有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難陀、難陀等先後剃度出家,王孫...
2019.11.25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10 生一明定心 亦得梵天果 身口善縱勤 心弱難成就
Переглядів 262 години тому
一念清淨堅定善心 ,條能生梵天果位 但內心意樂若無力 ,就算連梵天善果都不能生起 精進波羅密多,都是依內心去圓滿。 以自心去被構成,並非依外相走構成。 對所修持的正法,能生起一念堅定的信心時,能帶給我們無量無邊的福報。 “明定心” 內道的「精進波羅密多」,是依內在善法意樂強弱而構成,善法意樂的堅定度能構成好大的善根,對我們相續有很大。很大的幫助。 若內心沒有這種堅定的信心,縱然進行種種善法,都很難構成種種不同的利益。 好多人以為修行佛法是做種種佛事 頂禮、唸誦、拜懺等等;若不以聞思修去構成自己對法的認知而調伏自心,光是表面上唸經、頂禮、拜懺、唸咒、唸佛 ,內心若無佛法攝持,好難構成直接或廣大的利益。 (以堅定清淨心去構成對佛法的堅定信而做修持,功德更無量無邊) 《法句經》「雖然誦經,不解何益」; 《費閑歌》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 #定覺法師開示 #定覺法師 #淺談佛法 ...
2024.10.20 淺談佛法2343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4)
Переглядів 264 години тому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4) #掌中解脫 #佛法 #慈心禪 #菩提道次第 #定覺法師 #四無量心 #淨土 #阿彌陀經 經文:「難陀」 「難陀」是釋迦牟尼佛同父異母的弟弟,全稱是「孫陀羅難陀」。 孫陀羅難陀他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妻子,夫婦非常恩愛。但同時,孫陀羅難陀他亦非常羨慕佛陀的智慧,亦很想修行,很想跟佛陀出家,只是因為妻子的關係,總有難以決擇的矛盾。 有一日,佛陀托缽到難陀的門前,問難陀在忙些什麼,難陀說道:「我和孫陀利姬結婚不久,她是我們迦毗羅衛國十六城中最漂亮的女人,我每日要忙著幫她化妝打扮,致使無暇前去探望佛陀。」 「但佛陀今日大慈大悲,前來寒舍,不知有什麼事,但請快些吧,因恐怕孫陀利姬要等得著急了。」 聽了這些,佛陀知道再多的道理也感動不了他,唯有用事實才可使他覺悟回頭。於是,佛陀依神變把他帶到郊外,指著一隻肮髒丑陋的母猴問道:「難陀!你的妻子孫陀利姬和這一隻母猴相比怎麼樣...
2024.10.18 淺談佛法2342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3)
Переглядів 327 годин тому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3) #掌中解脫 #佛法 #慈心禪 #菩提道次第 #定覺法師 #四無量心 #淨土 #阿彌陀經 經文:「周利槃陀伽」 周利槃陀伽翻譯為「小路」,古印度的風俗,女子要回娘家產子。他的母親是在回娘家的路旁生他的哥哥,所以稱為「大路」。到他出生時,他母親又是在小路旁生他,所以稱為「小路」。長大後,他的哥哥出家,他亦跟著出家。 周利槃陀伽尊者在過去世,曾為三藏法師。但因吝法而不肯教人,所以感到今世天生愚蠢的果報。他哥哥教他持一首偈頌,他記得前則忘記後,記得後又忘記前。他的哥哥就怪責他:「你這麼蠢,還是還俗回家吧。」 佛知道了這件事後,教他「掃塵」兩個字。怎料他連「掃塵」兩個字也背不來,記得「掃」卻忘記「塵」,記得「塵」又忘了「掃」。釋迦佛大慈大悲,不但沒有放棄他,更多方誘導。終於把周利槃陀伽尊者的見思煩惱掃得乾乾淨淨,證得阿羅漢果。 周利槃陀尊者伽雖然證得阿羅漢果,但是...
2024.10.17 淺談佛法2341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2)
Переглядів 237 годин тому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2) #掌中解脫 #佛法 #慈心禪 #菩提道次第 #定覺法師 #四無量心 #淨土 #阿彌陀經 經文:「離婆多」 「離婆多」翻譯成「星宿」,因為他是父母向星宿祈願而生。離婆多尊者為舍利弗尊者之弟弟,亦是阿難尊者的弟子,年壽高達百歲以上。 有一次, 離婆多尊者在一間久無人住的屋中打坐,禪定中見一小鬼擔來一死屍,大鬼從後追來。兩鬼爭論說死屍是自己擔來的,應該歸自己。兩鬼就問離婆多尊者,究竟他剛才見到是誰擔死屍來。 離婆多尊者:「是由小鬼擔來。」 大鬼大怒,拔了他的手擲在地上,小鬼立即取死屍的手補上。大鬼拔他的足,小鬼又立即取死屍足補上。大鬼拔他的頭,拔他的身,小鬼又取死屍頭及身補上。如是離婆多的全身皆易以死屍身,本身的身體被兩鬼吃掉 離婆多尊者當下目瞪口呆,自問道:「究竟我現在是有身體還是無身體?若是有,剛才明明被兩鬼吃掉,而我此身盡是他人的身體。若是無,為何有此身...
2019.11.24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9 何需足量革 盡覆此大地 片革墊靴底 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 盡制諸外敵 唯應伏此心 何勞制其餘
Переглядів 119 годин тому
走路時,若不想被砂石弄傷自己,我們需要由起點至終點都鋪上墊嗎?其實不需要,我們只需要用小小的墊,鋪於腳下,就能保護雙腳。 同樣時,在調心教導下,若我們要完全克服所有有情,是不實際的。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調伏自心。 調伏自心,如用一塊小墊墊於鞋底 (降伏他人,是不設實際;如同將起點至終點鋪滿墊) 調伏自心,以忍辱盾牌護持自心 安忍的功德大 安忍 - 微笑面對,依靠緣起去體證件事 阿底峽尊者, 身邊有位傲慢的使者。尊者認為使者是善知識, 訓練尊者安忍,令尊者安忍得圓滿,是尊者修安忍善知識。 要緊記祖師的言教,經、律、論都非常重要。 無論典,無法從經典中得到智慧。 依靠論典,非常重視論典,令我們生智慧。 #定覺法師開示 #定覺法師 #淺談佛法 #入菩薩行論第五品 #守護正知品
2024.10.17 淺談佛法2340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1)
Переглядів 239 годин тому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1) #掌中解脫 #佛法 #慈心禪 #菩提道次第 #定覺法師 #四無量心 #淨土 #阿彌陀經 經文:「摩訶俱絺羅」 第五位尊者是摩訶俱絺羅,翻譯中文是「大膝」,他是舍利弗尊者的舅父。 印度古時候起名字跟我們中國古人一樣,名字非常的樸實,大概他的膝蓋比別人大,所以人家就叫他作大膝。 摩訶俱絺羅尊者博學多才,讀書讀得很好,而且讀得很多。他是舍利弗尊者的舅父,舍利弗尊者的母親是他的姊姊。 俱絺羅常常與姊辯論,每次辯論皆勝於姊姊,但自從他姊姊懷舍利弗尊者後,姊姊突然之間辯才無礙,每次大膝尊者跟他姊姊辯論都輸了,從前沒有過這個現象。他心裡一想,他姊姊肚子裡懷的一定是很有智慧的人,所以他姊姊借他的光,在每次辯論輸給她。 知道姊姊所懷必是智人。他暗自想道:「弟屈於姊尚是小事,將來舅屈於甥豈不令人見笑?」 因為這個小孩將來出世是他的外甥,如果做舅父的都辯不過他,這就很難為情了...
2019.11.24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8頑者如虛空 豈能盡制彼若息此瞋心 則同滅眾敵
Переглядів 1112 годин тому
安忍波羅密多 以“安忍” 代替 “忍辱” 無論別人對我好或不好,都安忍,知道是緣起法,微笑去面對。 心性上的圓滿 對不同意見的有情 可能會奚落、 嘲笑我們 我們觀察自己 ,有沒有嗔怒心 ,我慢心生起 安住於如如不動的情況 無論遇到 何逆緣,都知道是自己過去所造成的業果的成熟,然後甘願去接受,微笑去面對。 在外在沒有嗔怒之下,嘗試在外在上 ,盡量令件事能利益有情 ,進行種種無務實的行為,是安忍的狀態。 如如不動的情況 心不隨境轉 當我們有一個好穩定的狀態 不會因不同事情生過失 若息嗔心 ,外敵滅盡,反則增怨 #定覺法師開示 #定覺法師 #淺談佛法 #入菩薩行論第五品 #守護正知品
2019.11.23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8 遣魚至何方 始得不遭傷斷盡惡心時 說為戒度圓
Переглядів 1314 годин тому
圓滿淨戒道 “惡人住林也粗暴,正士住城亦溫柔,林中猛獸常發怒,市裡良馬亦馴服。” 二地菩薩,乃至在夢中亦不會犯戒。在串習中,不會傷害有情眾生,自心與學處合二為一。 #定覺法師開示 #定覺法師 #淺談佛法 #入菩薩行論第五品 #守護正知品
2024.10.15 淺談佛法2339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0)
Переглядів 3314 годин тому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0) #掌中解脫 #佛法 #慈心禪 #菩提道次第 #定覺法師 #四無量心 #淨土 #阿彌陀經 經文:「摩訶迦旃延」 迦旃延尊者在佛陀的聲聞弟子中,被譽為「論議第一」。「迦旃延」是梵語,翻譯中文為「文飾」,但也有翻譯為「繩」、「好肩」、「思勝」。 「文飾」是潤文高手,意思是這位尊者的文章修辭非常好,也就是其它的文章寫得不太好時,他一修飾,就變成很好的文章。這個文飾,就是潤文,有文采,所以尊者的才華很高的。 尊者的名字又譯為「繩」,為什麼呢?因為在他出世沒有很久,父親就死了,他媽媽就想要改嫁。可是因為有這個兒子,好像有著一條繩,把他媽媽捆綁住,不能再結婚,所以把孩子起名為「繩」。 尊者又有另一個名字「好肩」。因為這位尊者那兩個肩膀長得非常好看,所以人人看見,都歡喜他這個肩膀。 又有一個名字是「思勝」,思是思想,勝是勝利。思想非常好,勝過一般人的思想,為什麼說他思想...
2019.11.22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7 若除眾生貧 始圓施度者今猶見飢貧 昔佛云何成 心樂與眾生 身財及果德依此施度圓 故施唯依心
Переглядів 2416 годин тому
心所構成 心構成善妙或惡的果報 調心 - 成就種種、降伏怖畏 要種種波羅密多修持 1. 布施 -何為圓滿? 《入中論》 且如佛子聞求施 思惟彼聲所生樂 佛以三個方式(清淨、圓滿、成熟)度化有情 清淨 :對已成熟菩薩種姓的人開示 圓滿 :對已成熟佛種姓的人開示 成熟 :對根基較微薄的有情,先成熟他們的善根, 對他們說較基礎的教誡、修行 #定覺法師開示 #定覺法師 #淺談佛法 #入菩薩行論第五品 #守護正知品
2024.10.14 淺談佛法2338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9)
Переглядів 2016 годин тому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9) #掌中解脫 #佛法 #慈心禪 #菩提道次第 #定覺法師 #四無量心 #淨土 #阿彌陀經 經文:「摩訶迦葉」 昨晚講解過,「摩訶」是梵語,有「大、多、勝」等意思。 摩訶迦葉尊者生於摩竭陀國王舍城近郊,為大富婆羅門的獨子。由於身具三十相好,紫磨金色光明晃曜,取名為「摩訶迦葉」,意為「飲光」。 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尊者位居上首。昔日靈山會上,梵王持金色波羅花獻佛,佛陀拈花,百萬人天均不明所以,唯有摩訶迦葉尊者心領神會,破顏微笑,佛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今咐囑摩訶迦葉。」禪宗以心印心的公案,由此流傳兩千五百年,尊奉摩訶迦葉為「西天第一代祖師」。 摩訶迦葉一生樹立後世修行的典範,堅守頭陀苦行。佛陀滅度後,尊者統理大眾,主持聖典結集,鞏固僧團。在付法阿難後,尊者禪定雞足山,承擔將釋迦牟尼佛的衣缽傳予彌勒菩薩的使命。 僧團中,尊者托缽「捨富擇貧」。有一次,...
2019.11.20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6 實語者佛言 一切諸畏懼 無量眾苦痛 皆從心所生 有情獄兵器 施設何人意 誰製燒鐵地 妖女從何出 佛說彼一切 皆由惡心造 是故三界中 恐怖莫甚心
Переглядів 2319 годин тому
實語者-佛陀 《金剛經》中說過“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在《釋量論》中,佛陀是具量士夫,“無過不說妄”,佛陀已經斷除了貪、嗔、痴,所以不會再有過失,所說無有虛妄,完全正確,而且大家都能依他所說有修有證; 在《妙法蓮華經》中 “佛智慧不可限量,佛無不實語”。所以佛是具量有情士夫,唯一的三界大導師。 ‘’無量眾痛苦,皆從心所生‘’ 我們的痛,都是自心而生 《華嚴經》中說:“種種世間由業生,諸業又由心所生。 “若人欲了知,十方三世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做“” 心生種種法生 《入中論》:“種種差別由心生。‘’ 惡心、構成惡行、構成業力, 業力成熟時,生種種果報 《正法念處經》中說“心即敵中敵,心外無有敵。” 要調伏的是自己,不是外在。 #定覺法師開示 #定覺法師 #淺談佛法 #入菩薩行論第五品 #守護正知品
2024.10.13 淺談佛法2337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8)
Переглядів 1919 годин тому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8) #掌中解脫 #佛法 #慈心禪 #菩提道次第 #定覺法師 #四無量心 #淨土 #阿彌陀經 經文:「摩訶目犍連」 「摩訶」是梵語,有「大、多、勝」等意思。 尊者的全名是「目犍連拘律陀」,「目犍連」是姓氏,翻譯成中文,稱為「採豆類」,因為他的祖先人修道時,只吃豆類這,所以也就以目犍連為姓氏。而尊者的名字是「拘律陀」,拘律陀是樹名,因為他父母親在這種樹神這兒祈禱而生了目犍連,所以他名字就乾脆稱為「拘律陀」。 目犍連尊者亦稱為「神通第一」,當他在修道最初證得阿羅漢果時,得到六種神通。六種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盡通。 (一)天眼通:不單看見人間的事情,而且天人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得見。 (二)天耳通:不單能看見天人一舉一動的事情,並且天人一言一行也都可以聽見。 (三) 他心通:就是在彼此面對面的時候,你在心裏有什麼意念還沒有說出來,他就知道...
2019.11.20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5 虎獅大象熊 蛇及一切敵有情地獄卒 惡神並羅剎 唯由繫此心 即攝彼一切調伏此一心 一切皆馴服
Переглядів 1121 годину тому
2019.11.20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5 虎獅大象熊 蛇及一切敵有情地獄卒 惡神並羅剎 唯由繫此心 即攝彼一切調伏此一心 一切皆馴服
2024.10.11 淺談佛法2336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7)
Переглядів 12День тому
2024.10.11 淺談佛法2336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7)
2024.10.10 淺談佛法2335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6)
Переглядів 24День тому
2024.10.10 淺談佛法2335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6)
2024.10.08 淺談佛法2334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5)
Переглядів 27День тому
2024.10.08 淺談佛法2334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5)
02019.11.18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4 若以正念索 緊栓心狂象\r怖畏盡消除 福善悉獲至
Переглядів 10День тому
02019.11.18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4 若以正念索 緊栓心狂象\r怖畏盡消除 福善悉獲至
2024.10.07 淺談佛法2333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4)
Переглядів 3414 днів тому
2024.10.07 淺談佛法2333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4)
2019.11.17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3 若縱狂象心 受難無間獄\r未馴大狂象 為患不及此
Переглядів 814 днів тому
2019.11.17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3 若縱狂象心 受難無間獄\r未馴大狂象 為患不及此
2024.10.06 淺談佛法2332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3)
Переглядів 3214 днів тому
2024.10.06 淺談佛法2332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3)
2024.10.06 淺談佛法2331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2)
Переглядів 4714 днів тому
2024.10.06 淺談佛法2331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2)
2019.11.16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2 欲護學處者 策勵當護心 若不護此心 不能護學處
Переглядів 2714 днів тому
2019.11.16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2 欲護學處者 策勵當護心 若不護此心 不能護學處
2024.10.05 淺談佛法2331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
Переглядів 3314 днів тому
2024.10.05 淺談佛法2331 定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淺釋(1)
2019.11.15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1 思已當盡力 圓滿諸學處 若不遵醫囑 病患何能癒
Переглядів 1614 днів тому
2019.11.15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1 思已當盡力 圓滿諸學處 若不遵醫囑 病患何能癒
2019.11.14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0 惑非住外境 非住根身間 亦非其他處 云何害眾生 惑幻心莫懼 為智應精進 何苦於地獄 無義受傷害
Переглядів 814 днів тому
2019.11.14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700 惑非住外境 非住根身間 亦非其他處 云何害眾生 惑幻心莫懼 為智應精進 何苦於地獄 無義受傷害
2019.11.13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699 常敵受驅逐 仍可據他鄉 力足旋復返 惑賊不如是 惑為慧眼斷 逐已何所之 云何返害我 然我乏精進
Переглядів 4114 днів тому
2019.11.13 定覺法師主講 淺談佛法699 常敵受驅逐 仍可據他鄉 力足旋復返 惑賊不如是 惑為慧眼斷 逐已何所之 云何返害我 然我乏精進
淺談佛法2330 定覺法師 慈雲懺主淨土文(22)
Переглядів 3514 днів тому
淺談佛法2330 定覺法師 慈雲懺主淨土文(22)

КОМЕНТАРІ

  • @kalaiwong1004
    @kalaiwong1004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感恩法師慈悲,開示此非常重要的法門🙇🙇🙇🙏🙏🙏

  • @kalaiwong1004
    @kalaiwong1004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感恩師父慈悲開示🙏🙏🙏弟子獲益良多🙇🙇🙇

  • @cleanchingho2345
    @cleanchingho2345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

  • @MrAlan6641
    @MrAlan6641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淺談佛法2151四無量心:運用四句構成慈心 讓慈心構成我們的業處(我們應努力的地方) 去努力觀察 心與慈心會愈來愈緊密地扣在一起

  • @wonglingwongling2658
    @wonglingwongling2658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師父吉祥

  • @namgangyangchen5356
    @namgangyangchen5356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

  • @hongchu8281
    @hongchu8281 Рік тому

    請問你在哪間寺廟出家 ? 有戒碟嗎?

  • @常慚愧
    @常慚愧 Рік тому

    女眾都結跏趺坐 ua-cam.com/video/JyRdV5bBi_k/v-deo.html

  • @yaulinfung6911
    @yaulinfung6911 Рік тому

    收音超差.浪費資訊.喃嘸阿彌陀佛

    • @smile8792
      @smile8792 Рік тому

      已經通知師父 謝謝

  • @chiuchiu-in5vx
    @chiuchiu-in5vx Рік тому

    @

  • @colachan3708
    @colachan3708 Рік тому

    隨喜法師網上傳法,令正法久住。

  • @takmingtse9513
    @takmingtse9513 Рік тому

    行者修好憎恨心是首先哦..

  • @takmingtse9513
    @takmingtse9513 Рік тому

    則係應無所住而修其心定覺老師·是不是回来內心觀照嗎?

  • @takmingtse9513
    @takmingtse9513 Рік тому

    定覺師(加油

  • @takmingtse9513
    @takmingtse9513 Рік тому

    定覺師.愉做愉好·…努力

  • @sdpss5175
    @sdpss5175 Рік тому

    聲音很細,請法師大聲点。謝謝你。

  • @許碧玥-j2x
    @許碧玥-j2x Рік тому

    依法不依人才是正說 (《成唯識論》中 玄奘法師有辨正安慧法師與清辨法師的法錯誤) 《成唯識論》中又說:【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0001b03)語譯如下:【由於往昔無數劫以來,錯誤分別「實有蘊處界我、實有諸法」的不斷熏習力量為緣,所以六識心出生的時候,就變現出好像確實「有我 、有種種法」。】 窺基大師針對此一段論文,在《唯識述記》中註解說:【……若安慧解:「七識相應諸心、心所,皆名分別。能熏習故,即由分別熏習種生。」…….】語譯如下:【如果依照安慧法師的解釋,他是這樣的說法:「七識心相應的種種心與心所法,都稱之為分別。因為七識心與心所法能熏習的緣故,就由所分別熏習的種子來出生七識心與心所法。」……】 基大師此段文意,是指責安慧等人如此誤執: >(七識等心乃是因為無始劫來久曾熏習之故,已有七識心王之熏習種子存在,所以由七識心王之種子變生種種心與心所法。)< 然而安慧法師此說實有大過,謂七識心現行時,固然能變現似有五蘊、似有眾生我、似有蘊上識上所有種種法;然而此等種子~功能差別~皆是收藏於第八識如來藏中,方能隨緣流注七識心王的種子,再依意根之作意與思心所,然後始有看來似乎是長住不壞我的五蘊出生。不可七識心王的種子寄存在虛空故,不可所熏習的一切種子都寄存在虛空中故;虛空是無法故,不能收存任何一法種子故;虛空是色邊色的緣故,是依物質色法的邊際而施設有虛空一名,所以虛空是唯名無法的名詞而已,依於物質邊際而施設有,並無收存種子的作用或功德,不可能收存任何一識的心種,也不可能收存七識心王無始劫來所熏習的一切有漏無漏法種、業種。而種子是不可能獨自存在的,必須有第八識心體來收存它。 因為否定七、八識的安慧論師,不肯承認六識心自無始劫來以來所熏習的一切法種都收存於阿賴耶識心體中,所以就將阿賴耶識心體攝歸阿賴耶識所生的五蘊中,而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所以安慧法師主張種子即是根,不承認六根可以和六識並存運作,所以就撥無六根~妄說六識種子就是六根,並沒有另外的六根與六識並行運作;這樣就不需要有阿賴耶識心體來收存種子,就不需要有阿賴耶識心體來流注五色根的種子,因此他就可以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使得 佛所說的萬法根源的阿賴耶識的親證,變得不重要了;那麼他沒有證得阿賴耶識的這一件事,也就根本不重要了,就不會有人說他還沒有證悟、還沒有見道,也就不會影響到他在當時天竺佛教界中的地位了。但是他這樣的說法,卻是完全違背 佛的旨意,卻是從根本上否定了三乘菩提一切佛法中的最勝妙義,卻是使得佛法大幅度淺化的破法行為。

  • @luckywong7400
    @luckywong7400 Рік тому

    🙏🙏🙏

  • @luckywong7400
    @luckywong7400 Рік тому

    🙏🙏🙏

  • @luckywong7400
    @luckywong7400 Рік тому

    😀😀😀

  • @luckywong7400
    @luckywong7400 Рік тому

    👍👍👍

  • @luckywong7400
    @luckywong7400 Рік тому

    🙏🙏🙏

  • @luckywong7400
    @luckywong7400 Рік тому

    👍👍👍

  • @wonglingwongling2658
    @wonglingwongling2658 2 роки тому

    感恩師父

  • @wonglingwongling2658
    @wonglingwongling2658 2 роки тому

    🙇‍♀️🙏

  • @wonglingwongling2658
    @wonglingwongling2658 2 роки тому

    🙇‍♀️🙏

  • @wonglingwongling2658
    @wonglingwongling2658 2 роки тому

    🙏

  • @smile8792
    @smile8792 2 роки тому

    😀

  • @luckywong7400
    @luckywong7400 2 роки тому

    多謝師父

  • @kancheung6212
    @kancheung6212 2 роки тому

    🙏🏻😊💐